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沙滩上,实验人员放下随身听播放器去上厕所,另一个实验人员扮演小偷把随身听拎走,故意让受试者看到,实验做了20次,只有4个人出来阻止。后来实验做了改进,实验人员上厕所前请求旁边的被试人员帮他看一下,结果20人中有19人阻止了“小偷”。
承诺和一致原理
一个人决定了一件事情之后,后续的行为就会不自觉地按照这件事情来进行,这就是承诺和一致原理。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更乐于是始终如一的,并在他们的行为中表现得始终如一,因为承诺和一致常常是和坚强、执着、诚实等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不能前后一致就会被人们认为两面三刀、表里不一。

有些项目经理觉得自己可以分解工作、分配任务或者编制计划,他们也的确具备这些能力,这时常会导致他们管不住自己的手脚。我相信,如果他们真的明白承诺和一致原理的价值,他们就再也不会这样做。
无论如何,项目经理不要独自完成项目,让团队成员参与进来,这可以大大提升他们的责任感,自己负责的项目也将好做很多。记住,团队成员才是执行项目工作的人。

按你说的办
在任务分配过程中,项目经理如果能做到让团队成员自己提出来,那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项目经理想让小张做系统接口。
项目经理:小张,这个项目目前任务比较复杂,有时间吗?来帮我整理一下思路,出出主意。
小张:哦,好吧。我觉得咱们项目首先得分清主次,制订可行的方案。这个系统的硬件部分我也不太清楚,但是软件部分我觉得咱们应该先做个原型。
项目经理:嗯,除了原型之外,你还有其他什么建议?(当员工没有说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时,可以鼓励对方继续说。)
小张:我觉得可以找几个人来帮忙。
项目经理:嗯,我也这么想的。那你认为现在谁适合做哪些事情呢?(引导谈话转到自己的真实意图上来。)
小张:我觉得老李经验丰富,可以承担系统接口功能。小王数据库设计比较强,可以做这部分。其他人对业务比较熟悉,可以设计交互界面。
项目经理:哦,老李现在忙着做架构呢,系统接口部分他做的话有些忙不过来。(直接把话题集中在自己想要的部分。)
小张:哦,那就只有我和小王可以做这个事情了。
项目经理:嗯,也是啊,人手是有点紧张,导致每个人都很忙。小王的数据库设计任务多吗?
小张:挺多的,也比较关键。要不我来做这部分?
项目经理:嗯,我考虑考虑吧。(造成心理落差,使其成为期待。)
项目经理:嗯,好吧,那就先按你说的办,你来承担这部分工作。
上面的交谈中,“按你说的办”比较关键,表明这个任务是小张提出来的。这其实和强迫选择一样,就是通过对话把主题引导到自己想要的方向上来,最后让对方说出自己想要的结果。
在很多单位,身居高位的人常采用这种方法,我感觉这好像是他们很熟悉的一种套路。也许,他们并不知这是为什么,但好多人把这种技能当作管理法宝,甚至应用自如!
在层级较为分明的机构中(如国家行政公务部门),下面的人往往会仔细考虑领导到底想表达什么内容,那些能主动被“强制选择”的人,也就是能说出领导想说的话的人,往往会更容易得到领导赏识。
引导式研讨会
项目经理如果不能让团队成员自己提出来,还可以使用另外一种方法,也可以达到目的。这种方法是,在分配任务之前,项目团队成员开一个项目工作的引导式研讨会,大家一起探讨项目如何实施。
项目经理可以把项目的WBS投影出来,让大家对项目任务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讨论,征求每个人的意见,让每个人都有发言机会。最后,项目经理开始分配任务,每个人提出哪部分工作应该谁来做的建议,讨论之后再把任务分配下去。
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个人都明白了自己的任务和其他任务的关系,通过其他人提出来进行讨论以形成任务分配,可以增加团队成员对自己任务的认同感。
引导式研讨会要注意以下几点。
(1)项目经理一定要在开会之前心里有套任务分配的预定方案,在会议中有效引导。项目经理如果心里没有预定方案,引导式研讨会经常会出现跑偏的意外结果,甚至造成与项目经理的有利情境背道而驰但又难以挽回的被动局面,这应该小心。
(2)保持开放性。项目经理发现有更好的任务分配方式,可以对自己的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3)如果大家争论不休,项目经理要给出自己的决定,因为犹豫和茫然会降低自己的威信。
(4)欲扬先抑,项目经理不要一开始就公布自己的预定方案。
需要项目管理资料合集的同学可先关注然后私信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