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2019年5月,印发《关于推进财政大数据应用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积极开展财政大数据创新应用,以财政大数据创新应用作为下一步财政信息化建设的增长点,提升财政部门的精准治理能力和财政资金的综合使用效益,逐步推进财政信息化由支撑流程管理向流程管理和决策支持并重转变。根据区政府统一工作部署,结合本区财政工作需求,拟建设财政大数据平台,满足财政收入、支出数据分析需求,利用数据开展综合治税、财源保障、预算执行等工作,逐步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的新型财政管理和治理体系。
根据省财政厅关于“一级建设、多级应用”的具体要求,本区财政大数据平台,在上级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建设区级数据分中心,实现数据本地化,按照需求导向,坚持“以用为大、急需先行”的建设思路,围绕财政“收入、支出”核心管理需求,以收入分析作为大数据建设应用的切入点和重点,随着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上线运营,适时推进支出分析,为创新财政管理模式,辅助政府决策,持续推进财政管理改革、全面提升财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提供支撑。
二、项目需求

1.1应用支撑平台
按照省级关于财政大数据“一级建设、多级应用”的总体要求,建设区级数据分中心,实现数据交换共享,构建数据可视化应用,满足数据多维分析需要。

1.1.1建设区级数据分中心
用于获取山东财政大数据应用平台的数据资源,并对数据进行采集、导入、转换、入库等操作,实现本区数据本地化存储,按照本地业务需求,开展数据挖掘分析应用,满足本地数据比对和个性化应用需求。
1.1.2建立数据共享体系
一是支持与省市两级数据采集共享;二是支持与本级内生业务系统数据交换;三是支持与本级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数据交换。构建数据动态更新体系,并对数据交换共享情况进行预警,及时发现数据交换中的问题。
省市数据采集,主要包括采集人民银行电子税票、金库报表、非税收入、市场监管等数据资源。
内生业务系统,主要包括采集预算、指标、支付、部门决算、财政收支月报、总决算、供养人员等业务系统数据。数据根据原始系统实现按月、按年更新。
政务信息数据,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局、公安、人社、住建、统计、发改等部门的涉税信息,数据原则上按季度更新,具体根据业务需求适时调整。
1.1.3实现数据可视化应用
充分借鉴省市已有的数据分析模型和分析成果,结合本地个性化业务应用,进行可行化定制,满足各类图表、报表的展示需求。
通用分析模型,按照省级“由总到分、逐级钻取”的分析框架,实现按区划、行业、科目、税种、部门、级次等多重维度的组合分析,并能实现按照总量、增量、减量、趋势等多个指标的组合分析。
个性化应用,按照用户需求,收入方面按照本地的产业结构、行业特点以及第三方数据源搜集情况进行个性化定制开发;支出方面按照单位、项目分类以及系统外资金监控等进行个性化定制开发满足本地化应用需求。
1.2财政收支监测
建设区级数据分中心,获取人民银行数据,实现对财政收入、库款的动态监控,为科学调度收入、提供参考。
1.2.1金库日报收入监控
开发数据接口,获取人民银行Tips系统金库日报数据,实现分科目、分级次、分部门的组合分析,定制金库收入日报、旬报表、月报表,满足各类统计需求。
(1)金库收入日报表
按照人民银行报表格式,实现分科目的金库收入日报分析,体现按本日、本月、本年收入情况。同时支持分级次、分部门的组合查询分析。
(2)金库收入比对分析
支持本年累计、上年累计,本年本月,本年上月的同比分析,支持分科目比对分析。
(3)金库收入进度分析
支持金库收入年初预算数据采集,并支持月度收入计划信息采集,及时掌握年度预算、月度计划完成情况。
(4)区县级收入旬月报
按照每年财政部发布的预算收支执行月报表样式,定制开发财政收支旬月报,并支持按照万元四舍五入的舍位平衡。
(5)地方财力分析定制表
按照本地区的财政体制,在地方收入金库报表的基础上,按照省以下财政体制,按照财力口径测算收入动态。
1.2.2库款余额动态监控
开发数据接口,及时获取金库基本户、工资专户、社保专户等账户的资金流入、流出、余额等信息,构建库款监控全景画像,实现月均流入、流出、库款保障水平等多个指标的动态监控。
(1)库款账户流入流出监控
按天分析库款账户的变化情况,按照昨日余额、本日流入、本日流出、本日余额的报表展示方式,实现每天库款的跟踪,支持各账户资金的监控,支持库款账户的复选。
