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投递了天津市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的技术序列岗位,所在部门为星际公司。目前完成了一面与后续沟通,在这里记录一下一面与沟通的经历。
在秋招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是一股脑all in互联网的;但是随后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天真哈哈哈哈。所以后来进入10月份,就跟着主要投递国企和事业单位的朋友,投递了一些国企,以及规划院、测绘局、设计院等地方国企单位。其中,这一次面试也是秋招中,第一个面试的地方国企单位。同时,这一次的面试在一面结束后2周,就收到通知,没有通过;但是随后又是2周,收到通知说新增加了岗位的名额,进行一个简短的沟通后就可以推进入职相关的流程,所以相当于是被捞起来了;这样看来,本次也可以算作一次Offer面经了。
这一次面试的岗位虽然也是计算机开发的方向,但是一面中面试官问的开发内容也不是很多,对计算机的理论知识挖掘并不要求很深刻,依然是从实习经历、项目经历入手的;此外,可以感受到面试官应该是来自不同的部门,所以每一位面试官老师对于同一个项目中的内容,在感兴趣的地方、提问的侧重点等方面,都有着比较明显的不同。同时,因为虽然是软件开发岗位,但是毕竟是测绘类的单位,所以面试官们整体还是对GIS基础、RS基础,以及一些与地理学、空间分析等相关的理论知识、算法等,提问更多一些。

此外,后来被捞起来后,又和HR有一个简短的沟通,为了方便我们这里就将其称作二面吧。二面中面试官提问的内容就很少了,问了个人当前Offer情况与意向薪资等,主要还是详细介绍了岗位、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实可以感受到,负责对接的HR真的很负责、很用心——无论是前期的一面,还是后来沟通时的二面,这一位HR都很亲切、很客气地和面试人交流。
1 一面
面试情况

提问问题
你的职业规划如何,有什么样的就业打算?研究生阶段有什么实习经历?这些实习经历中有什么和GIS开发有关的内容?实习经历中,后端研发的实习主要是做什么的,用到哪些编程内容?其中是否涉及到算法等内容?在校期间涉及的项目中,数据处理都有哪些具体的内容,具体是怎么实现的?就一个具体的项目展开来讲讲?在校期间的遥感数据分析项目中,如何将遥感影像数据转为列表数据,用到哪些代码或者模块?遥感处理的算法是否用到卷积神经网络、随机森林或者SVM这些方法?卷积算法与只考虑单个像元的算法,其各自大致是怎么实现的?各自的使用场景、优势劣势如何?地理探测器用到了什么算法,是怎么实现的?这种方法和随机森林等算法你认为区别在哪里?在校期间的遥感数据分析项目是不是自己一个人来做的?算法题目
无。面试结束反问
无。反馈情况
约2周后,收到通知,未通过。约4周后,收到通知,申请到了额外的岗位名额,沟通后若有意入职则可以推进后续流程。2 二面面试情况
下午14:30开始,持续15分钟左右。电话沟通,1位面试官,为公司HR;面试官很和蔼。首先介绍公司、岗位情况与福利待遇等,10分钟;提问5分钟。提问问题
当前都有哪些Offer?你最有意向的是哪一个?拒绝的2个Offer大致是什么公司?待遇情况如何?为什么拒绝?华为意向当前的进度如何?你的意向薪资如何?是哪里人?对于就业城市有什么倾向?为什么想来天津?对于在天津发展有什么想法?个人更希望到私企还是国企?算法题目
无。面试反问
岗位的福利待遇如何?岗位后续的晋升空间如何?大概什么时候需要明确、上报意向?后续Offer流程有哪些?反馈情况
沟通完毕后当场协商,不再进行后续流程。至此,大功告成。
欢迎关注:疯狂学习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