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P3就有点不一样,需要熟练地处理标准化的工作,而且能够独立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简单的问题。因为在很多时候由于环境的变化,一些标准的操作流程也会出问题,环境也会出问题,工具机器以及系统都可能会出问题,所以说当遇到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中会出现的常见可控的以及预知问题的时候,他对于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清晰的,而且可以按照已知的方法去解决这样的问题。
这样子的员工,既能够监控现在的系统正常地往前走,又在发生可控的或者可预测的问题的时候可以独立解决问题,这样子的员工已经能够胜任一项工作长期的安排,这是P3的要求。从P1到P3是一个基础员工要求,能够把最基础事情做好。
到P4慢慢就开始在独立的项目中发挥作用了。P4的要求是能够在明确的要求下根据专业的知识把相对复杂的工作完成,这证明这个人有经过一定的专业培训,或者有相关的从业经验。

所以他一方面能相对灵活地做事情,另一方面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也有相关的一些知识储备,而且在学习中比较容易沟通。往往到了P4之后就意味着开始接触到一些项目的工作,而非只是机械性的重复的工作,这些项目中的工作需要他们有理论基础,在技术的沉淀和发展方面都有自己的学习能力, P4对学习能力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了。
讲到这里大家要理解,P是专家序列,是以能够用自己的知识处理好公司在这个领域遇到的问题为核心的。需要大家了解的是这些人在工作的过程中,他要有师傅带他,没有人带他们的时候,他们的成长度是不够的,P4的人到公司的时候就有相应的老人要带他了。

在公司现有的培训体系里面加上相应的成长模块,让这样的员工可以在公司里面持续地发展,这样的员工在发展的过程中他自己也需要去相对主动地成长,阿里巴巴有个要求叫“成长是自己的事情,不是别人给你的事情”。所以每一个员工,尤其到了P4以后,员工的学习能力以及他每一段时间的成长情况就成了考核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