(2)本地库款账户全景画像
分析本地库款(本地库款口径,可通过系统设置进行确定,分析的账户范围),分日、分月的流入、流出、库款余额的变化趋势,以及库款保障水平的变化动态。
(3)本地库款保障预警分析
按照时间序列以及月均平均流入、流出情况,预测本月库款的流入、流出情况,并对当前的库款保障水平进行预警,动态测算库款的缺口,提早谋划,为库款调度提供参考。
1.2.3建立乡镇虚拟金库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梳理企业隶属关系,开发乡镇虚拟金库,实现各乡镇财政收入的划分,支持分税种、分企业的动态管理,加强乡镇收入调度考核,科学测算乡镇财力提供数据支撑。
(1)企业基础信息库
以电子税票数据为基础,以企业纳税人识别号为唯一标识,完善企业基础信息库,通过区分企业隶属关系,实现按照企业隶属关系的统计分析,支持企业合并管理,解决纳税人识别号三证合一前后的变化问题,解决企业名称变更等引起的统计变化。支持企业行业、集团企业、标签等动态维护管理。
(2)企业财政体制调整
以财政或税务部门第一次提供的企业属地为基础,划分企业隶属关系。针对特殊企业,支持企业隶属关系调整,支持企业分税种、分级次、分时间的按不同分成比例的多种组合调整,满足企业财政收入体制结算的要求。同时,对调整的企业要求支持报表分析、导出。
(3)定制乡镇虚拟金库表
按照金库报表样式,定制乡镇金库收入表,支持各乡镇分科目分析,支持各乡镇按权限访问,支持按科目的钻取分析,便于各镇办及时掌握收入构成。
(4)乡镇收入比对分析表
支持按照本年累计、上年累计,本年本月,上年本月的同比分析,支持按增幅,排名等分析,支持收入比对分析定制表。
(5)乡镇收入执行进度表
采集各乡镇年度收入预算,月度执行计划,定制开发分乡镇收入进度表,满足各镇办收入分析和收入调度管理的要求。
(6)乡镇财力结算汇总表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定制分乡镇收入结算汇总表,满足年底财政结算管理要求,支持按乡镇排序管理,支持分月查询分析,满足日常财力测算需求。
1.2.4财政支出月报监测
(1)预算执行进度分析
获取财政支出月报系统数据,实现按科目、趋势、同比、环比等多指标的分析,定制财政支出执行月报表;实现对民生支出、债务支出等重点支出事项的动态监控。
(2)预算执行月报分析
获取政府预算批复数据,实现按科目的预算执行进度分析,实现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体执行进度的监控分析。并对预算执行科目低于时间进度的,按照不同的预警级别进行预警。
(3)转移支付执行分析
获取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数据,支持有关预算、指标、执行等数据的导入,实现对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的动态监控,及时掌握预算执行的进度,资金使用情况。为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供数据支撑。并支持按科室、文号、科目等多维度的统计分析。
1.3财源建设模块
针对当前财政收支的核心矛盾,坚持“以用为大、急需先行”的建设思路,以财源、税源管理为切入点,实现对我区财源、税源的全过程、全链条式展示分析,完整呈现单户企业的、税收收入、财政补贴、产业发展情况等,对推动我区产业行业发展,有针对性地拉长产业链、税收链提出建议。
1.3.1财政收入钻取分析体系
实现数据本地化应用,充分利用已有数据分析成果,实现按区划、行业、科目、级次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全面掌握财源的区域分布、行业特点,明确财源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及时向有关方面报告和推送。
(1)按区划分析
按照分乡镇的收入钻取分析,按照省厅通用分析钻取分析体系,实现按行业、科目、趋势、总量、增量、减量的多维钻取分析。
(2)按行业分析
按照分行业的收入钻取分析,按照省厅通用分析钻取分析体系,实现按区划、科目、趋势、总量、增量、减量的多维钻取分析。
(3)按税种分析
按照分税种的收入钻取分析,按照省厅通用分析钻取分析体系,实现按行业、科目、趋势、总量、增量、减量的多维钻取分析。
(4)按品类分析
按照本地需求,重点关注增值税、资源税的品类分析,定制分析专题,实现按照区划、行业、趋势、总量、增量、减量等多维度的组合分析。
1.3.2税务数据源定制分析
为满足数据分析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要求,支持税务部门提供电子税票或缴款书等数据导入分析,支持免抵调数据导入分析;并按照客户报表需求定制分析报表。
