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项目建设投资规模巨大,制定合理的造价标准对于规范化管理、控制项目投资至关重要。科学的造价标准不仅有助于准确预算和把控成本,更能促进信息化项目高质量实施。
首先,要建立健全造价管理制度,明确造价编制原则、方法和流程,规范造价管理行为。同时,应当组建专业的造价管理团队,配备经验丰富的造价工程师,确保造价编制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其次,要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制定差异化的造价标准。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可参考行业标准合理测算;对于软件开发,要充分考虑工作量、技术难度等因素;对于系统集成,需要结合集成复杂度、产品选型等予以测算。

再次,要注重造价的动态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及时跟踪投资变化,对超支风险实行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果遇到重大变更,应当重新编制造价方案,确保项目投资可控。
此外,还要加强造价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管控。在项目立项阶段,要对造价方案进行审核把关;在实施过程中,要对费用支出实行监控;在项目验收时,要对实际投资进行审计,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最后,要建立健全的造价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造价数据的规范化采集、动态跟踪和分析决策,提高造价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同时,要注重造价经验积累,逐步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造价知识库。
规范的造价标准和精细化的造价管理,是信息化项目建设成本可控、投资合理的重要保障,对于提高投资效益、实现预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