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爱链网 » 数据分析师技能面试必备知识点(概率数据方案新闻广告)「数据分析面试概率题」

数据分析师技能面试必备知识点(概率数据方案新闻广告)「数据分析面试概率题」

乖囧猫 2024-07-23 21:50:06 爱链网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假设在某个app里面,有很多工作人员检查是不是属于虚假,所有真实率到达了98%,工作人员在检验一个真实的把它检验为一个虚假的的概率为2%,而一个虚假的被检验为真实的的概率为5%。
那么,一个被检验为真实的确实是真实的的概率是多大?()

A. 0.9991 B. 0.9999 C. 0.9855 D. 0.96

答案解析:B

数据分析师技能面试必备知识点(概率数据方案新闻广告) 数据分析师技能面试必备知识点(概率数据方案新闻广告) 爱链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假设一个真实的被检验为虚假的概率是 P(F|T) = 2%。
一个虚假的被检验为真实的概率是 P(T|F) = 5%。
所有的真实率是 P(T) = 98%,所以虚假的的概率是 P(F) = 2%。
要找的是一个被检验为真实的确实是真实的的概率,即 P(T|T_test),使用贝叶斯公式,可以表示为:P(T|T_test) = [P(T_test|T) × P(T)] / P(T_test)。
其中,P(T_test) 是被检验为真实的总概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计算:P(T_test) = P(T_test|T) × P(T) + P(T_test|F) × P(F)计算结果为:一个被检验为真实的确实是真实的的概率是 99.9%。

面试题2:概率论

数据分析师技能面试必备知识点(概率数据方案新闻广告) 数据分析师技能面试必备知识点(概率数据方案新闻广告) 爱链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4个电阻A、B、C和D,每个元件正常工作的概率是p,(0<p<1),电路连接情况为A和B并联,C和D并联,两组并联后又串联在一起,那么系统正常工作的概率是多少?()

A. (1-p^2)^2 B. 1-p^2 C. p^4 D. (1-p)^2

答案解析:C

假设每个元件正常工作的概率是 p,那么不正常工作的概率是 1-p。
根据题目,我们可以建立以下模型:A和B并联,所以它们都正常工作的概率是 p × p = p^2。
C和D并联,所以它们都正常工作的概率也是 p × p = p^2。
A和B并联后与C和D并联后的电路串联,所以整个系统正常工作的概率是 p^2 × p^2 = p^4。

二、EXCEL数据分析

面试题1:EXCEL操作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 单击行号即可选定整行单元格B. 若要选定几个相邻的行或列,可选定第一行或第一列,然后按住Shift键再选中最后一行或列C. 可以使用拖动鼠标的方法来选中多列或多行D. Excel 2003不能同时选定几个不连续的单元格

答案解析:D

在Excel2003中,可以使用Ctrl键来同时选择多个不连续的单元格。
所以选项D是不正确。

面试题2:SUM函数

函数SUM(A1:A4)等价于( )

A. SUM(A1A4)B. SUM(A1+A4)C. SUM(A1/A4)D. SUM(A1+A2+A3+A4)

答案解析:D

在SUM函数用于计算指定单元格范围内的所有数值的总和。
在这个例子中,单元格A1到A4的值分别为某个数值,所以SUM(A1:A4)的值为A1+A2+A3+A4。
因此,正确答案是D。

三、SQL数据分析

面试题1:round函数

round(8.4%4, 2) = ()

A. 8.40 B. 0.4 C. 0.40 D. 8.4

问题解析:C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round函数的两个参数:第一个是待四舍五入的数值,第二个是保留的小数位数。
在本题中,round(8.4%4, 2)的第一个参数是8.4%4,计算得到的结果是0.4(因为8.4除以4的余数是0.4)。
而第二个参数是2,表示我们希望保留两位小数。
因此,round(8.4%4, 2)的结果应该是0.40。

面试题2:SELECT执行顺序

SELECT username, count(username) FROM user_name WHERE usemname>10 GROUP BY usemame HAVING ORDER BY usemame,其执行的顺序应该为()

A. FROM->WHERE->GROUP BY->HAVING->SELECT->ORDER BYB. FROM->GROUP BY->WHERE->HAVING->SELECT->ORDER BYC. FROM->WHERE->GROUP BY->HAVING->ORDER BY->SELECTD. FROM->WHERE->ORDER BY->GROUP BY->HAVING->SELECT

问题解析:A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每个关键字在SQL查询中的功能及其执行顺序。

FROM:这个关键字指定了查询的数据源。
它必须在查询的第一部分进行声明。
WHERE:此关键字用于过滤结果集,只选取满足特定条件的记录。
GROUP BY:此关键字用于将结果集按照一个或多个列进行分组。
HAVING:此关键字用于过滤分组后的结果集。
在GROUP BY之后,HAVING可以用来过滤那些不满足条件的分组。
SELECT:此关键字用于声明我们希望在结果集中看到的列。
ORDER BY:此关键字用于对结果集进行排序。

