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将依据其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和严重程度,依法依规实施处罚。通过加大对非法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整治一批、震慑一批、吊销一批、提升一批。
问题整改未确认,报告结论已出具近日,明查暗访组在浙江宁波开展工作时,发现宁波杰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评报告未完成,信息却已公示。众所周知,只有已经完成的安评项目,才可以在评价机构网站上公开公示。事实上,宁波杰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建项目都还没有竣工。何谈安评完成?
更令人诧异的是,当暗访组询问是否像安评报告所写,在建的是1000吨/年乙醇回收及1100吨/年甲醇回收项目时,宁波杰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说:

“哪里有这么大量!
肯定没有!
是写错了吧?”
企业自己都表示新建项目没有这么大,可见临沂市恒泰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注:当事安评机构)公示的信息是不属实的。

趣涂料(趣涂网)资料显示,宁波杰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植物萃取企业,生产工艺有水提、过滤、液体汽化、蒸发等,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只有乙醇,而且并非全部种类的产品都用得到酒精,只有少部分能用到酒精,所以乙醇的使用量并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宁波杰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述安评机构同一天还上传了宁波北仑博莱纳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宁波涵宏包装有限公司、宁波富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德马格塑料机械(宁波)有限公司、宁波中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的评价报告公示信息表。
5月29日,暗访组人员对其中一家企业,即宁波澳玛特高精冲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安评项目及现场安全状况进行检查。
结果发现,该企业的安评报告存在未对油漆库、汽油库、喷漆间与周边设施防火间距符合性进行有效安全评价等重大漏项等问题。
据当事企业介绍,安评机构从来没有到过项目现场,主要是电话沟通…
近年来,安评报告弄虚作假在重特大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中屡见不鲜,成为冲击安全生产底线的突出问题之一。
例如: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安评机构故意隐瞒涉事企业不符合安全条件的关键问题,作出了危化品仓库与民居距离符合规定的判断。
无独有偶,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相关环评、安评也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虚假失实的问题。
惨痛的事故教训折射出开展安评专项整治的必要性、紧迫性。然而一些地方虽然也开展了专项整顿,但造假行为却依然屡禁不止,难以杜绝。
问题出在哪里?趣涂料(趣涂网)注意到,企业安评过程中,有两种情形最为极端突出:
一种是企业主动造假。即企业对安评的认识思想不到位,认为安评是必须应付的差事,企业只想蒙混过关,却不花心思“治病”。甚至以“保过”作为合同付款条件!
这种情况下,安评机构为了自身利益和发展,也会“配合”企业。
有从事安评工作多年的人士直言:“安评是一种市场行为,企业与安评机构是合同关系,企业是甲方,所以具有较强的话语权,这是天然的优势。别说严防死守,稍微‘挑刺儿’一点儿的安评机构,都容易失去客户、失去市场”。
另外一种是企业被动造假。简单的来说,就是安评机构本身就“态度不端正”。签完合同直接跟企业说现场就不用去了,到时候直接给企业出一份合格报告。这似乎是业内“心照不宣”的惯例,当事企业再多言反而显得自己“较真”了。
即便安评机构到了现场,仍然有矛盾点。
趣涂料(趣涂网)了解到,很多企业是愿意把安全生产工作做扎实,请安评机构来为公司提出整改意见、解决问题。然而有些专家只提问题,却不告诉企业怎么解决?如此一来会导致企业觉得这个评价特别“鸡肋”。
甚至还会出现“专家不专”的情况,一些“专家”连一些基本的“行话”都听不懂。企业和安评机构之间仿佛鸡同鸭讲……
所以,有时不是企业想造假,也不是机构想造假,而是某些技术问题确实不好解决。而且谁也不清楚应该怎么解决!
体现在报告中,就是寥寥几笔,十分敷衍。
打破安评机构和企业的合同关系,让双方具备同等的话语权。同时,完善安评相关制度机制,做到评价标准、执行细则、考核审查细则环环相扣,让主观判断的内容少一些,可操作、可执行、可量化的内容多一些。这样,安评行业的乱象或许会得到大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