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为了加强全矿生产设备设施的保养、日常维护、减少故障及备品备件的管理,使维修作业有章可循,维持生产设备正常运转,降低故障率,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2职责

2.1安全生产处
2.1.1建立设备设施台帐和分类作业规范。

2.1.2制定设备设施保养制度和操作规程。
2.1.3督促检查各车间是否执行保养维护工作。
2.1.4定期对生产单位的使用设备进行盘点,按矿“设备盘点管理”执行。
2.1.5随时查核生产单位的设备登记卡所载的名称、规格、和数量是否与实际相符。
2.1.6制作设备标签,便于设备发放和盘点。
2.2车间
2.1.1协助新购置设备的安装、试车和验收。
2.1.2设备设施故障排除和维修。
2.1.3拟定和执行检修计划。
2.1.4设备使用异常反应和故障原因分析。
2.1.5委托外部修理的申请、督导与验收。
2.1.6建立各项设备设施档案。
2.1.7提出闲置设备的整修或报废建议。
2.1.8备品配件的使用控制与审核。
2.1.9设备清洁、整理及周围环境整洁的维护。
2.1.10依据保养润滑基准执行设备维修作业。
2.1.11特种设备定期保养、维修工作。
2.1.12其他上级交办事项。
3工作内容
3.1范围
3.1.1 各种生产设备设施(穿孔设备、铲装设备、运输设备、排土设备,电气设备、供气设备、仪器仪表、照明设备)等的维护保养计划、均依本办法规定执行,其范围包括:
1)经办单位权责划分及职责;
2)设备基础资料的建立;
3)保养润滑计划的制定;
4)保养润滑计划的实施与检查;
5)故障排除;
6)备品零件采购与管理;
7)电焊、气焊作业管理;
8)保养维护绩效的检查;
3.2 穿孔设备维护计划
3.2.1 目的
为维持和保护采掘设备的机械性能和技术状况,以确保采掘设备安全运行,延长其工作寿命,结合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3.2.2 适用范围
本计划适用于矿穿孔设备的维护。
3.2.3.职责
3.2.3.1主管副厂长负责穿孔设备非日常性维护项目方案及预决算的审批。
3.2.3.2安全生产处负责采掘设备维修计划的制定。
3.2.3.3安全生产处负责监督、检查采掘设备的维护工作。
3.2.3.4车间负责穿孔设备的维修。
3.2.3.5车间负责穿孔设备维修的文字记录,并建立相应资料档案。
3.2.4穿孔设备 的检查、维护
3.2.4.1经常检查钻机焊件焊缝平整,无开焊裂纹和弯曲变形现象。
3.2.4.2钻机各部位的螺栓、螺钉等紧固件是否齐全,有无松动,尤其是回转机构的螺栓更要经常检查紧固。
3.2.4.3减速箱齿轮啮合是否正常,有无不正常的噪音,前接头轴承压盖和空心主轴是否有松脱现象,润滑是否良好。
3.2.4.4冲击器的工作部分是否正常,电动卷扬的抱闸是否有效。
3.2.4.5行走部分的皮带、链条和履带松紧程度是否适当,离合器是否灵活和起落滑架机构的齿轮是否脱开。
3.2.4.6 各风路是否有泄漏现象,电缆有无破皮及断裂。
3.2.4.7经常保持钻机各部位清洁,机棚、驾驶室内无杂物。
3.3 铲装设备维护计划
3.3.1 目的
为维持和保护铲装设备的机械性能和技术状况,以确保铲装设备安全运行,延长其工作寿命,结合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3.3.2 适用范围
本计划适用于矿铲装设备的维护。
3.3.3.职责
3.3.3.1主管副厂长负责铲装设备非日常性维护项目方案及预决算的审批。
3.3.3.2安全生产处负责铲装设备维修计划的制定。
3.3.3.3安全生产处负责监督、检查铲装设备的维护工作。
3.3.3.4车间负责铲装设备的维修。
3.3.3.5车间负责铲装设备维修的文字记录,并建立相应资料档案。
3.3.4铲装设备 的检查、维护
3.3.4.1挖掘机、装载机各部位的螺栓、螺钉等紧固件是否齐全,有无松动。3.3.4.2变速箱齿轮啮合是否正常,有无不正常的噪音。
3.3.4.3各油路是否有漏油现象,电线有无破皮及断裂。
3.3.4.4经常保持挖掘机、装载机各部位清洁,机棚、驾驶室内无杂物
3.4 运输设备维护计划
3.4.1 目的
为维持和保护运输设备的机械性能和技术状况,以确保运输设备安全运行,延长其工作寿命,结合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3.4.2 适用范围
本计划适用于矿运输设备的维护。
3.4.3 主要职责
3.1主管副厂长负责运输设备非日常性维护项目方案及预决算的审批。
3.2安全生产处负责运输设备维修计划的制定。
3.3安全生产处负责监督、检查运输设备的维护工作。
3.4车间负责运输设备的维修。
3.5车间负责运输设备维修的文字记录,并建立相应资料档案。
3.4.4 运输设备的检查
3.4.4.1车间负责运输设备的日常检查。
3.4.4.2对运输设备进行检查,责任到人,填写《运输设备检查记录》。
3.4.4.3汽车的检查内容