根据上述解释,给定的查询SELECT username, count(username) FROM user_name WHERE usemname>10 GROUP BY usemame HAVING ORDER BY usemame的执行顺序应该是:首先,从user_name表中选择数据(FROM)。
然后,根据usemname > 10的条件过滤数据(WHERE)。
接着,按照usemname进行分组(GROUP BY)。
之后,使用HAVING关键字过滤分组后的数据。
然后,选择我们希望在结果集中看到的列,即username和count(username)(SELECT)。
最后,使用ORDER BY usemame对结果进行排序(ORDER BY)。

因此,正确的执行顺序应该是:FROM->WHERE->GROUP BY->HAVING->SELECT->ORDER BY。

四、Python数据分析

面试题1:Python实现斐波那契数列

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索引为15的数;(索引从0开始数)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又称黄金分割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0、1、1、2、3、5、8、13、21、34、……。

答案解析:610

在Python中,定义一个fibonacci函数通过迭代计算斐波那契数列中第n个位置的数。
在每次迭代中,函数更新a和b的值,使其变为下一个斐波那契数。
最后,函数返回第n个斐波那契数。

def fibonacci(n): a, b = 0, 1 for _ in range(n): a, b = b, a + b return a # 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索引为15的数 print(fibonacci(15))

面试题2:Python实现球自由落下算法

一球从100米高度自由落下,每次落地后反跳回原高度的一半;再落下,求它在第10次落地时,共经过多少米?答案保留整数部分(format);答案解析:在第10次落地时,球共经过了249米。

该程序首先定义了一个函数calculate_distance,它接受一个参数n,表示球落地的次数。
然后,它初始化球的高度为100米,总距离为0米。
接着,它使用一个for循环来模拟球的落下和反弹过程。
在每次循环中,它首先把当前高度加到总距离上,然后检查是否是第一次落下,如果不是,那么还需要加上反弹的距离(即当前高度的一半)。
最后,它更新球的高度为反弹高度的一半,然后进入下一次循环。
当循环结束后,函数返回总距离。

def calculate_distance(n): height = 100 # 初始高度 total_distance = 0 # 总距离 for i in range(n): # 球落下的距离 total_distance += height # 如果球不是第一次落下,那么还需要加上反弹的距离 if i != 0: total_distance += height / 2 # 更新高度为反弹高度的一半 height /= 2 return total_distance distance = calculate_distance(10) print("在第10次落地时,球共经过了 {} 米。
".format(int(distance)))
五、数据分析思维

面试题1:CPM

CPM (Cost Per Mile)千次曝光成本,在互联网广告中常用来衡量广告主的投放费用成本。
某次广告投放完成后,获取了部分数据: 1)获得200万次广告曝光; 2)广告点击率为0.8%; 3)每个点击的单价为1.875元 那么该广告主的千次曝光成本是( )元。

A. 15 B. 0.015 C. 7.5 D. 0.075答案解析:A

在互联网广告中,千次曝光成本(CPM)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于衡量广告主的投放费用成本。
广告主在广告投放过程中,会获得一系列数据,其中包括广告的曝光次数、点击率和每次点击的单价。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广告主计算CPM,从而评估广告投放的效果和成本效益。
根据已知条件,我们可以计算广告主的千次曝光成本。
首先,广告的总点击次数是200万次曝光 × 0.8% = 1.6万次。
然后,广告的总费用是1.6万次点击 × 1.875元/点击 = 3万元。
最后,千次曝光成本(CPM)是总费用 / 总曝光次数 × 1000 = 3万元 / 200万次 × 1000 = 15元。

面试题2:方案对比

某公司薪酬HR向某员工提供了2个加薪方案,第一种方案是12个月后,在当前20万元年薪基础上,每年提高2万元薪酬。
第二种方案是6个月后在当前20万年薪基础上,每半年比上个半年薪酬提高5000元薪酬。
下列选项中( )为错误的。

A. 选择第二种方案将会在第一年内就能得到涨薪。
B. 假设将全部收入做理财,年利率8%的情况下,3年内,第二种方案优于第一种。
C. 在36个月内,第二种方案总收入比第一种方案多5000元。
D. 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第二种方案在6年内优于第一种。

答案解析:C

已知薪酬方案如下:第一种方案:12个月后,在当前20万元年薪基础上,每年提高2万元薪酬。
第二种方案:6个月后在当前20万年薪基础上,每半年比上个半年薪酬提高5000元薪酬。

计算各方案3年内的总收入:第一种方案:20万 + 22万 + 24万 = 66万第二种方案:前6个月为20万,后6个月为20.5万(与第一种方案相同),第二年的前6个月为21万,后6个月为21.5万,第三年的前6个月为22万,后6个月为22.5万。
总计:(20+20.5+21+21.5+22+22.5) = 137万。

C选项“在36个月内,第二种方案总收入比第一种方案多5000元”是错误的。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面试问题,你将能够更好地准备数据分析师的面试。
希望这些面试题能帮助你在面试中展现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成功获得心仪的职位,如果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在评论区留言,解决你的面试问题。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