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资讯 » 软考高项冲刺-论文篇:质量管理(项目质量质量管理系统目的),软考项目质量管理论文题材。

软考高项冲刺-论文篇:质量管理(项目质量质量管理系统目的),软考项目质量管理论文题材。

落叶飘零 2024-07-23 23:07:53 技术资讯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2021年 3月,我作为项目经理,参与了 XX电梯公司仓库条码系统项目的建设工作。
该公司为知名品牌电梯公司,由于生产电梯,需要涉及到众多部件的管控。
公司希望通过该项目的建设,通过现场PDA移动扫码获取数据,并将数据与服务器实时交换,来实现对物料、箱的出入库以及货物移动的管控。
实现与SAP系统/供应商系统对接,触发SAP系统过账,自动下单,单据打印,报表查询,实时出错报警等功能。
以此来提高公司仓库、物流和生产部门日常操作的处理速度和人员利用率,提高控制精度,降低错误率。
该项目总投资260万元,建设工期为8个月,采用的是项目型的组织结构。
该系统采用C/S和 B/S的双重架构,使用J2EE+Oracle的开发模式。
在现场移动设备端,采用C/S架构,在PDA上安装该系统开发的客户端软件—WMS仓库条码系统软件(以下简称:WMS软件)。
在其它用户端及供应商端,则采用最简单快捷的B/S架构,直接通过浏览器打开系统页面进行操作、查询等。
该系统使用HP DL380服务器,工作平台为Windows server 2019,数据库采用Oracle 12C。
该系统WMS软件通过C++语言开发,包括以下业务流程模块:仓库物料入库、仓库物料出库、物流入库、物流出库、自制件转仓、自动下单、序列号追溯、盘点。
(过渡 150字左右)

我公司在2021 年2月中标该项目,并签署了建设合同。
我则被认命为该项目的项目经理。
由于本项目的顺利上线涉及到电梯公司多个业务部门的业务需求及业务流程变革,因此,在本项目中,质量管理尤为重要。
我作为项目经理,主要使用MS Project 2016作为项目管理工具,结合本项目,除了对其余管理领域进行全面的管理以外,特别对质量管理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管理。

1.规划质量管理

软考高项冲刺-论文篇:质量管理(项目质量质量管理系统目的) 软考高项冲刺-论文篇:质量管理(项目质量质量管理系统目的) 技术资讯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规划质量管理是识别项目及其可交付成果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并准备对策确保符合质量要求的过程,为整个项目中如何管理和确认质量提供指南和方向。
作为项目经理的我深知:质量是计划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
因此我带领项目团队,首先,依托公司对质量管理过程域的具体要求,结合公司PMO发布的项目管理计划模板和项目实际情况,以干系人登记册、风险登记册、需求文件为依据,开始编制本项目的质量管理计划。
其次,在编制计划过程中,我和公司的专职QA进行了反复的讨论,根据需求基线和范围说明书等内容,完成项目质量目标的初步设定:如系统故障率小于5%,用户满意度不低于95%等。
然后根据项目流程图,明确在哪些工序进行自检、哪些阶段进行互检、哪些节点进行正式检查,以及检测不合格时如何处理。
然后再与团队成员进行探讨,每个检查点分别应该如何进行检查,编制出了简单易用的质量核对表。
在规划好如何进行检查工作后,利用控制图进行质量的监控。
根据量化的性能要求,规定出了各参数的控制上下限和规划上下线,并形成了质量测量指标。
最后将这些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编制出了质量管理计划,并邀请所有团队成员和公司领导,业主代表一起参加了《项目质量管理计划》评审会,会后让每个人进行了签字确认。

2.实施质量保证

软考高项冲刺-论文篇:质量管理(项目质量质量管理系统目的) 软考高项冲刺-论文篇:质量管理(项目质量质量管理系统目的) 技术资讯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实施质量保证是审计质量要求和质量控制测量结果,确保采用合理的质量标准和操作性定义的过程。
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质量过程改进,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让团队成员、公司领导和客户树立对本项目的信心,让所有干系人共同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
因此我以质量管理计划、质量测量指标和质量控制测量结果为依据,带领项目团队和公司的 QA部门,进行定期质量审计并提交质量审计报告。
首先把重点放在团队成员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是否严格按照流程图中的规定执行各个流程。
在项目执行的初期,为了引导成员的正确理解和执行,我投入较多的精力放在各阶段固定的检查审计工作中,而随着成员对流程不断熟悉、步入正轨,我把固定检查改为随机抽查的形式,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另外我根据质量控制中信息的反馈,发现有些过程的质量测量指标不太稳定,我按照计划 -执行 -检查 -纠偏的顺序提出变更请求,进行过程的改进,最终提高了这些指标的稳定性。

3.控制质量

控制质量是监督并记录质量活动执行结果,以便评估绩效,并推荐必要的变。
更过程。
本过程的主要作用包括:识别过程低效或产品质量低劣的原因,建议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这些原因。
确认项目的可交付成果及工作满足主要干系人的既定需求,足以进行最终验收。
因此我带领项目团队和公司 QC部门,以项目的质量管理计划、质量核对表、质量测量指标、工作绩效数据和批准的变更请求为依据,开展了质量控制工作。
首先根据质量管理计划中的规定,将系统的响应时间等参数按照检查的先后顺序绘制到控制图中,随着可交付成果即系统的逐步完成,参数一直在控制上下限中随机浮动,也意味着系统的质量十分稳定。
但在系统开发的后期,我发现系统对读取数据库的响应时间连续七次呈上升趋势。
我赶紧与相关的技术人员共同采用因果图,分析该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可能是接口问题、数据库问题或调用代码问题。
又用帕累托图将这几种问题导致的影响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发现数据库本身的问题累计占到 80%以上。
本着将精力放在重点问题上的原则,我决定提出升级数据库版本的变更申请,并认真分析影响,通过了 CCB的批准。
在将数据库版本升级后,我又将系统对读取数据库的响应时间放入控制图中进行检测,发现该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善,参数稳定在控制上下线之内,说明该变更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如此通过 PDCA的不断循环,保证了可交付成果的质量由始到终都在控制范围以内。

(结尾 300字左右)

本项目经过全体团队成员8个月的共同努力,项目终于在 2021年 11月通过了业主方的验收,获得了各方的一致好评。
本项目的成功,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在本项目中成功的进行了质量管理,科学的运用了质量管理各阶段的工具技术和方法,极大提高项目实施的效率。
当然,在本项目中还是出现了问题,由于疫情的影响,造成采购的部分设备没能及时送到。
不过,好在我在项目初期就已识别该风险的可能性,提前做好了应急预案,并没有对项目产生实质影响。
在后续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充电学习,多和同行进行交流,提升自己的业务和管理水平,力争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