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爱链网 » 智能化工程安装工程施工典型做法(智能化工程施工安装做法典型)

智能化工程安装工程施工典型做法(智能化工程施工安装做法典型)

南宫静远 2024-07-24 03:38:29 爱链网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1 机房

1.1 吊顶

基本要求:

智能化工程安装工程施工典型做法(智能化工程施工安装做法典型) 智能化工程安装工程施工典型做法(智能化工程施工安装做法典型) 爱链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1)在原顶结构板下面、吊顶上方、墙侧面做防潮处理、 涂刷环保防尘漆。

(2)吊顶上安装灯具、CCD 摄像头、烟感、温感探头。
吊顶上部空间管路设计排列有序。

智能化工程安装工程施工典型做法(智能化工程施工安装做法典型) 智能化工程安装工程施工典型做法(智能化工程施工安装做法典型) 爱链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3)吊顶考虑机房整体效果,做到协调统一、美观大方, 采用铝制微孔方形天花板,方形天花板为 600600mm。
吊 顶吊杆均用胀栓固定,吊杆表面均刷涂防锈漆。

1.2 墙面

基本要求:

(1)机房的墙面:刷乳胶漆,墙面、柱面进行防水、 防潮、防霉处理。

(2)乳胶漆色调与吊顶、地板、设备主体色调搭配 协调。

(3)踢脚线选用不锈钢材质。

1.3 地面

基本要求:

(1)采取地板下走线方式。

(2)采用优质抗静电钢制无边活动地板,各项技术 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有关标准。
厚度:35mm ,规 格:600 mm ×600mm。

(3)考虑楼板承重,对楼板采取加固措施,达到承 重为 350KG/平米。

(4)活动地板设计高度为不低于 300mm。

抗静电活动地板安装静电泄漏地网,通过静电泄漏 干线和安全保护地接地端子将静电泄漏掉。

1.4 机柜安装

基本要求:

(1) 机柜安装垂直偏差度应不大于 3mm,水平误差不应大于 2mm。
几个 机柜并排 在一起,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基准线平行,前后偏差 不得大于 3mm;两个机柜中间缝隙不得大于 3mm。
对于相互有一定间 隔而排成一列的设备,其面板前后偏差不得大于 5mm;

(2) 机柜安装应牢固,有抗震要求时,按施工图的抗震设计进行加固;

(3) 机柜不宜直接安装在活动地板上,宜按设备的底平面尺寸制作底 座,底座直 接与地面固定,机柜固定在底座上,然后铺设活动地板;

(4) 机柜底座槽钢厚度不低小于 50MM 接地良好,槽钢通过膨胀螺栓 固定于机房

内地板上,与接地铜排互联;

(5) 机柜固定完成保证在前、后、左、右无法推动,保证机柜的稳定 性;

(6) 机柜周围地板如需切割,需用切割机平滑切割,并去除毛刺,防 止割伤线缆。

(7) 安装机柜面板,架前应预留有 800mm 空间,机柜背面离墙距离应 大于 600mm,

以便于安装和施工;

(8) 机柜内的设备、部件的安装,应在机柜定位完毕并固定后进行, 安装在机柜内的设备应牢固

(9) 机柜要做好防雷接地保护。

(10) 柜体安装完毕应做好标识,标识应统一、清晰、美观。
机箱安 装完毕后,柜体进出缆孔洞应采用防火胶泥封堵。
做好防鼠、防虫、 防水和防潮处理。

2.1 弱电线缆敷设

基本要求:

1)缆线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2)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3)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 晰端正和正确。

4)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宜为 0.5-1.0m 工作区 10-30mm 缆,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5)非屏蔽 4 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 4 倍;屏蔽 4 对 对绞电缆的弯 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 6~10 倍;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 10 倍。

6)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PVC 管,布放多层屏蔽电缆、扁平 缆线和大对数主 干电缆或主干光缆时,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50%~60%,弯管道应为 40%~50%;暗 管布放 4 对对绞电缆或 4 芯以下电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 25%~30%;预埋线槽宜 采用金属线槽,其截面利用率不应大于 50%。

7)屏蔽对绞电缆的屏蔽层与接插件终接处屏蔽罩必须可靠接触,缆线屏蔽层应与接插 件屏罩

3600 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宜小于 10mm。

8) 对绞线与 8 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相连时,可采用A 类或 B 类连接方式,但在同一布 线工程中两种连接方式不应混合使用。

