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征求意见网址:
http://csae.sae-china.org/portal/detail?detailType=project&id=62f1a2b569b3a1b4da7bbb8fcd33def0
1.标准研制背景与意义

随着V2X技术日趋成熟,我国路侧基础设施环境不断完善,搭载V2X功能的车型实现量产,面向V2X的网联应用仿真测试需求变得越发迫切。应用仿真测试是V2X研发过程中的必要环节,也是实车测试前的必经过程,可大幅降低测试成本,并具备良好的可复现性,有助于产品功能的快速验证与迭代。
在V2X网联应用仿真测试过程中,需要相应场景库及仿真测试系统的支持。然而,国内外尚无针对V2X网联应用的场景库和仿真测试系统的相关标准,且由于场景库格式不规范、接口不一致,导致测试评价结果无法互通,测试评价体系发展缓慢。

行业急需对网联应用场景库分类、组成元素及数据格式等进行定义,并针对仿真测试过程中的各测试接口进行标准化工作,保证V2X网联应用仿真测试的顺利进行。本标准旨在形成规范的V2X场景库数据要求及仿真测试数据交互要求,推动C-V2X测试体系发展,为C- V2X产业化落地提供保障。
2.标准主要研究内容
本标准共分为7章,规定了基于V2V、V2I及V2P场景的场景库技术要求、以OBU设备或其中的V2X软件模块为被测对象的在环测试系统架构及接口技术要求,并对场景库构建方法做出推荐。
本标准提出的V2X网联场景库由多条测试用例组成,每条测试用例包括:
a)场景描述: 定义了一条测试用例的基本信息,对测试场景的类型、道路环境、测试数据的协议版本及被测试对象的基本信息做了描述;
b)场景数据: 用于描述测试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由按时间序列的多条场景数据帧组成;
c)预期结果: 按照场景描述中定义的被测对象分别进行描述,每个被测对象具有一个预警列表,可包含多个预期的预警,每个预警包含预警类型、是否应该触发、最早预警时间、预警最小持续时间、最晚预警时间、最早预警距离、最晚预警距离、预警优先级及预警等级。
本标准也对软件在环测试、硬件在环测试及车辆在环测试中涉及V2X部分的架构进行了定义,基于系统架构抽象出相关接口,并提出了接口的技术要求。接口示意图描述见下图。
各接口描述如下:
a)X0接口——用于传输场景库中的测试用例数据到测试系统,实现方式不在本标准讨论范围内;
b)Y0接口——用于传输测试系统中的主车的状态数据到被测对象;
c)Y1接口——用于传输测试系统中的主车的位置数据到被测对象;
d)Y2接口——用于传输测试系统中的环境数据(路侧和远车数据)到被测对象;
e)Y3接口——用于传输被测对象产生的预警结果到测试系统。
注:车辆在环测试中仅涉及Y1及Y2接口。
各测试系统中接口数据格式描述如下:
a)软件在环测试中,数据可通过以太网下发,宜使用JSON作为数据交换格式;
b)硬件在环测试中:
Y0接口通过以太网下发给被测设备或者车载网络仿真器,宜使用JSON格式,车载网络仿真器数据的下发,可使用以太网或者CAN总线;
Y1接口通过以太网将HV位置数据下发给GNSS模拟器,宜使用JSON格式,再由GNSS模拟器通过空口方式传输到被测设备;
Y2接口通过以太网将网联环境数据下发给信号仿真器,宜使用JSON格式,再由信号仿真器通过空口方式传输到被测设备;
c)车辆在环测试中,Y1及Y2接口数据格式及下发方式与硬件在环测试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