1)、检查制动系统是否正常。
2)、检查转向系统是否正常。
3)、检查行走系统是否正常。
3.4.5汽车的维护
1)、行驶7500公里首次维护。
2)、行驶15000公里维护。
3)、行驶30000公里维护。
4)、每两年更换防冻液。
5)、每两年更换制动液。
3.5 排土设备维护计划
3.5.1 目的
为维持和保护排土设备的机械性能和技术状况,以确保排土设备安全运行,延长其工作寿命,结合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3.5.2 适用范围
本计划适用于矿排土设备的维护。
3.5.3.职责
3.5.3.1主管副厂长负责排土设备非日常性维护项目方案及预决算的审批。
3.3.3.2安全生产处负责排土设备维修计划的制定。
3.3.3.3安全生产处负责监督、检查排土设备的维护工作。
3.3.3.4车间负责排土设备的维修。
3.3.3.5车间负责排土设备维修的文字记录,并建立相应资料档案。
3.3.4排土设备 的检查、维护
3.3.4.1推土机各部位的螺栓、螺钉等紧固件是否齐全,有无松动。
3.3.4.2变速箱齿轮啮合是否正常,有无不正常的噪音。
3.3.4.3各油路是否有漏油现象,电线有无破皮及断裂。
3.3.4.4经常保持推土机各部位清洁,机棚、驾驶室内无杂物
3.6电气设备维护计划
3.6.1目的
为维持和保护电气设备的性能,以确保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延长其工作寿命,结合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3.6.2 适用范围
本计划适用矿电气设备的维护。
3.6.3 主要职责
3.6.3.1主管副厂长负责电气设备非日常性维护项目方案及预决算的审批。
3.6.3.2安全生产处负责电气设备维修计划的制定。
3.6.3.3安全生产处负责监督、检查电气设备的维护工作。
3.6.3.4车间负责电气设备的维修。
3.6.3.5车间负责电气设备维修的文字记录,并建立相应资料档案。
3.6.4 电气设备的检查
3.6.4.1车间负责电气设备的日常检查。
3.6.4.2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责任到人,填写《电气设备检查记录》。
3.6.4.3检查内容
1)、检查注油设备油面是否适当,油色是否清晰,有无渗漏。
2)、检查瓷绝缘子有无破碎和放电现象。
3)、检查变压器及电动机的声音、温度是否正常。
4)、检查电力电缆终端盒是否有渗漏油现象。
5)、检查仪表信号指示是否正常,电度表有无停走或倒走现象。
6)、检查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是否正常。
3.6.5 电气设备的维护
3.6.5.1 35KV、6KV架空线
架空线路的电杆、支撑物、安全装置按季巡回检查,如遇大雨、狂风、冰冻等异常气候,更要及时加强检查。
3.6.5.2 380V低压电气设备
1)、主要设备要张贴岗位责任制、原理图和操作规程。
2)、凡空气干燥场地的常用设备要每年检查、清扫、干燥、调整、紧固、摇测一次;不常用的备用设备必须在开动前进行清扫,摇测合格后才投入使用。
3)、处于空气潮湿场所的用电设备,应按月进行清扫、摇测。
4)、低压架空线路、动力电缆每年进行一次巡回检查;照明主干线每半年巡回检查一次;移动电气装置在安装前应全面摇测、检查、紧固、清扫。
5)、安装有固定和常用电气设备的场地,由值班人员或操作工每班对不带电部位进行清扫。
3.7供风设备维护计划
3.7.1 目的
为维持和保护供风设备的机械性能和技术状况,以确保空压机安全、经济运行,延长其工作寿命,结合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3.7.2 适用范围
本计划适用于矿供风设备的维护。
3.7.3 主要职责
3.7.3.1主管副厂长负责供风设备非日常性维护项目方案及预决算的审批。
3.7.3.2安全生产处负责供风设备维修计划的制定。
3.7.3.3安全生产处负责监督、检查供风设备的维护工作。
3.7.3.4车间负责供风设备的维修。
3.7.3.5车间负责供风设备维修的文字记录,并建立相应资料档案。
3.7.4 供风设备的检查
3.7.4.1车间负责供风设备的日常检查。
3.7.4.2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责任到人,填写记录。
3.7.4.3检查内容
1)、电动机振动、温度(含轴承温度)、噪音、电流、电压、功率等是否正常。
2)、空压机振动、噪音、轴承温度与响声等是否正常。
3)、控制柜电流、电压表,显示信号灯是否正常。
3.7.5 供风设备的维护
3.7.5.1每班保养
1)、检查油位。
2)、检查排气温度和排气压力。
3)、检查油、气泄漏情况,若有泄漏应立即检修。
4)、检查报警,发现故障应停车维修。
5)、检查压差数值。
6)、冷凝水排放是否正常。
7)、做好运行记录。
3.7.5.2每周保养
1)、清洁机组外部。
