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次写了爆雷后我们项目经理活成了施工员这篇。突然觉得很心酸,觉得项目经理怎么也不应该是这样的。
对比之前的那位项目经理,现在已然坐上了华东区一把手的位置。到底是实干型的项目经理有前途还是表现型的项目经理有前途呢?
在上一家单位工作近五年,前后跟了两位项目经理。在公司爆雷后,他们却有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新员工刚入职时,对项目经理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需要摸一摸项目经理的脾气秉性。而我在上一家公司入职后也不例外。
慢慢地我才知道,我们这位项目经理也是刚刚入职半年不到的新员工。原来属于中字头企业的技术骨干,(这点在日后的共事中深有体会)。后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辞职来到了私企。

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施工现场的砖头瓦块一点都不感兴趣。对于现场施工工艺还有组织生产,也是一知半解。行内人一看,就会知道他根本没怎么在现场待过,也不懂施工上面这一套东西。他最感兴趣的就是有这么几点:
网图
计算机用的很溜。各种办公软件,CAD画图,PS,BIM软件,project,PPT等,都是手到擒来。知道的他是项目经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搞设计的。在施工工艺上,他喜欢钻研新的工艺工法。在项目管理上,也喜欢搞一些创新型的管理手段。比如说,二次结构砌墙的时候,组织现场实行集中加工。他亲自画出楼里每层每个部位的加气块砌筑图纸。每个部位需要几块加气块,半块的尺寸是多少。然后在现场集中加工后,统一运到楼里相对应的部位。
同时要求施工员把相信的图纸张贴在相应的部位,图纸上有施工员的名字,有劳务队的公司名字,还有工人的名字,砌筑的时间等等。
对于施工现场的临建安排很感兴趣。每个地块施工前,施工现场的临时建筑设施规划,都是由他自己亲自规划。哪里该设置一个花池,哪里该设置一个凉亭,哪里种草哪里种花,样板间放在哪,该怎么放,这些他都非常的用心。公司检查敢说敢表现。每次公司或者集团有检查的时候,就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候。PPT在技术总工做完以后,一定要经过他的反复更改。汇报完成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的时候,手机永远拿一个ipad。一路上向领导展示他的研究成果。以及怎么设计,怎么实施,如何降本增效。
尽量像介绍“原子弹”的构造一样,介绍塔吊是如何进行吊装的,工人是如何砌筑抹灰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像是雷总在介绍他的隐藏式门把手一样,精彩!
反正就是这位项目经理,不像是我们印象中的那种,从施工一步一步干上来的项目经理;而是直接从办公室走出去的项目经理。喜欢理论,并把理论知识付诸实施。
相反,后面跟的这位项目经理,是从施工员开始做起来的。起初只是某个项目的土建施工员。后来做到施工主管,然后是副项目经理和项目经理。但是,到了项目经理这个岗位以后,就再也没有更进一步了。
实干型
每天仍然是起早贪黑,上午下午肯定必去一趟施工现场。然后,随便上一个楼,在楼里检查施工质量,检查施工安全,检查施工进度。然后下楼,跟该管施工员进行一顿交流。或者找施工的分包单位教训一番。
但是,对于创新或者做场面方面完全就是不在行,我不感兴趣。一切以实际为主。
经过几年的工作,第一位项目经理真正交付的也就是十几万平米的小区住宅。
而第二位项目经理则实打实的交了三四十万平米的体量。可是,两个人的结局完全就是不同的结局。
第一位的那位项目经理目前已经贵为北方区一把手。属于公司的高层,集团中层职位了。
而第二位项目经理则还是普通的项目经理,而且在公司爆雷后,手下的施工员和基层员工基本都被裁员或者调离了。只留他自己一个人和两三个员工在岗。偶尔还需要自己动手进行维修。
所以,我认为。现在这个职场,你自己只知道干肯定是不行的。除非你已经无所谓躺平的状态。但凡是想要有所成就,在不犯错误的前提下。还得要学会撑场面,搞创新,拉注意力。
尽量的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要求进步的意愿。让领导知道你的这种“超能力”。
光说不会做,兴许不行;但光会做不会说,则肯定不行!
同意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