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爱链网 » 让炫酷新点子落地开花(软件点子落地融合识别)「点子库大全目录介绍」

让炫酷新点子落地开花(软件点子落地融合识别)「点子库大全目录介绍」

少女玫瑰心 2024-07-25 03:22:17 爱链网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让解决市场痛点的项目成为“流量王”

银行卡,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但由于卡号识别涉及到16-19位数字,开放场景下采集的图像质量难以保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此研发出一款识别系统,解决了银行卡号精准识别难题。
“我们实时拍摄收集标记了350张银行卡,通过随机旋转、平移、透视、高亮叠加、色彩调节等操作将训练数据扩展至14万份,可满足在模糊对焦、颜色相近等复杂背景下进行识别,非常实用。
”开发团队队长、南航学生蔡益武介绍,用户打开APP,进入图像采集界面,拍照或者选择照片,APP即可识别结果,通过检测卡号前6位,对比数据库匹配的银行,便可自动纠错。
车牌智能识别,可以帮助提高执法效率,实现城市智慧管理。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404” 团队将算神经网络算法应用在车牌识别中,提高远距离、倾斜角度大、光线阴暗等情况下的车牌识别精准度。
“我们在学校门口停车场做了实验,项目准确率已经达到90%。
”参赛选手说。

在陌生的城市旅游或出差,如何妥善做行程规划最省时省力?四川大学余坚团队设计了一款旅客行程智能推荐系统——蜂行BeeBeeGo。
该系统使用“Python爬虫”爬取了城市间的铁路数据和航线数据,还连接百度地图等软件获知城市内交通信息。
用户只需输入所在地和目的地,系统就可将城市交通和空铁联运组合,一键解决出行疑问。
余坚介绍:“我们设置了商务出行、家庭出行等多种模式,用户输入出行需求和原因等,系统即可对用户进行‘画像’,推荐最优路线。
” 银行卡识别系统、旅客行程智能推荐系统、国产CPU环境微服务、VR自然科学虚拟仿真实验室……了解到,这些以解决市场“痛点”为方向的赛题,是此届大赛的“流量王”,成为学生们自主选择的热点。

让炫酷新点子落地开花(软件点子落地融合识别) 让炫酷新点子落地开花(软件点子落地融合识别) 爱链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让新技术成为助推产业升级的“加速器”

软件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产业的“灵魂”,是引领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也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关键支撑。
现场发现,算法分析、AI+等新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决赛项目中。
一款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辅助自动驾驶应用——司南驾驶系统出现在赛场上。
该系统可以对检测路况的相机进行矫正,语音反馈准确的环境,并可保留行车记录,有效辅助驾驶。
“我们技术的核心是使用‘YOLO V3’和‘SCNN’双神经网络加持,保证识别效果,提高处理效率,有效监测车道偏离和车距过近,报警阈值精准,防止逆向驾驶、超速驾驶等原因造成交通事故。
” 开发者之一、中山大学学生朱铭箴说。
随着新技术的进步,更多“新点子”融进生产生活的场景应用当中,实现软件与硬件的有效耦合。
PM2.5、温度、湿度,光照……一旦某个环境指数超标,就会自动报警,手机APP隔空收到讯息,提醒紧急处置。
现场,来自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曾楚龙团队带来绿色车间监测APP项目,除了安全防护外,这款系统还通过大数据采集、算法分析等,实现对能源消耗、分配等环节的智能分析。
“我们的系统可将1000—2000个设备通过传感器相连,获取每个设备的使用信息,实现设备间的协作,从而构建一个绿色智能车间。
”曾楚龙说。

让炫酷新点子落地开花(软件点子落地融合识别) 让炫酷新点子落地开花(软件点子落地融合识别) 爱链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评委点评表示,由于近年来软件市场“开源框架”越来越丰富,也为APP设计满足更多应用场景需求提供了“技术捷径”。
“这些技术创新,可以助力企业提高生产效能,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大赛评委组副组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兵认为,尤其对传统行业来说,软件和电子信息新技术已经成为助推转型升级的“加速器”。

让比赛成为好点子落地开花的“指南针”

聚焦产业热点,以企业技术难题作为赛题是“中国软件杯”赛事的核心亮点,也是推动产教融合的最佳实践。
本届参与出题的企业共有300多家,最终遴选出20道赛题,涉及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热点领域,全部来源于企业的实际研发需求。
软件杯,也成为企业寻找好点子,落地产业化的“指南针”。
大会同期召开的优胜团队创业投融资对接会、招聘会,为企业招聘人才提供了平台。
河海大学(常州)物联网工程学院计算机技术系主任陈惠萍告诉,6年来,该校平均每年有近百位学生参与大赛,不少团队通过大赛脱颖而出,项目获得企业资金扶持。
而对于参赛团队来说,通过了解市场需求,清楚项目开发的流程,增强了自己的研发实践经验,成为最集中的收获。
“研发项目有半年多时间,比赛过程中与企业方的交流带我们走入了‘第二课堂’,了解了项目从调研到开发到完善的全流程。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大二学生徐驰坦言。

当前,软件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软件人才需求的提升,同时也对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通过类似赛事,进一步深化产教合作,有效完善产教融合推进机制? “嵌入式人才培养是非常好的一个办法。
”在18日举行的中国软件产教互动工作座谈会上,常州职业信息技术学院软件学院院长王小刚表示,目前江苏很多在行业内比较有影响的骨干企业都纷纷跟省内外高校开展这样的合作,下一步,应该在培育规模、合作层次和嵌入深度等方面进一步扩展。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认为,还需继续鼓励高校优化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加快产学研用联盟建设,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并通过主办“中国软件杯”等大赛,不断摸索产教合作的新模式和新边界。
交汇点 付奇 王梦然 实习生 颜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