2)、检查空气过滤器滤芯。
3.7.5.3每三个月保养
1)、检查安全阀。
2)、检查冷却器,必要时应清洗。
3)、检查并吹扫空气过滤器滤芯。
3.7.5.4每年保养
1)、检验安全阀。
2)、更换空气过滤器滤芯。
3)、更换油过滤器。
4)、检查弹性联轴器。
5)、更换润滑油(视实际工况而定),补充或更换电动机润滑油脂。
6)、 更换油气分离器滤芯。
3.8仪器仪表维护计划
3.8.1 目的
为维持和保护仪器仪表的性能和状况,确保其精度,延长其使用寿命,结合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3.8.2 适用范围
本计划适用于矿仪器仪表的维护。
3.8.3 主要职责
3.8.3.1主管副厂长负责仪器仪表非日常性维护项目方案及预决算的审批
3.8.3.2安全生产处负责仪器仪表维修计划的制定。
3.8.3.3安全生产处负责监督、检查仪器仪表的维护工作。
3.8.3.4车间负责仪器仪表的维修。
3.8.3.5车间负责仪器仪表维修的文字记录,并建立相应资料档案。
3.8.4仪器仪表的维护
3.8.4.1仪器仪表应存放好,做好防尘、防潮、防锈、避光、防老化工作,定期清理仪器仪表的灰尘。
3.8.4.2精密、贵重仪器要指定专人保管。
3.8.4.3使用前检查仪器的电源及动力源是否匹配、接触或密封良好。
3.8.4.4使用仪器仪表前应进行全面检查,使用后应进行擦洗、校验、维修和复原等维护工作,确保应有的性能和精度,使仪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3.8.4.5严禁擅自拆卸和改造仪器设备,如确需拆卸和改装,经须矿主管副厂长批准,并报安全生产处备案。
3.8.4.6严格按照仪器仪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
3.8.4.7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检测,检测不合格的应及时修理,无修理价值的及时更新
3.9防雷设施维护计划
3.9.1 目的
为维持和保护防雷设施的性能和状况,保证防雷设施安全运行,结合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3.9.2 适用范围
本计划适用于矿防雷设施的维护。
3.9.3 主要职责
3.9.3.1主管副厂长负责防雷设施非日常性维护项目方案及预决算的审批
3.9.3.2安全生产处负责防雷设施维修计划的制定。
3.9.3.3安全生产处负责监督、检查防雷设施的维护工作。
3.9.3.4车间负责防雷设施的维修。
3.9.3.5车间负责防雷设施维修的文字记录,并建立相应资料档案。
3.9.4 防雷设施的检查
3.9.4.1车间负责防雷设施的日常检查。
3.9.4.2对防雷设施进行检查,责任到人。
3.9.4.3检查内容
1)避雷针是否正常;
2)防雷设施接触牢固;
3)接地电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9.4.防雷设施的维护
3.9.4.1车间应防雷设施防腐正常、接触牢固。
3.9.4.2对接地电阻未达到标准要求的应采取措施确保其达标。
3.10照明设施维护计划
3.10.1 目的
为维持和保护照明设施的性能和状况,保证照明设施安全运行,结合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3.10.2 适用范围
本计划适用于矿照明设施的维护。
3.10.3 主要职责
3.10.3.1主管副厂长负责照明设施非日常性维护项目方案及预决算的审批
3.10.3.2安全生产处负责照明设施维修计划的制定。
3.10.3.3安全生产处负责监督、检查照明设施的维护工作。
3.10.3.4车间负责照明设施的维修。
3.10.3.5车间负责照明设施维修的文字记录,并建立相应资料档案。
3.10.4 照明设施的检查
3.10.4.1车间负责照明设施的日常检查。
3.10.4.2对照明设施进行检查,责任到人,填写《照明设施检查记录》。
3.10.4.3检查内容
1)变压器、控制柜运行是否正常。
2)照明线路悬挂是否规范,有无破损,如有应及时处理。
3)照明开关是否灵活有效,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4)照明灯具是否明亮,如有烧毁及时更换。
3.10.5 照明设施的维护
3.10.5.1安全生产处应定期分析照明设施缺陷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不断降低照明设施缺陷的发生率。
3.10.5.2照明供电设施、照明线路、灯具、开关损坏应立即修理、更换。
3.10.5.3照明运行值班人员做好部分照明设施的定时开关、转换工作。
3.10.5.4工作结束离开作业现场时,应关闭照明设施,杜绝长明灯现象,确保照明设施的寿命。
3.11备用设备维护计划
3.11.1 目的
