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省市陆续发布了关于BIM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的通知:
2017年,住建部发布了《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269-2017,该标准与IFD关联,基于Omniclass,面向建筑工程领域,适用于建筑工程领域的信息管理、共享和交换。标准还规定了建设资源、建设行为和建设成果等信息的分类方式和编码办法。这些信息包括建筑元素、构件、设备等对象的名称、类型、属性、关系等。
2021年4月,深圳住建部发布了《市政道路工程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的通知,该通知对模型精细度和交付标准做出了明确规定。规定在模型交付时,模型构件需要挂接相应属性信息,即每个模型构件需具有身份信息、定位信息、构造尺寸和设计信息等。这一规定使得BIM构件分类和编码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2022年4月,住建部发布了行业标准《房屋建筑统一编码与基本属性数据标准》。
2023年8月,中国民航局发布了《民用运输机场工程对象分类和编码标准》。

2023年8月,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发布了《公路工程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征求意见稿)。
……
BIM构件编码具有哪些特点?
一般来说,BIM构件编码具有以下特点:
1.唯一性:每个BIM构件都有唯一的编码,这可以确保在建筑信息模型中对其进行唯一识别。
2.层次性:BIM构件编码通常具有层次性,可以清晰地表达构件之间的层次关系,例如墙体、柱子、楼板等之间的关系。
3.可扩展性:BIM构件编码应具有可扩展性,可以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而不断扩展和更新。
4.易用性:BIM构件编码应易于使用和理解,方便相关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
5.稳定性:BIM构件编码应具有稳定性,可以长期使用,不会轻易改变或失效。
6.兼容性:BIM构件编码应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与其他编码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方便进行数据交互和共享。
7.可视化:BIM构件编码可以与三维模型紧密结合,实现可视化的信息管理,方便相关人员进行操作和理解。
如何保证BIM构件编码的唯一性?
BIM构件编码的唯一性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1.采用统一的编码标准:遵循统一的编码标准是保证BIM构件编码唯一性的基础。例如,可以采用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标准或其他相关标准,确保编码的规范性和互操作性。
2.唯一性约束:在BIM建模软件中,可以为每个BIM构件设置唯一性约束,确保其编码在整个建筑信息模型中是唯一的。例如,可以为每个构件分配一个唯一的ID码,并在建模过程中对ID码进行验证和检查。
3.建立编码规则:制定明确的编码规则是保证BIM构件编码唯一性的关键。例如,编码应包括构件类型、尺寸、材料等属性信息,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组合和编排。同时,要确保编码的可读性和易用性,方便相关人员进行识别和理解。
4.数据交换和共享:在建筑信息模型的数据交换和共享过程中,要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例如,采用XML或JSON等格式进行数据交换时,要遵循统一的格式和规范,避免出现数据冲突或重复的情况。
5.建立版本控制机制:在BIM建模过程中,经常涉及到不同版本的数据更新和修改。建立版本控制机制可以避免不同版本之间的数据冲突和重复,保证每个BIM构件编码的唯一性。
6.人工审核和校验:在BIM建模软件中,可以设置人工审核和校验环节,对BIM构件编码进行验证和检查。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编码错误或重复的情况,确保编码的唯一性。
除了以上方式外,对于BIM构件编码和编码唯一性的保证,还可以采用以下插件实现:
艾三维编码插件是我司研发的,基于MicroStation平台的BIM模型快速编码插件。插件不仅能添加身份信息、定位信息、构造尺寸和设计信息等编码属性,还能检查构件是否编码或重复编码。
插件支持安装在Bentley软件旗下的MicroStation、OpenBuildings系列、OpenRoads系列软件,适用于应用这些软件的各类项目。
插件功能
➤ 专用功能
专用功能包括服务器选择、用户登录、单位工程选择三个功能。
➤ 构件编码管理模块
构件编码管理模块包括添加构件编码属性和删除构件编码属性两个功能。其中,添加构件编码属性能添加身份信息、定位信息、构造尺寸、设计信息和工程信息五类属性。
➤自动排序编码模块
自动排序编码模块能通过在模型里选择一条带方向信息的线,根据路线的方向,让构件从左到右 / 从右到左(在红线的左边,构件从左到右开始编码,在红线的右边,从右到左开始编码),从小桩号到大桩号(从大到小)进行顺序编码。
➤编码检查导出模块
编码检查导出模块包括根据ID选择实体、修正重复GUID、 查看未编码构件、检查编码重复构件和导出构件明细表五个功能。
插件优势
1. 插件操作简单,用户界面人性化
2. 功能稳定性强
3. 灵活性和安全性
4. 未来拓展性强
如果你对艾三维编码插件感兴趣,想进行采购或者二次开发,欢迎关注“艾三维技术”微信公众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