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公司坚持以党的建设统揽全局,保持战略定力,科学谋划、全面统筹,推动公司在规划引领、试验示范、产业布局等方面破局开篇,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重引领,强化“根本点”,全力抓实党的建设。一是坚决扛起国企党建政治责任,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议,举办学习读书班,党员领导成员领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部分章节内容,发放专题学习书籍300余册。二是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政治核心作用,编制完成2023年党建工作要点、“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实施办法、党委议事规则以及党委研究讨论研究决定事项清单、“第一议题”学习制度等相关制度,认真履行“三重一大”事项党委前置研究程序,将党的建设内嵌到公司法人治理之中,保障公司科学稳定运行。三是加强组织建设,根据党员结构,设置两个直属党支部和运力公司党支部,确保党的基层组织全覆盖。制定了“三会一课”、党费收缴和管理办法等有关制度。四是结合氢能产业特点,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了构建“党建红——打造企业发展红色引擎、产业绿——打造氢能产业全链条、活力蓝——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党建品牌的工作构想,不断拓展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经营管理深度融合。五是注册了微信公众号,创办了《陕氢动态》简报,筹划编辑半年刊《陕西氢能》,启动门户网站建设,初步形成“一刊、一报、一网、一平台”舆论宣传矩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举办企业文化建设培训讲座,打造有品牌、有品质、有品位、有品格的企业文化;委托中智咨询公司开展企业形象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已形成公司视觉识别系统大纲初稿。六是健全纪检监察工作机制,制定了2023年纪检监察工作要点、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清单,明确了主体责任和监督工作“责任田”。有序开展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工作,认真学习学习资料,及时填报自查清单、明确整改措施,定期上报工作进展情况,撰写心得体会。在党委会、董事长专题会上,对“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权力运行关键点、内部管理薄弱点、问题易发风险点等进行日常监督。守好重要节点,春节、五一等节假日进行廉洁提醒。全程参与公司第一批员工市场化招聘工作,严格员工选聘程序,2人因背景调查存疑,按程序放弃聘用。积极开展警示教育,全体干部职工集体观看中陕核工业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斌成严重违纪违法警示录,筑牢思想堤坝和拒腐防变防线。
(二)谋战略,锚定“发力点”,高效推动规划编制。紧盯年度工作目标,下硬茬、抓执行、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激发公司上下显身手、比作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形成了“1+9”规划体系,规划体系中的“1”:公司《产业发展规划》已具备评审条件。其他9项专项规划:完成了《陕西氢能(榆林)高端装备产业园总体发展规划》《5GW国家级工业绿氢示范基地规划研究》评审,近期在陕西氢能创新大会发布;《榆林工业副产氢基地建设规划》《陕西氢走廊暨加氢站建设规划》《陕西氢能研究院建设规划》《陕西氢能运力平台运营规划》《陕西氢能计量检测标准体系建设规划》《陕西氢能产业基金规划》《在榆林高新区建设氢能源绿色综合体项目规划》等7项规划编制工作按期推进,同时配合申报榆林市为国家氢能示范城市。二是启动工业副产氢提纯项目,编制完成《2万吨/年乙烷制乙烯副产气制氢项目建议书》;正在编制靖边炼油厂尾气提氢、榆林麻黄梁工业园区兰炭尾气制氢、榆林锦界工业园区兰炭尾气制氢、榆林柠条塔工业园区兰炭尾气制氢、榆神园区石脑油制芳烃副产气提氢项目建议书。三是规划在榆林高新区建设氢能源绿色综合体项目,为综合功能区、大数据中心及氢能产业服务中心等为一体的办公场所,打造运营陕西省氢能运营平台、数字化管理中心、氢能技术引进、标准化体系建设等系统平台。

(三)强合作,紧盯“突破点”,加速完善产业布局。积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探索搭建氢能重卡运力场景,寻求产业链上、中、下游意向合作,与25家潜在合作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从股权、技术、投资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一是开展运力场景搭建。举行了运力场景投运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注册成立了氢能运力公司,首批20辆氢能重卡成功发车,已完成运力公司营运手续、车辆营运证等手续办理,积极搭建氢能智能云服务平台,购置撬装式加氢站1台保障用氢需求,积极开展榆阳区、横山区、高新区、神木市及所辖三个园区(清水、柠条塔、锦界)规划建设的加氢站申报工作。