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软件开发 » 是怎样一种体验?(热带雨林项目勘探是怎样体验)「热带雨林探险环境」

是怎样一种体验?(热带雨林项目勘探是怎样体验)「热带雨林探险环境」

乖囧猫 2024-07-24 04:27:18 软件开发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秘鲁,亚马逊河流的发源之地。
在繁茂而神秘的热带雨林深处,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探险者”,他们是来自东方物探的勘探队员。

开炮即高效

当地时间8月12日,秘鲁东南部亚马逊雨林深处,随着爆炸机电台收到仪器发出的指令,承担中油国际秘鲁公司58区项目的国际勘探事业部厄瓜多尔项目部8625队完成了该区块的第一炮采集。

是怎样一种体验?(热带雨林项目勘探是怎样体验) 是怎样一种体验?(热带雨林项目勘探是怎样体验) 软件开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项目采集不仅比原计划提前5天,而且采集日效为施工计划的112%,实现了开炮即高效。

秘鲁58区项目是中油国际秘鲁公司为进一步落实58区块东北部区域构造而进行的二维勘探部署。
项目工区位于亚马逊河流域西南部上游发源地,为典型的热带雨林山地地形,工区内山高林密、沟壑纵横。

是怎样一种体验?(热带雨林项目勘探是怎样体验) 是怎样一种体验?(热带雨林项目勘探是怎样体验) 软件开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亚马逊热带雨林深处勘探施工,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工区内常年多雨,气候潮湿,项目人员不仅要处理好与当地土著居民的关系,还要预防蚊虫叮咬和各种热带病的感染。

由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项目人员、设备物资运输全部依托河流和直升机。

“项目工区地处热带雨林深处不通陆路,后勤战线补给长,距离支持点普卡尔帕市有800公里的水路。
我们的施工人员坐快艇到达营地,最快也需要3天。
6吨货船需要5天,50吨以上大型平板船需要7-10天才能到达营地。
”8625队HSE监督张乐介绍说。

项目采集中,8625队使用两架直升机支持,但是直升机只能每隔480米吊装24道采集设备投放到测线,剩下的工作全部靠人工完成。

热带雨林中空气潮热,地形起伏大,有断崖,有河流,这些对项目采集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员工从主营地到野外全部是直升机。
每人需要背负2根大线或2串检波器,平均超过了20公斤。
在密林中负重行进,对人的体力要求非常高。

8625队采集组长魏麦忠感叹道,“施工人员每天往返于测线和野外营地需要8-10个小时。
地形稍好的情况下,一个放线组每天也只能完成100道测线铺设,每天最少6-8个小时。
遇到更复杂的地形时,一个组一天最多才能完成48道测线的铺设。

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8625队全力攻坚,实现了测量、钻井、小折射的提前完工,并且完成了43个野外营地、55个停机坪和369个吊装点的建设,为项目的高效采集打下了良好基础。

特殊的项目启动

如果说,项目启动后8625队员工经历的是热带雨林中的各种“探险”,那么项目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又是另一种体验。

“58区项目是公司在2015年和2018年优质高效完成两期施工基础上,于2019年第三次中标该区块二维项目。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项目暂停施工,直到今年3月,在前期只有两名中方人员的情况下,这个项目又重新启动。
”厄瓜多尔项目副经理马德才介绍说。

“我和马经理是第一批赶赴秘鲁项目的,2020年12月14日,我们到达利马。
那时的利马,简直是谈疫色变。

提起最初到秘鲁做前期准备工作时的情景,8625队长赵延超记忆犹新。

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秘鲁政府每隔15天就会更新一次防疫政策,延长国家紧急状态,国际航班熔断,每家每户每天只允许一人出门采购,晚上实行宵禁,周末禁足,私家车禁止出行......

这给项目的启动准备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前期启动时,我们安装了各种会议视频软件,全部靠网络、电话、邮件交流沟通。
先通过电话联系以前的雇员,再由雇员找雇员的方式,1人,2人,3人……逐步扩大。
后来,又通过雇员拍视频等方式建立了临时支撑点,以此为中心,营地建设、施工准备等各项工作逐步展开。
”马德才回忆说。

就这样,在这种疫情特殊环境下,项目组通过远程沟通方式,完成了直升机分包商、物资供应商的选择与合同签订,以及工人招聘等所有前期工作。

这次特殊的项目启动筹备,不仅实现了与项目准备计划的进度吻合,而且培养出了一支忠诚担当的当地雇员队伍,确保了野外生产的如期开展。

2021年3月1日,项目人员设与备开始动迁。

3月29日,第二批6名中方骨干到达利马。
隔离14天后进驻主营地时,项目启动所有准备工作全部就绪。

4月15日,先遣营地组按正式开工上线。

4月19日,第三批4名中方员工到达。

5月24日,第四批2名中方员工到达。

防疫生产两不误

截至当地时间8月16日,58区项目已经连续5天保持高效生产,施工效率比原计划明显提高,完成施工总量的17.1%。

项目启动以来, 58区项目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储备应急防疫物资,加强员工流动管理,严格执行隔离、抗体和核酸检测等制度,推进联防联控管理等一系列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防控措施。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员招工隔离需要20天时间才能到达工区,如何保证项目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成为重中之重。

8625队采取“7+7隔离模式”,雇员抵达主营地后集中隔离、培训,第5次抗体检测合格后开始上岗作业,最大限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同时,改变以往大规模施工作业模式,尽可能压缩野外作业班组,从测量、钻井到采集,按施工顺序对当地雇员进行转岗培训,符合上岗要求后循环使用。

“我们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测量施工结束后,工人转岗再培训,进入钻井施工,然后再转岗采集,这样,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保证了隔离效果,后勤支持压力也大大降低。

马德才介绍说。

按照“两超前、两精准”方针,8625队超前部署、超前谋划、精准调度、精准施策,积极协调解决项目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强化人员保障、强化资金保障和强化后勤保障,优化施工组织,制定专项用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确保了项目的安全运行。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8625队编写了58区二维地震采集项目质量计划,并在此基础上成立质量管理委员会,强化培训,加强野外监督检查,减少质量隐患。

“所有野外营地组配备SPOT(实时定位系统),小营地均配备SSB短波电台,工区架设3座60米高的电台中继塔,覆盖整个工区,保障了信息及时沟通。

8625队长赵延超介绍说。

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生产经营并重。
一系列措施的有效落实,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来源:河北国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