为维持和保护备用设备的机械性能和技术状况,保证备用设备保存完好,能随时投入运行,结合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3.11.2 适用范围
本计划适用于矿备用设备的维护。
3.11.3 主要职责
3.11.3.1主管副厂长负责备用设备非日常性维护项目方案及预决算的审批。
3.11.3.2安全生产处负责备用设备的管理。
3.11.3.3安全生产处负责监督、检查备用设备的维护工作。
3.11.3.4车间负责备用设备的维护。
3.11.3.5车间负责备用设备维护的文字记录,并建立相应资料档案。
3.11.4 备用设备的维护
3.11.4.1备用设备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曝晒、雨淋,防止锈蚀。
3.11.4.2不使用的备用设备应保护好其包装,避免包装破损,保持其完好状态。
3.11.4.3长期不使用的备用设备应防止电动机、电气元件等受潮,用灯泡进行烘烤。
3.11.4.4定期点动已安装的备用设备,检查声音是否异常,确保备用设备状态良好。
3.11.4.5使用备用设备时应进行检查,清洗、除锈,对润滑部位重新涂抹润滑油。对电动机、控制柜进行电气测试,确认是否完好,如有异常及时进行修复。
3.12 设备设施基本资料的建立
3.12.1 设备基本资料的建立。
3.12.1.1 新添置设备安装、试车完后、生产单位依照设备说明书等资料建立设备原始登记表,并将有关说明书、图纸等资料归入设备保养维护档案管理。
3.12.1.2 设备发生改变、更换等异动情形,生产单位按实际异动情形修正资料。
3.12.1.3 设备设施保养维护档案内容应包括:设备重要单元、安装及试车状况、备品件明细、检查基准、润滑基准、 检修记录、设备故障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案。
3.12.2设备设施检查表的制定。
3.12.2.1 设备设施安装试车完成后,生产单位依据设备图纸特性,维护保养说明、操作状况等资料,编制设备设施检查表。
3.12.2.2 设备设施检查表制定完成后,经安全生产处召集生产单位及相关人员讨论后,呈总经理核准公布实施。
3.12.3 设备设施润滑表的制定。
3.12.3.1 生产单位依据现有设备资料、润滑说明、操作状况等制定各设备的润滑部位、使用油脂、检查周期、换油基准、负责人员等资料的“设备设施润滑表”
3.12.3.2设备设施检查表制定完成后,经安全生产处召集生产单位及相关人员讨论后,呈主管副厂长核准公布实施。
3.13设备设施检查保养润滑计划
3.13.1设备、设施年度检查保养润滑计划。 生产单位每年12月份,按照设备设施运转状况,拟定下年度设备设施年定期检修计划,呈主管副厂长核准。
3.13.2设备、设施月检查保养润滑计划。生产单位每月25日前,依据当月份设备设施实际维修状况,备品零件情况拟定下月份设备设施月检查保养计划,,呈主管副厂长核准。
3.14设备设施检查保养、润滑作业实施
3.14.1设备设施日常检查保养润滑。 生产单位依据设备设施检修计划和设备设施润滑计划的规定内容执行日常保养、润滑作业。
3.14.1.1日常检查保养润滑人员指派。设备设施操作人员为日常检查保养润滑人员,生产单位负责人可依工作情况指派有关人员协助。
3.14.2 日常检查保养润滑的执行。
1)每班检修润滑人员,应纳入各级设备自主检查项目中,逐项检查。
2)每日检修润滑人员,由当日早班值班长上班时逐项检查。
3)每周检修润滑人员,由生产单位指派专人完成后逐项检查。
4)检查人员要将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并填写记录。
3.15定期停机检修
生产单位除拟订“设备设施月检查保养计划表”及“设备设施月润滑计划表”外,还要进行定期停机检修工作,并召集设备设施相关部门负责人讨论停机检修的作法及人员配置。
3.16 故障排除
3.16.1 异常反应。设备设施发生污损、异声、漏油(电)造成作业不良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进行检查和处理,并向当班值班长汇报,无法处理时,值班长要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要迅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3.16.2 矿内维修
3.16.2.1 生产单位维修负责人应在每日上班时,要根据当日的生产维修工作和定期保养计划要求,合理安排维修人员进行当日生产的维修作业的同时,分派维修人员进行定期检修、保养工作。
3.16.2.2 生产单位维修人员对设备设施进行了较大的维修和定期维修保养完工后,要填写记录。
3.16.3 定期检测。特种设备设施检测由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每年定期进行一次检查和检测。
4 附则
6.1本计划由安全生产处负责解释;
6.2本计划自下发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