二是着力各类氢源获取。拟与华秦新能源科技公司共同使用兰石化榆林公司化工副产氢;投资约4.9亿元规划建设示范碱性电解水制氢、碟式光热裂解制氢、水蒸气裂解催化制氢、光解电解耦合制氢、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工艺集成的3000Nm3/h制氢示范项目;依托煤焦油加氢企业,建设1000Nm3/h化工氢原料深度提纯撬装装置,预计10月份投产。三是强化储用领域合作。拟与榆阳区政府、中能氢汇公司共同推进微管储氢和复合材料储氢项目。与上海交大、西安工业大学、上海氢枫就镁基固态储氢落地榆林开展务实合作。有序推进西交大在榆林建设的零碳智慧能源项目兼并收购,已完成尽职调查,正在按尽职调查结果进行前期股权和资产评估并签订合作协议。中煤榆林化工一期2000Nm3/h工业用氢示范项目完成项目可研编制。四是推动装备制造落地。承办了中国能源研究会燃料电池专委会年会暨全国燃料电池学术研讨会,与清华大学签订落地榆林的高端技术装备开发合作协议,约定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制氢、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共CO2和电解水3个示范项目开展合作。选取氢装备头部企业(陕汽质子、华秦新能源、重塑、亿华通、博菲特、国鸿、大连化物所、东方电气、国氢科技、江苏氢能、武汉格罗夫、中能氢汇、亿杰控股、中关村环保等比选2-3家),探索在装备制造领域开展合作和落地榆林的可能性。
(四)夯基础,瞄准“切入点”,稳妥推进体系建设。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逐步健全规范企业内部管理,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好效果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一是法人治理趋于合理,明确党委、董事会和经理层行权方式,梳理“三会”决策事项清单,厘清党委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权责边界,规范董事会建设,制定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制度,组织召开8次党委会议、3次董事长专题会议,研究公司重大事项。二是健全完善了公司组织机构,按照“一人一契”原则,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及契约化管理。以人才引进创新示范为目标,经理层成员、中层管理人员及员工全员实行市场化选聘,高质量完成第一批市场化人员选聘工作,其中经理层成员3名,中层及以下员工24名,有博士研究生学历4人、硕士研究生学历11人,职工平均年龄37.5岁,同时探索采取柔性引进方式吸纳知名院校博士入职。三是制度体系日趋完善,成立制度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以战略、原则、实施为界限,梳理制度编制清单,分步骤开展公司管理制度编制工作,已形成制度初稿59份,完成评审15项。四是有序开展资本运作,编制完成了投资管理公司和基金公司筹建方案,协调合伙人及股东完成第一批资本金5.5亿元的收缴工作,形成金融板块投资公司和基金公司筹建方案,与8家金融机构签订190亿元的预授信协议,开展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明确账务集中核算、资金集中管控、人员集中管理的原则,规范完善公司财务管理流程。五是信息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OA办公平台上线运行,启动公司信息平台规划编制和财务管理软件采购工作,企业文化展厅建成投用,切实提升公司管理效率和水平。

(五)促提升,打造“新亮点”,深化引领技术创新。将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强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的沟通交流,开展氢能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以及科技成果应用示范。一是确定与中科院大化所榆林分院,在新一代电解水制氢及燃料电池技术、氨裂解制氢撬装及分布式发电装备、固态及有机液态储氢材料、中长时大规模储能电池电堆等方面开展合作,参与中科院先导项目落实示范,实现先进技术率先示范;与西安交通大学管晓宏团队合作开展智慧能源项目技术研发。二是与西北大学联合申报西安市绿色氢能一体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围绕新型固态储氢材料、新型金属氢化物反应器、甲烷干重整制氢反应中高性能催化剂、生活垃圾超临界水气化与发酵制氢反应体系以及燃料电池电极材料制备等开展技术研发。三是与西安工业大学共同成立固态储氢联合创新技术中心,主要进行新型镁基固态储氢材料体系开发等技术。四是注册成立了氢能研究院筹建工作,拟聘请榆林学院院长许云华教授担任公司首席科学家、研究院院长,开展平台搭建、人才选聘、研发推进等工作,正在建设秦创原氢能技术创新展厅,近期投用。五是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配合开展氢能质量、计量、技术等方面的标准体系制定工作。将强化与省、市两级的沟通对接,科学研判市场、创新工作模式、加快项目落地,着力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本报 侯红雷)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