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习惯于在课程结束之后给学生说几句话,其实每年也差不多,大概也有点江郎才尽的意味吧。
结束语
本课程成绩已于1日凌晨核算完毕,将于周一(4日)午前登录教务系统。各位同学可在适当时候自行查询。
本学期教学始于疫情,终于疫情,线上开端,线上结束,在卷面难度明显低于往届的情况下,成绩不甚理想。卷面成绩最高96,最低34,不及格5人。综合平时成绩,尚有2位同学不得不面对下学期的补考。其它过关的,此刻估计已经有人欲将残落不堪的习题册一付丙丁了(更多的可能连习题册都未曾带回)。
问题的出现,责任首先在本人身上。反思一下,也许是我课堂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却看似与本课程毫不相干,另一方面却又对习题过于严苛的要求,让各位在鄙人感性和理性的肆意转换中无所适从;抑或是课堂上过快的语速在大家的耳中常觉徒增聒噪;又或是随意的板书和示意图让一些同学自觉也应拥有无视尺规的权利。
如果上述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您的学习,本人深表歉意。
而各位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又应该体会到什么呢?
宋人李廌在《师友谈记》中记载苏轼谈学习:“初甚苦之,渐知好学,则自知趣向,既久则中心乐之,既有乐好之意,则自进不已。”我经常点名的两位同学,应该对这几句有了一定的体会,两位走出了不同的路,一位成绩优良,一位取得最低分。
对各位今后的学习提一点希望。在很多同学的作业和答题中无迹可寻得认真、细致、耐心的工作作风,值得大家用心体会。《管子》云:“一气专定,则傍通而不疑,历士利械,则涉难而不匮。”如若心浮气躁而不律己,工具在手而摒弃之,则今后要走的弯路还会很多。不过不要紧,你们还年轻。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希望大家能够利用大学的时光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如果还能把在本课程中体会到的精神贯穿其中,那我本人是与有荣焉。不过,“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的道理,我们都明白。异时某日,你我校园某处邂逅,或许各位能让在下生出“昔日吴下阿蒙”的感叹。
最后,感谢勇敢站上讲台为大家讲解知识点的诸位,希望你们能够对Richard Phillips Feynman的“以讲代学”有更深的体会。感谢大家一学期以来对本人的配合和容忍,碍于本人的学识水平,本人与各位接下来的大学时光应该是江湖不见,再次祝福各位。
本群就此完成历史使命,嗣后将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