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套完整的word方案,VIP会员下载!
施工指南
在跟客户确认施工方案之后,需要对整体的施工流程、施工内容以及施工大致时常进行说明。同时需要告知客户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影响,比如施工时涉及到断网、断电以及施工噪音等。

在客户充分了解了施工的过程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之后,与客户约定上门施工的具体时间。
在与客户约定时间的前一天,再次与客户沟通确认时间,确定后,确保在约定的时间内上门施工,若因特殊原因确实需要改变上门服务时间的,应至少提前4个小时通知客户。

说明:
施工前,需要测量入户线缆的接收光功率,考虑到增加光纤和接头引入的光功率衰耗,施工前需要确保整条链路的光功率预算有额外1.5dB及以上的冗余方可施工,如果光功率不够,则需要停止施工,进行光路整改,待整改之后光功率满足要求,再进行施工。
施工前,需要观察暗管中线缆的情况,以确认暗管中是否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布放光缆,1.如果空间不够,则需停止施工,改用明线式部署;2.如果跟客户确认安装光缆后原网线可撤出,可以利用原网线作为拉线绳,引导光缆进行暗管,安装完成后,把网线抽出。
注意:
如果暗管内有强电线缆,或者暗管路径上需要跨越强电,需要关断室内供电之后再行施工。
1.1利旧/改造场景本场景主要为暗管中原有拉线绳或者综合布线(五类或六类),且该线绳可以正常拉动的场景。
施工前确认:
1.确定管道内原有线/绳的情况,通过拉动的力度,确定管道内是否有堵塞,如果线/绳可以轻松拉动,则继续施工,否则,则需考虑改用穿管器施工或者明线施工;
2.确定原有综合布线(五类或六类)是否需要保留。如果跟客户确认布放光缆后原布线可撤出,则可以利用原布线作为拉线绳,引导光缆进行暗管内布放。如果客户需要保留原布线,则需要观察确认管道中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光缆布放,之后首先利用原布线把拉线钢丝带入管道内,之后再通过拉线钢丝一次把网线和光缆布放进管道内。
施工步骤:
1.观察待穿管道的出入口以及之间的建筑结构,判断管道的走向以及大致长度,确定管道转弯位置;
2.如果管道的入口或出口位置同时有多根管道时,首先可以通过轻微拉扯拉线绳或者原有布线,以确定管道的对应关系,选择正确的管道;
3.选择合适长度的皮线光缆,利用胶带把光缆与旧线(拉线绳或者五类/六类线)进行缠绕捆绑,根据光缆和旧线的贴合情况,每隔1.5米左右捆绑一次,注意确保光缆与旧线之间无缝隙、无弯折,确保捆绑处表面平滑,无棱角;
4.两人配合,一端将捆绑好的线缆缓慢送入管道,另一端将旧线(拉线绳或者五类/六类线)缓慢拉出,注意整个过程保持缓慢、匀速,拉力应放在旧线上。在布放的过程中,光缆必须由缆盘上方放出并保持松弛弧形,光缆布放过程中,需要严格注意光缆的拉伸强度、弯曲半径,避免光缆缠绕、扭转。在光缆头部经过每个转弯位置时,要注意进一步放缓送入和拉线的速度,采用更加柔和的手法拉线,但注意过程中不要完全停止拉线,以免光缆卡在转弯处;
5.在拉线过程中,如果发现有拉力过大,卡线的情况,可以在线缆上适当涂抹润滑剂,以降低光缆在穿线过程中与管壁以及其他线缆之间的摩擦;
6.完成拉线之后,施工人员通过观察初步判断穿管过程是否对光缆造成损伤,如果发现有损伤,则需进一步通过光功率计测量,如果发现异常,则需要更换光缆重新穿管;
7.确认光缆性能正常之后,把光缆与旧线分离,预留适当的长度,以备后续安装到光纤终端盒。
1.2使用穿管器场景本场景主要为暗管中没有可利旧的拉线绳和综合布线,或者拉线绳和综合布线无法拉动的场景。
施工前确认:
由于管道原有线/绳无法拉动,施工前需要使用大功率吹风机验证管道是否有空隙畅通,确保管道有足够空间通过穿线钢丝头通过。如果吹风可以通过管道吹出,则可以使用钢丝穿管器进行穿管,否则,则需要用光纤穿管器或者穿管机进行穿孔尝试。
施工步骤:
1.观察待穿管道的出入口以及之间的建筑结构,判断管道的走向以及大致长度,确定管道转弯位置;
2.管道的入口或出口位置同时有多根管道时,可以使用大功率吹风机,对于管道进行吹风定位,并且可以吹出管道内的灰尘和碎屑,有利于下一步进行穿管操作;
3.将穿管器与牵引绳缠绕捆绑,利用穿管器进行穿管,使拉线绳布放在管道中,如果穿管的过程中,发现有拉力过大,卡线的情况,可以适当使用润滑剂,以降低穿管器和拉线绳在穿线过程中与管壁以及其他线缆之间的摩擦;
4.成功布放拉线绳之后,拆除胶带,把拉线绳与穿管器分离;
5.选择合适长度的皮线光缆,利用网格胶带把光缆与拉线绳进行缠绕捆绑,根据光缆和旧线的贴合情况,每隔1.5米左右捆绑一次,注意确保光缆与旧线之间无缝隙、无弯折,确保捆绑处表面光滑,无棱角;
6.两人配合,一端将捆绑好的线缆缓慢送入管道,另一端将拉线绳缓慢拉出,注意整个过程保持缓慢、匀速,拉力应放在旧线上。在布放的过程中,光缆必须由缆盘上方放出并保持松弛弧形,光缆布放过程中,需要严格注意光缆的拉伸强度、弯曲半径,避免光缆缠绕、扭转。在光缆头部经过每个转弯位置时,要注意进一步放缓送入和拉线的速度,采用更加柔和的手法拉线,但注意过程中不要完全停止拉线,以免光缆卡在转弯处;
7.在拉线过程中,如果发现有拉力过大,卡线的情况,可以适当使用润滑剂,以降低光缆在穿线过程中与管壁以及其他线缆之间的摩擦;
8.若穿线钢丝距离最终出口在几十公分内无法穿出,管内无其他线缆,且只过一个弯口。可通过自制搅丝勾,从出口探入,并顺时针旋转钢丝,使之接触到穿线钢丝后与之交缠一起,或使用四爪疏通器探入勾出穿线钢丝;
9.完成拉线之后,施工人员通过观察初步判断穿管过程是否对光缆造成损伤,如果发现有损伤,则需进一步通过光功率计测量,如果发现异常,则需要更换光缆重新穿管;
10.确认光缆性能正常之后,把光缆与拉线绳分离,预留适当的长度,以备后续安装到光纤面板上。
2明线式施工说明:
该施工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室内装修和美观,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充分与用户进行沟通,告知施工路径,描述施工后的整体效果,在获得客户同意之后,方可开始施工。该施工方案在穿越房间时,有可能需要打墙洞,如需打洞,需要提前与客户沟通确认,获得客户同意后,方可开始施工。
注意:
如果需要开墙洞,需要注意开洞处墙体无开裂,需要别开其他管道和线路。
2.1线槽敷设本场景主要为无法利用暗管进行布放的老旧建筑,采用线槽敷设减少室内明线敷设对
美观度的影响。
施工步骤:
1.观察室内弱电箱的位置,以及各房间预计按照光纤终端盒的位置,规划线槽路由。路由规划需要结合用户装修,优先选择天花板、门框、踢脚线、柜门沿线等路径进行布放,保证路由安全、隐蔽。路由规划需要考虑整条路由上是否都适合进行线槽固定,确保线槽可以稳固按照,同时需要注意光缆的弯曲半径,路由中线槽的转角不宜过大。如果线槽路由在跨越房间时需要开墙洞,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并再次与客户进行沟通确认,征得客户同意之后,再行施工;
2.确定路由之后,在墙面做好标记,并对整条路由经过的表面进行清洁,以确保线槽可以粘贴牢固;
3.将双面胶帖在线槽及其配件上,并粘贴固定在墙面上。当直线敷设距离较长时,每隔1.5~2米需用螺钉固定1次;
4.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线槽及其配件进行组合,转弯处使用阳角、阴角或弯角。跨域障碍物时使用线槽软管。在切割直线槽时,由于线槽盖和底槽是配对的,一般需要一起处理。线槽布放应横平竖直,安装牢固,各个器件之间应安装严实、密缝;
图4- 3 布放线槽
5.如果需要开墙洞,首先用Φ8mm电锤在用户墙面上进行过墙开孔,开孔角度为水平或微微向下倾斜。在新开墙孔或空调孔内外两侧安装过墙套管。皮线光缆通过套管穿放,用缠绕管包扎穿越墙孔处光缆;
6.光缆穿放完成后,需要用封堵填充胶泥对孔洞的空隙处进行填充封堵。封堵要光滑、平整、牢固。光缆穿越墙体的两端应留有一定的弧度,以保证光缆的弯曲半径符合相关要求;
图4- 4 开墙洞