(1)纳税原始数据导入
针对上级数据口径不全、更新不及时等问题,系统支持税务部门金税三期系统数据接入,通过导出入库缴款书明细数据,定制数据导入模板,实现企业纳税明细数据导入,实现本地数据源的接入,同时满足基于本地数据源的各类钻取分析和组合分析。
(2)免抵调数据导入
针对上级数据缺少免抵调数据导致的数据缺失,定制数据导入模板,并按照免抵调减增值税,倒算中央级和地方级免抵调增增值税,确保免抵调入库合计数据为零。
(3)个人所得税数据导入
针对上级数据中缺少个人自主申报的个人所得税,定制数据导入模板,补充个人所得税退税及自主申报的部分数据。
(4)补缴税款数据导入
针对财政大数据平台反馈的税收征管疑点数据,各征收部门完成征缴的,支持数据批量导入,满足数据统计和分析需要。
1.3.3建立重点企业纳税动态监控
以各镇办规模以上企业为基础,结合全区产业布局、财源分布,选择纳税贡献最高的10-20个行业,每个行业选择有代表性的前10-30户企业,按区划、行业、入库级次、入库科目等要素信息,重点对“招商引资”、“葡萄酒罐装”的纳税监控,建立重点企业纳税分析模型,为及时掌握本地重点税源变化提供依据。
(1)集团企业分析
定制集团企业纳税分析,分析口径全部为集团企业,支持集团企业、明细企业分组分层分析,生成分科目明细的汇总表,支持按集团企业模糊查询。单户集团企业可联查至汇总表和明细表,便于分析集团企业纳税总体情况。
(2)纳税100强分析
按照客户指定名录,定制开发纳税100强分析表,集团是否按照集团企业统计,按照客户需求定制,可分年度定制,企业名单支持用户自定义。
(3)“四上”企业分析
以统计部门提供的“四上”企业名录为基础,定制开发“四上”企业纳税分析专题,包括定制开发系列套表,满足统计分析需要。
(4)招商引资专题分析
以招商引资企业名录为基础,测算招商引资企业税收贡献,测算地方财力贡献。
(5)葡萄酒罐装专题分析
以葡萄酒罐装企业名录为基础,反映本地葡萄酒产业纳税情况,反映税收贡献情况。
1.3.4开展大数据全景企业画像
整合企业基础信息、纳税信息、涉税信息数据资源,通过深度挖掘实现企业关系图谱、企业关联查询等分析,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了解企业运营基本动态,包括企业注册信息、占地信息、纳税信息等,构建立体画像,更加全面、深度地呈现每个企业的真实面貌,为财源建设、行业管理、政策扶持提供依据。
(1)企业注册信息
获取企业注册信息,股东信息等数据,包括企业名称、社会信用代码、注册经营地址、法人、联系方式等信息。
(2)企业纳税信息
获取企业近年来企业纳税数据,包括分级次、入库、留成、分科目等信息,支持按同比分析、按企业纳税明细分析。
(3)企业外部信息
基于互联网采集信息,获取企业招投标、知识产权等信息,另支持定制采集模板,由企业按照模板上报经营数据。
1.4税源管控模块
通过对纳税数据、涉税数据进行交叉比对分析,发现税收、非税运行趋势,探寻征管疑点,为加强组织收入和税源管控提供依据。
1.4.1加强综合治税交叉比对应用
依托财政大数据分析平台,以市场监管部门数据为基础,企业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通过匹配企业名称、所属行业等属性,对企业部门的涉税信息进行治理,形成标准数据。按企业名称为唯一标识,对数据进行横向交叉比对分析,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基础。
(1)涉税企业基础信息库
提供企业基础信息多维检索功能,支持按照企业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地址、注册日期等多维度的检索分析;提供涉企数据治理功能,支持按照企业名称、社会信用代码的批量查询、导出功能,满足数据标准化治理的要求。
(2)户籍纳税比对预警
以本地市场监管注册信息为基础,与企业纳税信息交叉比对,反映本地企业纳税占比情况;与税务部门企业纳税申报数据进行交叉比对(需税务提供纳税申报数据),反映本地企业税务登记及申报占比情况。重点对未纳税申报的企业进行关注。
(3)城镇土地使用税异常预警
以企业纳税数据为基础,对增值税缴纳超过100万元(可自定义)的企业,未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的预警;对缴纳房产税超过1万元(可自定义)的企业,未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的预警。
(4)房产税异常预警
以企业纳税数据为基础,对增值税缴纳超过100万元(可自定义)的企业,未缴纳房产税的预警;对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超过1万元(可自定义)的企业,未缴纳房产税的预警。
(5)附加税费异常预警
