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业务方面:
我总结,主要是国产替代+公司模式创新。
国产替代方面

1、公司认为未来1-3年是国产替代会逐步推进。
a.金融系统,之前用甲骨文+SAP的比较多,但目前这块国产替代推进很突出。用友,目前跟国开行,进出口行,农发行等都有合作,今年一些金融机构也在积极做国产替代。

b.传统的能源型、军工航天类的,这块目前已经在做替换和转型。
c.大型企业,央企等,这类他们更多担心稳定性,所以会选择从边缘业务去替换,然后逐渐全面推广,目前这类跟公司合作较好的企业,公司在推动。
2、公司预测1-3年内国产化这个市场会打开、启动,但这可能一下就完全,要全面做完要3-5年。
3、、公司BIP这个产品在12月份会尽快上线,目前国电投已经开始拿单子,公司拿下他们的平台。
4、现在很多客户买公司的YonBip产品,买的不是原来已有的接口。更多是包括它的销售、采购、制造等公有云服务。比如香雪制药就采购了。
5、公司在市场推广之中,还有就是做一个整体的咨询的规划的切入,现在四大财务事务所、IBM还有埃森哲也会有合作,这可以给大型企业要转型提供咨询方案。
6、私有云方面,后面的主要收入,就是未来的服务费和他的版本更新的产品费用,这块主要是针对大客户。
7、之前只做NC Cloud,慢慢的往YonBIP整个方向上去扩展。业务会更广,升级上也能带来一些很好的单子。
这里面,国产替代方面,未来1-3年可以持续关注,会逐渐推进。模式上,公司主打,新应用的切入(YonBip)+咨询的规划的切入(四大+IBM等)+私有云的切入(部分大客户)。
云收入方面
1、云收入的拆分,13.8亿的运营收入,公有6.6亿,私有7.2亿,YonBIP收入的3亿。
2、对于YonBIP收入,如果是私有云的模式,直接划给NCC了,因此,YonBIP的收入,就是两个方面平台+领域云。
3、公有6.6亿,2.2亿是纯订阅的收入,剩余的就是实施,咨询和一些其他的收入。
4、软件产品,在高中低端三个方面收入,都在下降。疫情影响了大企业的采购。
5、整个11月的订单上,云的合同增长比前三季度的数据还要好。
从数据上看,用友在云上的增速很快,而且是高中低端云产品布局,同时升级了ncc到YonBIP。
人才方面
1、人才方面,募集资金33.5亿都投在人身上,主要是投给YonBIP的。
2、可能两三千人研发人员的规模,铺在YonBIP产品上面。
3、后续公司想去提高研发人员的占比。
4、中低端的实施逐渐去搞外包,比如让汉得去帮忙做实施,公司就做高端的实施。运维方面也是。
从人才方面上看,用友的目标是向SAP和salesforce看齐,他们都是研发占比40%,用友目前大概是25%多一些。
更多只是我自己记录的一些数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