7.完成线槽布放之后,把皮线光缆布放入线槽,关闭线槽盖时应注意不要夹伤光缆。
图4- 5 在线槽内敷设光缆
2.2隐形光缆敷设
注意:
隐形光缆手持加热工具在预热之后温度较高,预热后应妥善放置,小心使用,避免烫伤。如果需要开墙洞,需要注意开洞处墙体无开裂,需要别开其他管道和线路。施工过程必须带护目镜。在不破坏客户原有装修布局的情况下,可采用隐形光缆进行室内布线。隐形光缆为一种透明的皮线光缆,其自身附带热熔胶,通过手持工具加热之后,即可粘贴在室内墙体表面,完成敷设。
施工前确认:
观察室内弱电箱的位置,以及各房间预计按照光纤面板的位置,规划布线路由。路由规划需要结合用户装修,优先选择天花板、门窗装饰条周围、踢脚线等路径进行布放,保证路由安全、隐蔽。路由规划需要注意光缆的弯曲半径;
施工步骤:
1.确定路由之后,在墙面做好标记,并对整条路由经过的表面进行清洁,以确保光缆可以粘贴牢固;
2.首先把手持工具进行预热,预热时间2分钟。之后根据路由,将隐形光缆附着于墙体表面,用手持加热工具对光缆进行加热,光缆上的热熔胶受热后,即可粘附在墙体表面;
图4- 6 隐形光缆施工
3.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光缆缠绕、扭转。在转角处,可以安装上转角保护;
图4- 7 转角保护
4.施工过程中,如需调整光缆位置,使用施工工具回退操作,将透明缆移下,确定好后继续施工;
5.施工完毕后可根据需要采用修补胶进行修补加固;
6.如果需要开墙洞,首先用Φ8mm电锤在用户墙面上进行过墙开孔,开孔角度为水平或微微向下倾斜。在新开墙孔或空调孔内外两侧安装过墙套管。皮线光缆通过套管穿放,用缠绕管包扎穿越墙孔处光缆;
7.光缆穿放完成后,需要用封堵填充胶泥对孔洞的空隙处进行填充封堵。封堵要光滑、平整、牢固。光缆穿越墙体的两端应留有一定的弧度,以保证光缆的弯曲半径符合相关要求。
3光纤终端盒安装注意:
如果利旧原网线面板或者电源线面板位置,安装信息面板时需要注意断电后再操作,以防触电。
施工步骤:
1.确定光纤终端盒的安装位置,利旧场景下拆除原网线改板,新建场景下确定螺丝的位置,并在墙上标好记号;
2.把光纤终端盒的上盖板和底盒拆开;
图4- 8 拆开光纤面板
4.通过螺丝把底盒固定在墙上;
5.通过快接或者熔接的方式,实现光纤成端;
图4- 9 光纤成端
6.成端后的光缆在光纤面板底盒中盘好,并与光纤面板的适配器连接;
图4- 10 光缆盘纤及连接
7.把光纤面板的上盖板改好,完成光纤终端盒的安装操作。
图4- 11 盖好上盖板
4全光交换机安装
全光交换机一般安装场景:挂墙,桌底,弱电箱,机柜机架。
设备安装说明:
设备安装位置需要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应端正牢固。设备应避免安装在潮湿、高温、强磁场干扰的地方;选择通风干燥无强光直射的环境,注意设备周围至少空出10厘米的散热空间。线缆布放时,应尽量减少转弯,绑扎应松紧适度,光纤需要注意满足最小弯曲半径,注意绑扎后的线缆不得阻挡设备的散热孔。
注意:如果入户弱电箱空间不足或者散热情况不佳,则不建议把全光网关安装在弱电箱里,长时间高温工作,会使网关故障率增大,造成安全隐患。安装过程中需要佩戴护目镜,避免肉眼直视光纤出口。
场景安装推荐:
安装场景
推荐安装位置
高校新建 - 教室
弱电箱
高校新建 - 办公室
弱电箱
高校改造 - 教室
多媒体讲台下
高校改造 - 办公室
桌底/挂墙
普教新建 - 教室
弱电箱
普教新建 - 办公室
弱电箱
普教改造 - 教室
桌底(多媒体讲台下)
普教改造 - 办公室
挂墙
医疗新建 - 诊室
弱电箱
医疗新建 - 办公室
弱电箱
医疗新建 - 大厅
弱电箱
医疗改造 - 诊室
挂墙
医疗改造 - 办公室
桌底/挂墙
医疗改造 - 大厅
自助机后
弱电间
机柜机架
最新精品资料介绍
这套弱电资料,汇总了大量的技术文档,313个PPT方案,279个标准规范,60个设计方案,119份图纸素材,8套施工图纸,20套工程量清单,20个施工组织设计,69份visio拓扑图及图块,54个excel表格,完整的施工过程文档及验收文档等等,非常的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