以企业缴纳增值税、消费税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比例测算教育费附加收入征缴情况。重点关注免抵调增值税缴纳附加税情况,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等附加收入。
1.4.2开展专项税收专题分析
获取企业纳税申报数据与涉税数据进行综合比对分析,对异常数据进行预警,发现疑似漏征漏管信息,及时推送税务部门。
(1)城镇土地使用税专题
以自然资源部门不动产登记信息为基础,通过获取土地登记、企业占地面积等信息,测算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应税金额,通过与企业纳税申报信息比对,对异常数据预警。
(2) 房产税专题
以自然资源部门不动产登记信息为基础,通过获取房产位置、权利人、面积等信息,建立房产税应税分析模型,分别按照房产原值和租金,测算企业房产税征缴疑点,并将信息及时推送税务部门。
(3)资源税专题
以水务部门用水信息(水资源)、自然资源部门矿产资源备案信息、公安部门炸药信息(矿山资源)等数据为基础,构建资源税专题;以资源税征收品目信息为基础,对所有缴纳资源税的企业进行分析,重点关注资源税大户企业动态。
(4)增值税专题
以公安部门提供的宾馆入住人次信息开展住宿行业专题分析;以公安部门提供的驾校培训人数开展驾校行业专题分析;以医保部门提供的刷卡信息开展医药行业专题分析;以住建部门提供的网签信息开展房地产行业专题分析;以商务部门提供的加油站信息开展成品油专题分析;以教育部门提供的教育培训机构信息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题分析。通过测算其理论营业额与企业申报数据比对分析,对异常数据进行预警。
(5)契税专题
以自然资源部门提供的土地招拍挂信息为基础,测算其契税缴纳情况;匹配原则按照税款所属期所在年度,按应交契税与实际缴纳税款比对分析,对异常数据进行预警。
1.4.3非税收入征缴比对分析
整合涉税部门相关数据,强化“以票控费”管理,重点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土地出让收入等收入项目进行交叉比对分析,加强征管部门非税征缴管理,提前做好收入研判,实现收入均衡入库。
(1)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预警
以发改、住建等部门提供的重点工程项目、房地产项目等信息为基础,获取其建设面积信息,对项目建设单位进行建模分析,通过分析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缴纳是否到位,对异常数据进行预警。
(2)土地出让收入预警
以自然资源部门提供的土地收储,招拍挂信息为基础,获取其土地出让信息,对未按时缴纳入库的中标人进行预警。
1.5涉税信息共享
依托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梳理平台数据资源,围绕政府综合治税业务需求,梳理平台数据资源,及时获取相关部门数据,实现数据横向贯通。对尚未纳入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数据,通过搭建涉税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由各部门报送,实现数据共享。
1.5.1涉税信息资源管理
建立涉税信息资源目录清单,实现按部门单位、采集项目、采集周期、报送方式等资源目录的动态维护。支持采集要素项目管理,包括采集要素的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备注摘要等;支持数据资源报送的批次、日期、数据量等进行管理维护。
1.5.2涉税信息质量管理
建立涉税信息质量管理体系,解决各涉税部门数据质量不高,不稳定等问题。一是各部门报送的数据标准不规范,比如:区划填报不规范,难以区分各区县及各镇办;二是报送数据格式不统一,如日期格式,有的是文本,有的是数字;三是涉及的企业名称不标准,部分企业提供的企业名称是简称,不能满足比对分析需求。
1.5.3涉税信息接口定制
针对各涉税部门数据报送需求,采用分类管理的模式。一是支持数据以附件方式报送,由运维工程师进行加工上传;二是支持数据接口批量导入,定制开发数据导入接口,用户可直接将数据导入;三是支持系统对接,采用库表或程序对接的方式,实现联网共享。
1.5.4涉税信息报送考核
建设涉税部门信息报送考核体系,实现对各部门报送数据清单、报送时间、报送质量等相关指标的统计、分析、考核;支持按月、季度、年度生成考核调度表,充分调度各涉税部门信息报送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