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软件开发 » 西南交大开设7个!(专业新能源工程填报国家)「西南交通大学新能源专业」

西南交大开设7个!(专业新能源工程填报国家)「西南交通大学新能源专业」

萌界大人物 2024-07-23 21:13:54 软件开发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近日,麦可思研究发布《2024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展示了近五年来毕业去向落实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绿牌专业”的情况。

西南交通大学有7个专业上榜,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些专业的具体情况——

绿牌专业榜单是基于各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落实情况、薪资水平和就业满意度,结合国家战略和重点发展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专业布点的动态调整综合定位所得。

西南交大开设7个!(专业新能源工程填报国家) 西南交大开设7个!(专业新能源工程填报国家) 软件开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类)

专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专业和国家战略需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紧缺人才专业,是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
专业依托西南交大电子科学与技术四川省重点学科、电气工程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西南交大微电子研究所、智能传感器与微系统实验室、微电子技术实验室,并同英特尔、赛灵思等公司建立了联合实验室。
近年来本专业学生考取(或保送)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生比例高。
毕业生工作适应能力强,就业领域宽,就业单位涵盖国内外著名集成电路和电子信息领域骨干企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曹建猷教授等于1952年创办,是我国第一个“电气运输”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连续3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西南交大开设7个!(专业新能源工程填报国家) 西南交大开设7个!(专业新能源工程填报国家) 软件开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专业面向轨道交通发展需要,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电气工程复合型卓越人才与创新人才,构建以“学”为中心的“五新”育人体系,提出并探索“五链条、四要素、双循环”科教产教联动的协同育人新机制,构建“线上线下结合、校企双向协同”的课程评价新标准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新体系。

以“学”为中心,科教产教双轮驱动的“五新”育人体系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专业响应“交通强国”战略,面向节能减排和城市交通发展的重大需求,紧密关注新能源发电、新能源交通、能源互联网等领域相关的工程技术,培养在风能、太阳能、氢能及储能等新能源领域,以及城市轨道交通与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交通领域的新工科交叉型,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工程应用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新工科交叉理论和实践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

学生通过对新能源发电(含太阳能光/热发电、风力发电、氢能与燃料电池等)、新型储能材料(化学储能、机械储能、电力储能)、新能源汽车(智慧交通、新能源利用)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等方面知识的系统掌握,毕业后从事新能源发电、电力系统、交通领域相关的工程设计、运行管理、技术开发、科学研究以及教学等工作,为国家新能源相关产业及交通强国战略服务。

能源与动力工程

专业是四川省特色品牌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动力装置的设计、制造、管理、实验研究、开发改进的基本能力。

通过对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新能源发动机、动力机械环境污染与控制、动力机械测试技术,动力机械制造工艺等主要课程的学习,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优良的具有动力机械与动力工程专门知识及创新精神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与动力工程(包括新能源发动机及发电机组等)的设计、制造、管理、开发研究等工作。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专业针对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快速发展和庞大公路路网管理的实际需要而设立,道路工程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211工程”一、二期重点建设学科。
建有道路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以及教育部、国家级实验与教学平台。

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小专业培养模式以及六项技能实训,培养测、绘、算、管、研五项技能,团结协作、实践动手、创新思维三项素质、掌握结构、材料、工艺、设备四项技术,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主要从事工程设计、开发、施工、管理及研究的工程技术人才。

软件工程

专业设立于2002年,2010年首批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020年专业所在单位获批建设成都市“中国软件名城人才基地”新型软件学院。
专业依托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保障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致力于培养软件工程及相关学科领域从事软件系统研发、软件技术支持及软件项目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

专业所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与国际知名IT类企业展开联合软件人才培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起源于1960年创办的“计算技术”专业,依托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建设,学科在教育部最新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B+。
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2%。

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铁路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方法,拥有较好的实践动手能力、系统分析与开发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

未来,西南交通大学将继续加强专业建设,向每一个怀揣梦想的学子敞开怀抱,共同开启探索知识的旅程!

关注"西南交通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更多关于国家首批"双一流"、211高校——西南交通大学最新精彩资讯!

素材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官网、官微、麦可思研究微信公众号等

#推我大学上热门##西南交通大学##2024头条高考季##高考##大学##大学##高考志愿填报##大学专业如何选##高校种草大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