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预算且汇总
(1)制定预算就是汇总所有单个活动或工作包的估算成本,建立一个经批准的项目基准的过程
这个最重要的两个过程就是:汇总和审批。汇总:就是汇总所有单个活动或者工作人员的成本,之后再走一个审批的流程,经过了批准的预算就成了我们的项目的基准了。
所以说,制定预算是一定要造项目启动之前要完成的,这个过程形成的基准就相当于我们做项目的标尺,我们的项目最终花了多少钱,是要跟基准去做比对的,不管项目花多了还是花少了,都是有问题的。

二、比较常用的工具与方法
在制定预算时,比较常用的工具和方法有这么几个:
1、成本汇总。通常我们会使用Excel等工具把估算出来的每一项成本累加,就得到了成本汇总。

2、储备分析。这也是考虑到项目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之后,专门储备一部分资源用来应对项目风险的。
3、专家判断。比如我们把预算提交审批之后,可能会由高层领导集体决策或者单独决策。在进行单独决策的时候,单个的领导本身就是专家,他会基于历史经验去判断预算的数据合理不合理。而进行集体决策,可以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把一群专家凑到一起,看成本预算的数据是不是合理。
4、历史关系。通过历史关系,我们可以看出来项目的预算是越来越高了还是越来越低了。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会比较关心趋势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去回顾一下以前的项目。
5、“资金限制平衡”也是制定预算时一个比较重要的方法。因为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肯定会对资金的支出使用上有很多的限制。所以在制定预算时,我们要考虑清楚这钱应该怎么花,根据对项目资金的任何限制,来平衡资金支出。如果发现企业的资金限制跟我们的计划支出有差异,可能就需要对工作进度计划做调整,来平衡我们的资金支出水平。
在制定预算的过程中,我们要做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有一个项目资金的需求,在预算申报材料中写清楚整个项目的范围、目的、原因、价值,需要多少资源。
一旦经过审批之后,就要形成一个成本绩效基准,同时要把这个成本基准放到项目文件中去。
在我们正式实施项目之前,这一部分的内容就需要备份下来,备份下来之后,意味着在将来的项目执行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把项目实际花费跟基准去比较。在项目结束的时候,我们还要针对成本绩效进行一次评价和考核。
这些就是我们在制定预算过程中的输出,这个过程最终的目的还是帮助项目经理能够更有效地整合完成项目所需要的资源。
三、项目经理是会擅长申请资源的
其实我们还是很希望项目经理特别重视制定预算的过程的,因为通常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一定是很擅长申请资源的。
对项目经理来说,当你没有很大的权利的时候,资源将会成为很大的依靠。
如果你能说服领导给你的项目投入更多资源,在执行项目时你所面临的挑战就会越小;没有资源的话,你的能力再好,也是在项目中反馈不出来的。
所以怎么样能够更合理地估算项目成本,制定合理的预算,并且说服领导批准我们的预算,这也是项目经理需要去修炼的一项技能。
制定预算的过程本身并不复杂,但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很多需要跟不同相关方沟通的工作。所以在很多企业里,预算甚至是立项的审批,对项目经理来说都是一个灾难性的工作。
因为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太多领导的因素、项目成员的因素,然后要组织很多人估算出一个合理的成本,还要让每个层级的领导、各个职能部门的领导,都认可我们所估算的成本,这是需要进行大量的沟通工作的。
所以,制定预算绝不仅仅是把成本的数字定出来,还有很大一部分精力是用在关于成本的沟通上面的。
在这个过程中,项目经理的工作一定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组织不同的主题专家让项目成本估算得尽量准确;第二部分是要影响不同的相关方,让这些相关方支持我们对项目预算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