9)强弱电的走线线路一定要分开走各自的走线槽,不能混合在一起;各自的线槽上下 搭

架的时候,距离至少分隔 20CM,弱电线槽一般放到强电线槽的上方。

2.2 光缆敷设

基本要求:

1) 敷设光缆前,应检查光纤;光纤应无断点,其衰减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光 缆长度应符合施工图要求的敷设长度;架空光缆的接头应设置在杆旁 1m 范围 内。

2) 敷设光缆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 20 倍。
光缆的牵引端头应 作好技术处理;采用牵引力自动控制性能的牵引机进行牵引。
牵引力应加于 加强芯上,其牵引力不应超过 150kg;牵引速度宜为 10m/min;一次牵引的直 线长度不宜超过 1km;光缆接头的预留长不应小于 8m。

3) 在光缆的接续点和终端应作永久性标志。

4) 管道敷设光缆时,无接头的光缆在直道上敷设应有人工逐个人孔同步 牵 引。
预先作好接头的光缆,其接头部分不得在管道内穿行;光缆端头应用塑 料胶带包扎好,并盘成圈放置在托架高处。

5) 光缆与电缆同管敷设时,应在暗管内预置塑料子管,将光缆敷设在子 管 内,使光缆与电缆分开布放,子管的内径应为光缆外径的 1.5 倍。

6)光缆的接续应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操作,接续时应采用光功率计或 其他 仪器进行监视,使接续损耗达到最小;接续后应做好接续保护,并安装好光 缆接头护套。

7) 光缆敷设完毕,应检查光纤有无损伤,并对光缆敷设损耗进行抽测。
确 认没有损伤时,再进行接续。

2.3 桥架、线槽

基本要求:

1)电缆桥架、线槽宜高出地面 2.2m 以上,桥架顶部距顶棚 或其他障碍物不应小于 300m。
在过梁或其它障碍物处不宜小 于 50mm 。

2)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 1.5m 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 转弯及每间隔 5-10m 处进行固定。

3)槽内缆线布放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 转弯处应绑轧固定,其水平部分缆线可以不绑扎。
垂直线槽 布放缆线应每间隔 1.5m 固定在缆线支架上。

4)楼内光缆宜在金属线槽中敷设,在桥架敷设时应在绑扎固 定段加装垫套。

2.4 线管

基本要求:

1)管子安装前必须消除管内毛刺和铁锈并做防锈处理,钢管内壁要求平滑、不应有扁曲或节痕, 管口要求挫光。
电线管的连接必须采用束结连接, 焊管采用套管连接,管子需用钢锯切断,严禁用火焰、电焊切割。

2)直线(水平或垂直)敷设电缆管或用户线管,长度超过 30m 应加装过路箱,管路弯曲敷两次也应加装过路箱,以方便穿线施工。
过路箱应设置在建 筑物内的公共部分,宜为底边距地 0.3~0.4 米或距顶 0.3 米。

3)暗配管管路宜沿最短的路由敷设,尽量减少弯曲。
在相邻拉线盒之间,严禁“S”弯或“U”弯。
进入墙体或凝泥土构件内的暗配管,其表面保护 层不应小于 15mm。

4)埋于地下的电线管道不宜穿过设备基础,在穿过建筑物基础时应加保护套管,管子在穿过伸缩缝或沉降缝时,应装接线盒,金 属软管等补偿装置, 并做好接地柔性跨接。

5)电管的弯头应用符合要求的弯管器弯制,弯头应呈圆弧曲线,弯曲处不得产生皱裂现象,椭圆度不得超过管径的 10%。
弯曲半径一般要求不小于 管外径的 6 倍,埋设在地下或混凝土楼板内时应不小于管外径 10 倍,预埋混凝土内的电管尽量在二层钢筋之间,埋设于楼板内的电管应尽量避免重叠。

6)薄壁钢管的连接必须用丝扣连接,扣连接时拧进丝扣长度宜接近 1/2 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少于 5 扣,外露丝扣应为 2—3 扣,严禁采用熔焊连接。
禁对口焊接,镀锌和壁厚 2mm 以下的钢管不得采用套管溶焊连接。

