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我参加了××集团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担任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体推进和管理工作。该项目预算500W,要求在6个月内完成。项目采用J2EE框架,模组化思想设计,采用B/A/S的多层分布式结构。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为该集团建立了综合物流业务平台,通过与财务系统、办公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的集成,实现了数据交互与共享,为集团建立了统一的内部门户与决策管理平台。并以该平台为基础帮助该集团顺利通过了××省重点物流企业技术中心的评定。
本文结合作者在项目中的实践,讨论了项目质量管理在信息系统集成项目中的重要性,包括质量规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等子过程。通过认真执行变更控制流程,建立配置管理系统等项目管理工作保证了项目的成功,系统至今运行良好,取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正文:

我于2013年3月参与了××集团信息化平台项目的建设,在该项目中担任了项目经理一职,该项目预算500W,要求在6个月内完成,经过项目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该项目9月正式验收交付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帮该集团在10月顺利通过了省重点物流企业技术中心的评定,项目取得了客户较好的评价。
该集团原有的业务管理系统使用已有5年左右,功能相对简单。随着该集团的业务规模发展,在全国拥有15个物流分中心,原有的系统已经无法适应业务的需要,该集团提出要重新建设开发物流综合业务平台,并与在用的集团财务结算系统,集团办公OA系统以及各分中心的视频监控系统等做系统集成,实现数据交互与共享。通过运用PDA、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条码技术、RFID标签、GIS定位技术等先进技术实现物流业务的集中监控、实时调度、实时反馈等智能化管理,提高作业效率,减少管理风险,提高综合竞争力。

该集团原有的业务管理系统使用已有5年左右,功能相对简单。随着该集团的业务规模发展,在全国拥有15个物流分中心,原有的系统已经无法适应业务的需要,该集团提出要重新建设开发物流综合业务平台,并与在用的集团财务结算系统,集团办公OA系统以及各分中心的视频监控系统等做系统集成,实现数据交互与共享。通过运用PDA、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条码技术、RFID标签、GIS定位技术等先进技术实现物流业务的集中监控、实时调度、实时反馈等智能化管理,提高作业效率,减少管理风险,提高综合竞争力。
该项目在当年2月初公开招标,我所在的系统集成公司参与了投标并顺利中标。项目合同在3月签订。由于我参与了该项目的前期投标工作,公司委派我为该项目的项目经理,随后成立了项目组,进驻该集团参与项目前期的需求调研工作。通过专题座谈会、问卷、访谈、现场查看等方式详细了解了客户的需求以及业务模式。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该项目与我们以往做过的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平台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在于部分物流分中心是集团刚刚收购的,管理方式和业务模式并不完全一致,分中心与集团的关注点也不相同,需求也不尽相同。要想将所有业务都统一在一个平台上难度非常大。并且集团老总再三提出要以该平台为基础申报某省重点物流企业技术中心的评定,项目必须按时高质量的完成。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项目组认为必须要用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项目质量管理和进度管理才能达到客户方的要求。我认为项目的高质量出自于项目的计划和设计,而非出自检查和测试,良好的质量计划有助于指导项目质量管理活动。结合项目质量管理理论,要使项目能够在约定的时间、范围、成本以及要求的质量下达到项目干系人的期望,就必须做好项目质量规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等过程,下面就介绍一些我在项目中的具体做法:
一、制订质量管理规划
项目的质量规划包括识别与项目相关的质量标准以及确定如何满足这些标准。通过将项目章程、项目的范围说明书、该集团的规章制度、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具体业务操作流程说明书等作为项目质量规划的依据,通过使用成本/效益分析、实验设计等技术工具进行基准分析我们识别出了项目相关的时间、成本、范围等方面的质量标准。同时将那些为满足项目相关质量标准的活动和过程也规划到项目的相关管理过程中,形成项目质量管理计划、质量度量指标以及质量检查单等。
二、执行质量保证
项目的质量保证活动就是为了保证项目的所有活动都满足相关的质量标准,质量保证贯穿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为此,公司特别为项目组安排了2位经验丰富的质量管理员来参与到整个项目的各个阶段中执行质量保证工作。根据项目组的质量管理计划、质量标准、工作绩效以及质量控制结果等信息进行质量审计、过程分析,并根据审计发现的不合格项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交项目组及时进行整改。对于项目过程中出现的变更,也由质量保证小组进行必要的审计,以保证这些变更符合用户的需求。
三、执行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就是要采取有效措施,监督项目的具体实施结果,判断它们是否符合项目的质量标准,如果不符合还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直到结果符合项目质量标准,最终保证项目能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本项目的质量控制活动主要采取了检查和测试的方法。软件项目的质量更多依赖于代码质量。编程人员技术、习惯、风格的不同,以及对项目需求理解的不同,都会对所开发的代码质量产生影响,如果不及时发现代码中存在的问题,就会对后续的开发造成严重影响。通过运用findbug和checkstyle等辅助工具对代码进行检查,规范代码格式,发现一般的代码错误。当项目重点模块完成编程后,我会组织经验丰富的编程技术员进行重点代码走查,并填制“重点代码走查表”
在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阶段,由公司安排的1名测试人员和质量小组一起根据项目概要设计文档、详细设计文档、需求规格说明书等编制测试案例,通过案例执行的结果检验系统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对于测试中发现的错误、缺陷等问题制作了“系统测试报告”。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排查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提高项目质量。
四、在项目实施中,我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经验教训
1、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不统一,项目组中有些开发人员认为测试人员是“挑刺、找茬”,存在抵触不配合的情绪。在发现问题后,我们组织了对项目质量管理的培训,让大家意识到项目质量管理对保证项目成功的重要性,在项目执行中运用质量管理理念指导各项项目活动。
2、项目中质量规划要不断修正,要贯彻于整个项目过程中,要区分QA和QC的职责和范围,不能用质量控制的过程活动来代替质量保证过程。
3、软件项目的测试人员要尽早介入项目,才能尽可能多的熟悉项目,在后续的测试工作中测试效率和测试质量才会越高 以上就是我在××集团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的一些质量管理方面的实践和体会,通过这次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质量管理要贯彻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尤其是对系统分析、设计、测试、实施等阶段进行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思想要深入到整个项目组,而并不仅仅是质量管理员的事。真正成功的项目质量来源于成功的规划而非检查和监督。
需要推荐靠谱PMP/软考/NPDP/CSPM机构的同学可以关注我后台回复【推荐机构】
备考资料分享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