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上演诈骗“碟中谍”
“刚才给你打电话的是诈骗分子,千万不要相信他的话!
”
电话这头,小王(化名)义正言辞,一再强调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提醒对方切勿上当后,这才放心挂断电话。

是反诈先锋还是正义之士?
10月3日下午,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分局东湖派出所接到线索,辖区内一男子小王存在为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提供帮助的嫌疑。

经研判分析,办案民警成功掌握了小王的行踪,于当晚在辖区某小区内将其抓获,并带回所内进一步调查。
经过对小王的仔细询问,得知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办案民警哭笑不得。
二十出头的小王是云南人,今年9月初来到杭州找工作,因文化水平不高,屡屡碰壁。浏览网页寻找工作机会时,他无意间看到一条网络兼职招聘信息,十分心动。
小王说:“信息上写着打电话就能赚钱的网络兼职工作,因为缺钱,就根据提示下载了一个名为‘pop’的聊天软件,在该软件上,发布这条招聘信息的人通过了我的好友申请,而且直接就问我想做‘手机口’还是‘PC’?我其实根本不懂他们说的这些是什么意思,只是想找个工作,搞点钱花…”
沟通中,对方表示要胜任该项“好工作”需要两个手机设备,且进一步向小王解释了具体的工作内容。
“太恐怖了,你们还是去找别人吧!
”小王回忆起当时,知道其中利害的他迅速删除了对方好友,生怕扯上关系。
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9月底刚交完房租的小王由于没有稳定收入来源,想起了不久前的“网络兼职”,在做了一番心理斗争后,心存侥幸的他再次联系上了对方。
“我去租了一台手机,凑够了两台设备。对方让我加了一个QQ群,两部手机直接通过外放扩音的方式进行沟通。我的工作是用两部手机分别给双方打电话,让骗子通过我这个中介和受骗者进行沟通。大部分人接到电话就挂了,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接听的时间比较长。”
采访中,小王也提到了骗子在通话过程中使用的诈骗话术。“骗子会试探性地进行沟通。比如会说,前段时间有人举报我们产品有问题。你前面是不是购买了我们的xx产品,为补偿消费者,现在免费赠送一个空气炸锅或豆浆机。具体联系我们客服……等等话术。”小王说。
在警方面前,小王试图为自己辩解,“对于这些可能受骗的人,我会把他们的号码记下来,等通讯结束后联系他们,告诉他们刚才的是诈骗电话。我知道诈骗的危害,也不想让他们上当受骗。”
虽然对小王的行为感到又好气又好笑,但民警还是严肃告知其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帮助诈骗犯罪分子进行通讯的行为已经涉嫌帮信罪。
据悉,小王一共拨打了80多个电话,赚了200元。
目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分局对小王予以行政罚款五百元,并收缴其手机卡四张。
02
警方提醒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是2015年11月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新增设罪名,主要指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信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犯罪行为,是电信网络犯罪的重要“帮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出租、出借、出售电话卡、银行卡和互联网账号,为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便利,此类行为涉嫌“帮信罪”。
杭州市公安局反诈提醒:一旦遭遇诈骗要及时报警,拨打反诈专线96110,及时止损。
来源:杭州防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