7)管与管、管与盒连接,应作好接地处理,丝扣连接应采用不小于Φ6 圆钢进行跨接,以保证接地良好,暗配管采用金属管时,管路应做整体接地 连接,穿过建筑物变形缝时,应有接地补装置,焊缝均匀牢固。

3. 前端设备

3.1 摄像机安装-室内云台摄像机、枪式摄像机的安装

室内枪式摄像机的安装示意图

基本要求:

(1) 摄像机安装在监视目标附近不易受外界损伤的地方,安装位 置不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
安装的高度,室内距地 面 2.5-5m;室外距地面 3.5-10m。

(2) 室外环境下采用室外全天候防护罩,保证春夏秋冬、阴晴雨 风各种天气下使用。

(3) 摄像机镜头应避免强光直射,保证摄像管靶面不受损伤。
镜 头视场内,没有遮挡监视目标的物体。

(4) 摄像机镜头从光源方向对准监视目标,避免逆光安装;当需 要逆光安装时,应降低监视区域的对比度。

(5) 摄像机的安装应牢靠、紧固。

(6) 在高压带电设备附近架设摄像机时,根据带电设备的要求, 确定安全距离。

(7) 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宜留有 1m的余量,不得影响摄像机的转 动。
摄像机的电缆和电源线应固定,不用插头承受电缆的自重。

(8) 摄像机在安装时每个进线孔采用专业的防水胶或热熔胶做好 防水、防水蒸气等流入的措施,以免对摄像机电路造成损坏。

3.2 摄像机安装-室外云台摄像机、枪式摄像机的安装

基本要求:

(1)室外云台、枪式摄像机的安装调试与室内安装步骤 相同,但护罩选用室外防水型护罩并加装前端防雷装置。

(2)摄像机立杆一般采用不锈钢锥形杆,杆的基础按图 纸要求施工,立杆的中心线安装时必须与水平面垂直,摄 像机的云台部件或枪式摄像机的支架通过抱箍或立杆自 带的基座固定在立杆上。

(3)在每根立杆顶端加装避雷针一根,用于防范直击雷; 枪式摄像机安装视频信号线、电源线二合一防雷器,云台 式摄像机安装视频信号线、控制信号线、电源线三合一防 雷器。
防雷器的接地非常重要,如果接地没有做好,防雷器 起不了自己的作用,要求接地地阻应做到小于 4 欧姆以下。

(4)摄前端设备接地具体措施,像机安装在立杆上,如现 场土壤情况较好(石沙等不导电物质较少)的情况下,可以 利用立杆直接接地,把摄像机与防雷器的地线直接焊接在 立杆上。
反之,如果现场土壤情况情况恶劣(石沙等不导电 物质较多),则要借用导电设备,利用扁钢与角钢等,具体 措施:用 403 的扁钢沿立杆拉下,防雷器和摄像机的地线与 扁钢妥善焊接,用角钢打入地底 2-3 米,与扁钢焊接好。
地 阻测试根据国标小于 4 欧姆即可。

3.3 摄像机安装-室内半球式摄像机的安装

摄像机在天花板(水泥、吊顶)安装工艺 球形摄像机壁装安装工艺

壁装鹅管 + (室内)快球弯管接头 壁装室外球机实物

3.4

摄像机安装-球机支架安装工艺

3.5 报警系统设备安装

基本要求:

1、挂壁式探测器

(1)高度 2.2~2.3 米(特殊环境例外)

(2)明确保护范围,尽量发挥探测器效力

(3)支架底板要紧固墙、壁实体,探测器角度调整好后, 必须旋紧支架螺母,注意:平垫片在底板上方,花孔垫片 在底板下方,不可错置。

(4)因需要对探测器的透镜夹角,底视窗、微波发射功率、 灵敏度作调整。

基本要求:

吸顶式探测器

(1)高度 2.8~3.5 米,与地西保持水平为最佳

(2)覆盖范围:底园直径=高度×4,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 覆盖范围.

基本要求:

主动式探测器

(1)红外求尽量作用于围墙内侧,离围墙间距 20~25 厘米 最佳,特殊场合精心设计;

(2)二次调试要求:

粗调——接收器指示灯熄灭,延续角基本相等;

细调——缓慢调节探测器上、下、左、右角度,在测试点 获得最高值,一般为 2.5~5V

(3)支架底座必须牢靠,对有可能影响探测器正常工作的 树叉、枝叶及阻碍物进行修整或清除。
.

