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考核的是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涉及到的考点有信息化、信息系统、信息安全、项目管理基础、项目管理高级知识、项目管理十大知识域、运筹学、法律法规、专业英语、职业道德。可谓门类繁多,猛一看给人一种望而却步的感觉,实际上上午的选择题考察的是考试内容的应知应会部分,所以这也造就了它考核内容上的广泛但是深度不够的特点。根据考题的这种特点,每个人对于这一部分的备考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人喜欢先看书。有的人喜欢做题目。有的人喜欢针对性的复习做题。我的方式是每天定量做复习题,特别是真题。以我的考试经验看,几乎都能碰到与往年雷同或者相似的考题。同时也要对现在流行的一些技术有所了解,比如云计算,大数据等都多去了解一下,这些容易出热点题。
做题的同时对常考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记忆。在选择题复习过程中,要做到常考知识点多用复习巩固,不常考知识点少用时间。实际上这部分题目往往是基础,但并不能决定你是否通过上午的考试,真正决定你能否过关的是那类热点题和计算题,这是你攻坚要解决的重点、难点。这部分考点的考试频次网上都有详尽的数据来作为参考,例如关键路径的题每年不光选择题会考一个,所以这个知识肯定要作为重点复习。
选择题备考的时候要针对性的控制时间进行复习。在做题的时候会经常遇到自己认准的答案已经对比过教材了与参考答案还是不同。对这样的题目不必太过纠结。记忆好知识点就够了最后五个英文题目,如果不会,一般选自己熟悉的,应该很大概率会对。

下午案例题
第一,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关注重要考点。根据考试频次安排时间复习相应的章节。对照往年的真题,第一遍边看边抄写答案,第二遍自己独立写答案,然后对照查缺补漏。在案例方面,必须保证成本、进度方面的计算题和有关网络图搞清搞透,保证此项分数,这是是案例分析通过最为关键的。

第二,要善于总结案例考试给出的错误的案例。在平时的练习中一方面要擦亮双眼找到案例中存在的错误,另一方面还要总结归纳出常见易出错的知识点,这样我们就可以管中窥豹,洞悉出题人的出题套路,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例如,谈到与客户沟通时,一定要注意所有的变更都应该以正式书面沟通为准,如果只是口头沟通就有错误;还有涉及到需求确认,一定要考虑到干系人管理是否到位,进而也可以衍生到沟通管理涉及到人员抱怨,可以联想到人力资源管理和沟通管理没做好。上述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大家可以一一总结然后与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联想到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然后进行答题。只要能找到与九大管理相关的点都往上面靠。反正答错也不扣分。
第三,案例题中的计算题。关于挣值分析以及关键路径最短路径最长路径等等这个知识点一定要复习好。许多人认为计算题最简单,没想到最后还是在这上面酿下大错,往往这些计算题才是有区分度的,真正决定你案例题是否能过关。
下午论文
论文对于所有考生来说几乎都是拦路虎,所以你也不用怕,对所有考生都是一样的。论文一般会要求在2500字左右,时间是2个小时。不得不说,这个时间对现在计算机时代的我们来说,还是相对有点紧张的,所以,在考前要做好练习,保证两个小时之内能够写出2500字的论文。不瞒大家说,参加过考试的就知道,论文考完绝对是手酸脖子疼,毕竟好多年都没写这么多字了。
还有这里说一下我在论文上的心得。如果你备考时间不够,可以关注下当年在信管网上关于论文题目的投票。投票靠前的很有机会押中最后的论文考题。当然你如果时间充分就不用考虑了押题,多背几篇范文最好不过。
论文关键是背景要真实可信,按常规套路写,即使得不了高分也能飘过。朋最好不要写教育方面的,阅卷的很可能是大学老师或研究生,选教育项目为背景往往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还有就是满天飞的社保也不要出现。尽量选自己熟悉的领域的管理项目,真实可信,主要字迹工整,字数符合要求,一般过关是没有问题的。所以论文要过,第一要速度,第二就是要内容靠谱。
上面说了说到的都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备考的经验总结,实际上完全可以套用到软考其他等级的科目考试中,例如网络工程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等资格考试中,无非内容有稍许变化,备考方法和技巧都是一致的,甚至部分内容也有重合的。所以,从我的过往的考试经验来看,这些方法技巧绝对可以复用,能够帮助到大家从容备考,一路过关斩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