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痛点分析及优化动作
痛点一 : 设计师往往拘于对图纸的精细及效果的美化,对选用材料的效果性把控不足。
常规动作:参观各地经典建成项目,网上查找类似案例……

优化动作:搜集制作反映材料特性的集合,制作材料样板选用抽屉;对即将施工项目制作样板,形成实体材料库,总结经验;同时对落地好评项目进行主材搜集,形成精品案例库,便于借鉴。
痛点二 : 设计师对建筑材料的类别了解不多,不好判断材料上墙之后能否实现预期效果。

常规动作:借鉴之前操作项目,咨询材料商推荐渠道……
优化动作:系统挑选单位精品项目及查找外部优秀案例,高清扫描常用实体材料,咨询整理常用材料案例菜单。
痛点三 : 设计师和业主在现场不方便随时查看更多的项目材料信息
常规动作: 打印全套资料,电脑拷上全套电子样板,或文本类大文件发微信或邮箱……
优化动作: 制作电子样板二维码,以二维码的形式浓缩更多材料信息,随扫随看。
痛点四 : 设计师对电子样板不太熟悉,制作时会消耗较多的时间精力,效率低下
常规动作:临时找参考模板,形式各样,品质有别……
优化动作:制定统一的“电子样板”模板,主体“菜单化”,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点餐” 。
痛点五 : 设计师对材料“设计要求”栏的信息不了解。
常规动作:查找之前施控相关部分,费事费力……
优化动作:制作常规选择项,多种定制菜单根据需求挑选。
痛点六 : 设计师面临的材料类型繁多,查找不易。
常规动作:按类型分文件夹,越分越多,查看极为不方便……
优化动作:根据材料库实样现有情况,氛围有无实体材料2个文件夹,后者向前者转化, 按材料类型编号归类。
痛点七 : 设计师对材料样板的组合内容不甚了解。
常规动作: 材料搜集在一起后邮寄给现场……
优化动作: 制作统一的“实体样板”模板,根据具体项目特点,结合材料类别,组合排版上讲究建筑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