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显性知识是在一定条件下,即特定的时间里具有特定能力的人,通过文字、公式、图形等表述或通过语言、行为表述并体现于纸、光盘、磁带、磁盘等客观存在的载体介质上的知识。它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显性知识获取与收集的途径有:
①图书资料,②数据访问,③数据挖掘,④网络搜索,⑤智能代理,⑥许可协议,⑦营销与销售协议

2、隐性知识是难以编码的知识,主要基于个人经验。在组织环境中,隐性知识由技术技能、个人观点、信念和心智模型等认知维度构成,隐性知识交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经验和认知,难以交流和分享。
隐性知识获取方式主要有:结构式访谈、行动学习、标杆学习、分析学习、经验学习、综合学习、交互学习等。

二、项目集
项目集管理角色
项目集发起人(搞钱)、项目集指导委员会(治理)、项目集经理(实现)、其他影响项目集的干系人。
三、项目管理管理绩效域
1.项目集战略一致性
项目集战略一致性是识别项目集输出和成果,以便与组织的目标和目的保持一致的绩效域。
2.项目集效益管理
项目集效益管理是定义、创建、最大化和交付项目集所提供效益的绩效域。
3.项目集干系人参与
项目集干系人参与是识别和分析干系人需求、管理期望和沟通,以促进干系人认同和支持的绩效域。
4.项目集治理
项目集治理是实现和执行项目集决策,为支持项目集而制定实践,并维护项目集监督的绩效域。
四、项目及生命周期:
项目集定义阶段、项目集交付阶段和项目集收尾阶段。
项目组合生命周期:启动阶段、规划阶段、执行阶段、优化阶段
五、OPM
OPM 框架的关键要素包括:OPM 治理、OPM 方法论、知识管理和人才管理,在许多情况下,人才管理和知识管理可能并不完全属于OPM 治理的管辖范围。
六、IT技术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系统规划(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系统分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实施(编码、测试),系统运行和维护等阶段。
七、国家信息化体系
信息技术应用(龙头)、信息资源(核心)、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和产业(国家信息化建设基础)、信息化人才(关键)、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保障)6 个要素。
八、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
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
九、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具有四大层级:它以网络为基础,平台为中枢,数据为要素,安全为保障。
网络是基础: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包括网络互联、数据互通和标识解析三部分。
平台是中枢:平台的四个主要作用:数据汇聚、建模分析、知识复用、应用创新。
数据是要素:工业互联网数据有三个特性:重要性、专业性和复杂性。
安全是保障:工业互联网安全具有三大特点:涉及范围广、造成影响大、企业防护基础弱。
十、车联网
一个“端、管、云”三层体系。
(1)端系统(终端)。端系统是汽车的智能传感器负责采集与获取车辆的智能信息,感知行车状态与环境;是具有车内通信、车间通信、车网通信的泛在通信终端;同时还是让汽车具备IOV 寻址和网络可信标识等能力的设备。
(2)管系统(管理)。管系统解决车与车、车与路、车与网、车与人等的互联互通,实现车辆自组网及多种异构网络之间的通信与漫游,在功能和性能上保障实时性、可服务性与网络泛在性, 同时它是公网与专网的统一体。
(3)云系统。车联网是一个云架构的车辆运行信息平台,是围绕车辆的数据汇聚、计算、调度、监控、管理与应用的复合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