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脚本文章 » 上级领导是介入呢?还是让主管自己解决?(上级介入项目下属解决)

上级领导是介入呢?还是让主管自己解决?(上级介入项目下属解决)

雨夜梧桐 2024-07-23 19:53:08 脚本文章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果见案例库

根据「管理全景图」汇总相关模块案例。

内容来自小酒馆、小茶馆、小咖馆和小饭馆内,群友们真诚热情的讨论。

上级领导是介入呢?还是让主管自己解决?(上级介入项目下属解决) 上级领导是介入呢?还是让主管自己解决?(上级介入项目下属解决) 脚本文章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欢迎在管理之路上徜徉的你加入管理社群,分享交流管理相关的话题(文末扫码加入)。

案例详情

上级领导是介入呢?还是让主管自己解决?(上级介入项目下属解决) 上级领导是介入呢?还是让主管自己解决?(上级介入项目下属解决) 脚本文章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问题

我有个问题:如果有一个项目有风险了,上级领导是介入呢?还是不介入让主管自己解决?

介入可能会让主管觉得不信任,不能成长;不介入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损失。
这个是不是根据损失的大小权衡来决定介入不介入?

比如我们的一个主管,她负责的一个项目,延期风险很大。
是应该自己扛着?还是主动找上级协调资源或者其他解决方案?

但是感觉上级知道后,没有要处理的意思呢?真没读懂上级的意思。

群友互动

@亮亮

是你负责的项目最好自己解决,可以寻求他的帮助。

项目的重要等级、问题的难易、自己能否兜底。
那个摊子假如砍掉会有很大影响?

群友互动

@Paullin

看问题的危险程度 + 你想重点培养下属哪些能力。

如果是高风险,下属没有识别出来,或者识别出来但没有能力、资源解决。
你肯定要介入。

如果是低风险的问题,而且你确定出了问题你有信心兜底,不妨让下属去犯错,然后和 Ta 一起 Review。

上级知不知道这个事情?知道了觉得严不严重?还是觉得这个应该是项目负责人自己去填坑的?

全景图分析

诊断

我们重新梳理下这个案例哈。
案例中的管理者是遇到了这样一个场景:

TA 看到一个管理者的项目遇到了风险。
于是带入思考了一个问题。

1)主管自己应该主动汇报上级,还是自己扛着?

2)主管的上级,是否应该主动的介入?

那我们接下来也从这两个角度去分析看看。

应对思路

向上沟通

做技术成长起来的管理者,很容易有这样的想法:上级招我们来是解决问题的,而不是来给上级制造问题的!
所以当遇到一些困难,比如线上问题、项目风险后,总是想自己先处理好后,再跟上级同步一下。
又或者到了最后 DDL 不得不告知必须要延期了。

我们鼓励管理者不管是项目风险(当然马上就能被解决掉的,大家自然就不用纠结同步与否了)还是线上紧急问题,第一时间与上级同步。
这样处理,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1)如果是重点项目或者线上紧急问题,上级应有知情权。
否则当他变成最后一个知道的人时,已经处于非常被动的情况了。
想象一下你的上级被他的上级问到这个问题,结果一问三不知。

2)上级比你了解更多的信息。
因为角色不同,他在事务的重要紧急判断上,可能与我们有不一样结果。
此外,可能他甚至有相关的经验给予一些快速解决的指导方案。
比如说一个我们认为非修不可的线上问题,当上级知道后,评估在有限的资源下,保住现有项目进度更为重要,所以可以先不修复。

当然会有管理者有这样的顾虑,如果上级问我什么原因、影响有多大、修复要多久,我都答不上来不是很尴尬。
如果你已经有一些判断和初步想法了,当然同步时一起说是最好的。
如果像临时的线上紧急问题,我们可以这样说:现在线上出现了一个 xxx 问题,暂时还不知道原因和影响。
xxx(成员)已经在定位排查,稍后有进一步的进展再同步给你。

以上是针对项目出现严重延期风险时,是否要主动告知上级。
我们的建议是需要,且带上你的预防可选方案一起去沟通。

向下沟通

我们再来看下作为上级,当我们知道一个项目出现风险后,要不要主动介入呢?

这主要看我们让下属负责这件事情的时候,初衷是什么。
而且即使介入,也是有不同的方式方法的。

第一种可能,这本来就是下属的职责范畴。
对方且主动与我说明了风险和可能性的方案。
我听了之后,根据经验判断可行。
那么根据双方达成一致的方案执行即可。
如果是对目标达成非常重要的核心项目,还会与下属定一个周期较短的定期同步策略。
不管是日报、站会、邮件、主动找你等,都是可以的。
让你可以关注到项目的进展情况。

虽然是下属的职责范畴,但你从其他渠道了解到了项目出现了风险。
那么需要解决下下属主动汇报的问题,了解他是不觉得有风险,还是只是觉得无需告诉你。
看看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针对性的沟通解决一下。

这第一种情况,作为上级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介入,非必要情况,我们不要越俎代庖,帮对方思考方案、给予资源。
因为既然是对方的职责,那么最了解情况和知道需要什么的应该是下属自己。
对于这个项目整体内部情况,他是比我们作为上级更加清楚的人。
可以在我们明确的目标下,给出更合理方案的人。

之所以说非必要情况,是说我们不能死板的认为下属该承担起他的责任,所以袖手旁观。
当明显发现对方的能力已经扛不住了,能力的成长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知道自己越俎代庖之后会带来什么问题的前提下,可以去帮忙。
这里强调的是,我们不认为去插手下属的工作是对的。

第二种情况是授权。
也就是下属本身不负责这个项目,我出于一些原因将项目交给了他。
这里的原因就将授权分为了主动授权和被动授权。

我们要审视自己想在此次授权中收获什么,是想把某件事做出来,还是想把人带出来。
明确初衷,是为了避免「什么都想要」这种心理导致决策标准模糊。
这样当遇到了项目风险时,我们就知道,要放手还是介入了。

更多内容可查阅图书《知行:技术人的管理之路》。

期待你的案例分享!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