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软件开发 » 完整的软件造价评估应该包含哪些?(估算工作量规模方法造价)「软件造价评估标准」

完整的软件造价评估应该包含哪些?(估算工作量规模方法造价)「软件造价评估标准」

神尊大人 2024-07-23 19:57:59 软件开发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一、 估算基础对估算对象(需求、任务等)的拆分颗粒度定义了上限与下限,以提升估算的准确度。
完备识别了估算对象,没有遗漏的需求或任务。
估算人员经过了估算方法的系统培训。
定义了组织级的估算方法。
二、 规模估算从不估算规模或经验估算规模升级为客观度量规模,比如采用国际标准的功能点方法或自定义的规模度量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规模与工作量之间应该是强相关的才是合理的。
如果对本公司的项目而言,规模与工作量不强相关,也可以是复杂度等其他因子,对这些因子应该也与工作量做了相关性分析,与工作量应该强相关才是合理的。
三、 工作量估算建立了从规模的客观度量用定量模型推算出项目总工作量。
建立了工作量分布百分比的性能基线,可以从总工作量推算各阶段或各类任务的工作量。
比如开发的工作量、测试的工作量。
能够用PPB或PPM推算出各种关键活动的最少投入工作量,比如需求评审的工作量、代码评审的工作量、系统测试的工作量等。
工作量的估算结果应该是一个区间,而不是单点值。
如,总工作量不超过100人月。
四、 成本估算从工作量到成本有定量的计算方法。
成本的估算结果应该也是一个区间,而不是单点值。
比如不超过30万,或者在25到30万之间等。
五、 工期估算识别了项目的关键路径与关键链。
对项目的工期进行了模拟,得到满足项目工期要求的概率有多大。
如果概率太低,对关键路链上的任务、投入的资源与需要完成的需求进行了优化。
六、 评审与修订估算保存了估算记录,估算结果经过了评审。
随着需求和任务的明确,在开发过程中修订了估算结果。
七、 持续改进估算过程对比了估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对估算偏差率建立了过程性能基线或过程性能模型。
总结了估算有关的经验教训。
对估算方法和过程进行了持续优化。
跟踪检查了估算方法与过程在组织级的落地实施情况。

完整的软件造价评估应该包含哪些?(估算工作量规模方法造价) 软件开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