基本要求: 紧急按钮

(1)应安装在较为隐蔽而又方便使用的位置;

(2)金融系统柜面的安装数量应不少于两只;

(3)几个按钮串联,末端电阻应接入最后的按钮内。

3.6 门禁对讲系统设备安装

基本要求:

(1)读卡器、出门按钮、电控锁、电磁锁等终端设备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及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如无特殊要求,读卡器和出门按钮的安装高 度宜为 1.4m,与门框的距离宜为 0.1m,电控锁的安装高度宜为 1.1m 。

(2)读卡器的安装应紧贴墙面,四周无缝隙,安装牢固,配件齐全。

(3)读卡器一般通过专用机螺丝直接固定在暗装装底盒上,注意固定牢固可靠,使面板端正,

(4)按设计及产品说明书的接线要求,将盒内甩出的导线与读卡器的接线端子相连接。

(5)安装电磁锁、电控锁之前应核对锁具的规格、型号是否与其安装的位置、高度、门的种类和开关方向相适应。

(6)电磁锁安装:首先将电磁锁的固定平板和衬板分别安装在门框和门扇上,然后将电磁锁推入固定平板的插槽内,即可固定螺丝,按图连接 导线。

(7)电控锁安装:在金属门框安装电控锁,导线可穿软塑料管沿门框敷设,在门框顶部进入接线盒。

(8)锁具安装时要与相关专业配合在门框、门扇上开孔。

(9)对讲系统终端设备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固定要安全可靠,。

(10)对讲分机应安装在户门墙内侧,二次确认门铃设置于分机背面户外侧墙上,高度均为底边距地面 1.4 米处。

(11)门口主机设置于楼门口或单元门口一侧,一般采用嵌入安装,高度为底边距地 1.4 米。

门口机安装实例 对讲分机安装实例 出门按钮安装实例

读卡器安装实例 电插锁安装实例 磁力锁安装实例

3.7 停车场收费系统设备安装

基本要求:

(1)出入口机、道闸的安装:

a.浇铸一高 10-20CM 的防水防撞的安全岛(安装基座), 并在出入口机、道闸底座中部预埋铺设管线。

b.用四个膨胀螺栓将出入口机、道闸固定在安全岛上。

(2)地感线圈的埋设:

a.地感线圈埋设是在出入口车道路面铺设完成后或铺 设路面的同时进行的;

b.当路面铺设好或正在铺设路面时,在出入口机、道 闸安装位置附近的车道上,切一线圈放置槽(线圈放入切 槽内,切槽宽为 1.5CM), 地感线圈尺寸为 200CM(长) X80CM(宽)X5CM(深);

c.将地感线沿切槽绕 5―6 圈,并将线圈的两个端子引 入出入口机、道闸的机箱内,并用水泥或沥青填充切槽。

3.8 背景音乐设备安装

基本要求:

明装壁挂式喇叭,先将引线与盒内导 线用端子作过渡 压接,然后将端子放回接线盒。
找准标高进行钻孔,埋入 胀管螺栓进行固定。
要求箱底与墙面平齐。
.

基本要求:

顶内嵌入式喇叭,将引线用端子与盒内导线连接好, 用手托着喇叭使其与顶棚贴紧,用螺丝将喇叭固定在吊顶 支架板上。
当采用弹簧固定喇叭时,将喇叭托入吊顶内再 拉伸弹簧,将喇叭罩卡住,并使其紧贴在顶棚上,并找正 位置。

3.9 综合布线系统面板安装

基本要求:

(1)面板固定在底盒的耳朵上的,调节其位置,使面 板能够做到横平竖直。

(2)底盒内应预留 150mm 左右的线缆,一方面是为了 将面板拉出,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端接失败是重新端接。
当把预留的线缆塞入底盒时,应注意记录保持线缆的转弯 半径;

(3)面板安装要求横平竖直,两底角之间高低不超过 2mm,因此,在面板安装时应使用标尺测量两底角的对地高 度;

(4)布线面板应与其他面板(特别是电源面板)保持 同一高度。

数据、语音面板安装实例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