首页 » 爱链网 » 可就是没在“旅行”上赚到钱(旅行社路线服务交通旅行)「旅行旅行去」

可就是没在“旅行”上赚到钱(旅行社路线服务交通旅行)「旅行旅行去」

雨夜梧桐 2024-07-23 21:17:53 爱链网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旅行社在旅游行业是个必须且特别尴尬的角色。

目前中国绝大多数的旅行社,上对接司航(航空公司),司航提供大交通服务;下对地接社,提供旅游路线的交付。

在司航这里,旅行社是弱势群体。
想低价拿到司航的票,那么就得批量锁定一批座位,从而造成了销售端的压力,收客不一定顺利;如果基于销售情况订票,要么票价没优势,要么就干脆没票了。
但某些线路就那几家航空公司,旅行社却多如牛毛,想竞争出头,只能苦了自己。
所以大交通上,根本赚不到钱。

可就是没在“旅行”上赚到钱(旅行社路线服务交通旅行) 可就是没在“旅行”上赚到钱(旅行社路线服务交通旅行) 爱链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地接负责完成行程的交付,负责本地酒店、路线、司机和导游。
地接好不好,旅行社控制不了,所以只通过各种踩坑不断磨合,最终形成相对固定的合作伙伴。
对路线的定制化要求就不用想了,地接会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来安排,所以通常会用常规路线覆盖一切客户,这样地接的成本最可控。
这就导致了旅行社没有了差异化路线的竞争优势。
最多跟地接关系好,让地接顺道增加几个地点,变成自己的小亮点。

所以,旅行社没有任何可控的资源,面对上游的大交通供应链,旅行社是无力的;面对下有的交付商地接,旅行社也是没辙的。

可就是没在“旅行”上赚到钱(旅行社路线服务交通旅行) 可就是没在“旅行”上赚到钱(旅行社路线服务交通旅行) 爱链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两边都没有利润的时候,甚至上游还有亏损的风险,旅行社只能想别的办法。
比如让地接降价,然后地接从购物上把钱赚回来。
结果就是多数旅行团拿着千篇一律的路线,做着负利润的团。

毛主席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那么旅行社的粮是什么?

1、路线

如果旅行社不能设计或者研发出自己独有的旅行路线,便形不成差异化竞争。
但旅行路线不存在版权一说,任何路线都可以被抄袭。

而路线只是由一个个目标点组成的,在每个目标点上,让消费者体验的内容才是关键。
因此,路线的重要性反而不高了,重要性高的是路线中的体验环节和体验标准,以及基于不同的受众而设定分析。
简单粗暴地用一条路线覆盖老中青的逻辑是行不通的。

人们不愿意学习新东西,学习起来真的很难。
每个人都宁愿依靠自己已知的东西往前走。

所以旅游社才会一直是当下的这个样子。

2、服务和供应链

服务和供应链决定了成本和利润。
获客、大小交通、住宿、司机、导游、领队,基本上构成了最主要的成本。

大交通的服务是司航提供,无法控制,不稳定;小交通的服务是租车公司提供,无法控制,但相对稳定;住宿的服务是酒店提供,无法控制,存在淡旺季,相对稳定;司机、导游、领队,可控,有行业标准;获客,可计算的ROI。

在设计自身的核心服务的时候,一定要避免触碰自身不可控且不稳定的环节和因素。
但因为有一部分客户群体有这个需求,旅行社为了获客,不得不参与了不可控且不稳定的服务供给。
这就导致了多数旅行社,无论是跟团还是自由行服务,机票和酒店的费用,都是团费中最重的那部分,而旅游路线反而是最不值钱的服务。

但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供给,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吗?

也许,旅行社的服务中,就不应该包括大交通和酒店,因为这两项无法作为旅行社的盈利点且占据极高的旅行服务成本。

于是问题就来了:一个旅行团,竟然没有大交通和住宿,这算啥旅行团?

但住宿(暂且忽略度假酒店)和大交通本就不是旅行的核心。
旅行的核心和重点应该是路线以及路线中的体验。

围绕路线设计,重新定义路线中各个环节的服务内容,也许才能规避当下多数旅行社面临的问题。
而大交通和酒店,旅行社应该只给出建议或者代订,不应该也无法作为主要盈利点。
当然,作为代订渠道享受到的平台分润,则是另一笔小钱。

但鉴于我国人民的收入水平和多维度的诉求,多数用户是价格敏感型用户,甚至敏感到只要价格足够低,坐在大巴上走马观花也算旅游。
显然,这类用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概率是不存在复购意愿的。

因此服务的设定,势必要先进行用户群体的细分:找到那部分更关注性价比,且有深度体验诉求的细分用户群体,并针对他们设定相关的路线和体验环节。

之所以依然强调性价比,不是贱卖,而是为了提供更好更实惠的增值服务,同时确保细分用户群体的规模不因为价格偏高进一步缩小。

剩下的问题就是,选一个怎样的细分市场,然后如何破这个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