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山东省司法厅、山东省律师协会,在省法院召开山东法院民商事案件再审申请书自动生成系统试运行工作发布会。
发布会播放了民商事案件再审自动申请书生成系统操作演示视频,并开启再审申请书自动生成系统上线试运行。
省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英发布了系统有关情况,“近年来,山东法院民商事再审审查案件数量呈现上升趋势,2023年全省民商事再审审查案件收案21922件。省法院民商事再审审查案件收案数比2019年翻了一倍,在民商事案件中占比89%,可以说再审审查已经成为省法院民商事审判的重点工作。”

齐鲁·齐鲁壹点了解到,部分当事人、代理人对再审程序的定位和法律规定理解不到位,出现了申请书不考虑法定申请事由、对法定申请事由理解有误、对原判决未采信证据提出未经质证的主张、申请事由缺乏相关证据等问题。提交的再审申请书不符合要求,再审申请预期效果不理想,占用了真正需要再审案件的司法资源。事实上,民商事案件再审程序是一种非常规救济途径,具有突破生效裁判既判力和程序安定性的特殊性,该特殊性决定了只有在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十三种申请事由时,才有可能得到救济。
孙英还介绍,自动生成系统对标相关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再审申请书样式,以表格化、要素化设计,充分提示再审申请书需要具备的关键信息、应当提交的相应材料,及时反馈是否遗漏必填要素,自动生成系统将对再审程序的普法宣传融入填报流程,对专业术语提供释义;对当事人容易误认为可再审的情形,提示相关法律规定,有利于促进当事人对再审申请事由的理解,尽量避免事由与理由错位。

此外,自动生成系统严格按照法定申请事由的基础性要求,设置填报要素。按照指引填写,可以自行排除明显不符合再审事由的内容,让再审申请书有的放矢,更加清晰精炼。负责审查的法官能够更快发现符合再审启动条件的关键要素,提高再审审查质效。
孙英表示,将再审申请书要素化,申请事由和具体理由清晰明确,有利于汇集诉讼端数据,与审判数据综合细化研判分析;为下一步充分发挥大数据在优化审判管理服务、提高司法审判质效等方面的作用,推动条线指导走深走实,提供再审申请数据支持,助力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