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治日报》调查发现,各种App存在着以“免费试用”为名的诸多陷阱。一些App在提供免费试用活动时,往往在字体小、位置隐蔽的地方标注着“到期自动续费”,或者干脆不提醒用户,从而使用户在试用期结束后不知情地被扣费。有的App甚至会在试用期还没结束就直接扣费,完全无视消费者选择是否继续使用。这样的商业手段既缺乏透明度,又容易误导消费者,终日致使消费者感到无奈和郁闷。
对于这一问题,一些受访专家表示,应该加强对App支付环节的日常监管,并完善企业自律与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自动续费的透明度原则和规范体系。首先,打击虚假宣传行为,明确规定商家在提供免费试用期服务时,必须履行的各项义务。其次,应对App运营商进行加强监管,对违规行为进行制裁,同时加强在线纠纷解决渠道的建设,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消费者也需要提高对App宣传的警惕性,仔细阅读相关服务条款和支付规则,充分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如果遇到类似问题,要及时与App客服联系,保留相关证据,并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和举报,维护自己的权益和识别欺诈。

从根本上讲,解决App“免费试用”欺诈问题需要相关部门、企业自身和消费者之间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建立起更加规范、透明的市场环境,才能保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推动App行业的健康发展。当然,我们也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好的监管措施和技术手段能够有效防范和打击各类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让人们能够更加安心地使用手机应用程序,享受便捷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