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吴女士迅速联系了该App的客服,希望能够申请退款。然而,客服却以她已经使用过App为由,拒绝了她的退款请求。这一遭遇让吴女士对所谓的“免费试用”彻底失去了信任,她认为这是商家在玩文字游戏,欺骗消费者。
事实上,像吴女士这样被App的“免费试用”或“低价享用”所迷惑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如今,“7天免费试用”“1元享7天”等广告语已经成为许多App吸引用户的重要手段。但《法制日报》经过调查发现,这些看似诱人的优惠背后,往往隐藏着各种陷阱。有些App在用户点击免费试用后,会自动默认包月或包年套餐;有些则在低价试用后,以高价套餐进行续费;还有的App在免费试用期的界定上模糊不清,导致用户稍不注意就会被扣除一年会员费。
针对备受关注的自动续费问题,我国于2024年3月19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对此进行了明确的规范。该条例将于2024年7月1日正式实施。

条例明确规定,当经营者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时,他们必须在消费者接受这些服务之前,以及在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日期到来之前,采用显著的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这一规定旨在确保消费者在享受服务的同时,能够充分了解并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从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