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爱链网 » 收集用户数据(英特尔用户收集数据显卡)

收集用户数据(英特尔用户收集数据显卡)

神尊大人 2024-07-24 00:52:41 爱链网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2022年10月,英特尔高调地发布了数款ARC系列显卡,其高端型号ARC A770直接对标竞争对手英伟达的GeForce RTX 3060,经实测,其实际性能还要略高一点,英特尔对此寄予厚望。

现在过去快一年了,总体来看,其整体表现还是很“稳”的,没有出现严重的翻车。

最初上市时出了一点小风波,有用户质疑通过第三方硬件软件检测,所得到的某些显卡参数与英特尔官方的宣传不符,被质疑造假、虚假宣传等等。
不过英特尔表示这是由驱动程序显示错误造成的,后来发布了新版本驱动程序,这个问题已经不复存在,平息了质疑。

收集用户数据(英特尔用户收集数据显卡) 收集用户数据(英特尔用户收集数据显卡) 爱链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之后英特尔方面一直在完善驱动,把最初容量为1GB多的驱动程序精简、压缩到了几百兆,而且最近还有坊间传闻称,英特尔发布的新版驱动将该系列显卡在Linux系统中的性能提高了15%。

总的来说,该系列显卡虽然在性能方面距离英伟达和AMD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基本上是站住脚了。
客观来说,目前英特尔在独立显卡市场深耕的目标还谈不上成功,但是绝对没有失败,其决心和诚意还是很足的,是值得肯定的。

收集用户数据(英特尔用户收集数据显卡) 收集用户数据(英特尔用户收集数据显卡) 爱链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不过,关于英特尔的独显,

那么到底是什么事情呢?英特尔最近为其独显发布了一个BETA版驱动程序,内置了一项“计算改进计划”的功能,英特尔官方英文名称为“Compute Improvement Program”,简称“CIP”,参阅图二。

那么,这项“计算改进计划”功能是起什么作用的呢?简单来说,就是用来收集用户个人数据的,——这就稍微有点“敏感”了。

具体收集用户的个人数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用户的网站访问信息,二、用户如何使用电脑,三、用户计算机的系统信息,四、用户计算机的周边设备。

“用户的网站访问信息”主要是指用户访问的网站(包括社交媒体、个人理财或等网站)的类型、访问时间和频率。
但是未经用户的明确许可,英特尔不会收集具体的网址、网页标题或用户特定内容。

“用户如何使用电脑”主要是指收集用户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使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比如英特尔的显卡驱动管理工具,但不会收集任何应用程序的内容本身和具体的用户操作,比如键盘输入等。
此外,还包括用户通常使用多少内存,笔记本电脑的平均续航时间等等。

“用户计算机的系统信息”,主要是指用户计算机的各种软硬件配置,包括但不限于:电脑的设备制造商、CPU型号、内存和显示设置、操作系统版本号、各种应用软件的版本号、区域和语言设置、区域位置和时区设置等等。

“用户计算机的周边设备”主要是指各种通过USB接口(或者其它连接方式)连接到电脑的设备,比如,在局域网中和用户计算机通信的设备、智能电视,以及视频流设备的信息。

需要强调的是,这项“计算改进计划”功能是可选的,用户安装新版驱动程序时,这项功能默认是选中的,但是用户可以在自定义安装模式下取消,即使是安装完成之后,这项功能也是可以单独删除卸载的。

如果“计算改进计划”功能经用户授权成功安装,会在用户计算机的控制面板上生成一个对应的图标,用户也可以点击这个图标进行更多的细节设置,或者点击拒绝,以退出该项目,停止数据收集。

英特尔表示,所收集的数据不包括任何由用户创建或查看的具体内容,也不包括任何可用于直接识别用户的个人信息,比如姓名、电子邮件地址、IP 地址或MAC地址等。

从用户的电脑中收集的数据在被上传到安全云环境之前,会暂时存储在用户的电脑上,收集到的数据与存储在用户的设备上随机生成的唯一标识符 (GUID) 相关联。

数据保留最多七年时间,英特尔将会采取各种措施降低任何保存超过三年的数据可追溯到某台特定计算机的风险,并防止这些数据被非法访问,不被篡改、披露或销毁。

平心而论,这种事情并不新鲜,微软、英伟达和AMD等软硬件公司有类似的项目,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有的叫“产品改进计划”、有的叫“用户改进计划”等等。
其性质都一样,都是要求用户授权,收集上传用户数据,以帮助改进产品。

但是,当英特尔现在也开始这么做的时候,不兔还是让人心生隐忧,因为这样下去,各种软硬件厂商收集用户数据可能会形成一个无法逆转的趋势。
但是,谁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证被收集的数据绝对安全,收集的厂商越多,泄露的风险就越大。

目前,英特尔只是在BETA版驱动程序中内置“计算改进计划”这项功能,什么时候会在正式版本中全面推广还没有明确的消息。
如果你是英特尔显卡的用户,在未来收到新版驱动程序更新推送的时候,如果发现确实内置,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审慎评估是否参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