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亮眼】
江苏金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一
杨树兵表示,早在2011年4月,江苏省教育厅就举办了第一届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大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意、创业热情和活力,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信心和能力。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同年教育部举办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即将省级创新创业赛事与国赛的省级复赛合并举办,至今已举办十二届。

近年来,江苏高校项目团队参加国赛成绩始终保持全国前列,总计获得包括总冠军、亚军、季军等在内的224枚金奖、250枚银奖和264枚铜奖,其中金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一。
在2022—2023年举办的第八届国赛中,南京理工大学“光影流转”团队荣获全国总冠军。该团队研制出国际上首台超高清红外热像仪,创造了红外成像的“亿像素”世界纪录,有力地推动了相关国产夜视产品更新换代。

2023年,江苏高校在第九届国赛中,共荣获68个金奖,其中金奖总数、高教主赛道金奖数、“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数均居全国第一。
累计培育孵化大学生“双创”企业超5000家
据统计,全省高校培育孵化出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超5000家,估值累计超200亿元,涌现出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的大学生领军型企业。
比如,南京大学刘靖康同学所创公司推出的Insta360全景相机项目,填补了当时国内全景拍摄技术的空白,公司已连续五年在全球全景相机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超过50%),2023年的营收接近40亿元。
东南大学周全同学创办公司生产3D智能炫屏产品,利用人类“视觉暂留”现象,使LED亮带在50转/秒的高速旋转下,通过解码软件,将图像转化成灯带可播放的视频,成功参与央视春晚、世园会等国家重要活动。
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很多同学们的创新项目更多关注乡村振兴、生态环境和珍稀物种保护,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生态效益。比如,南京林业大学“竹富乡村”项目,开发出幅面大、零施胶、无开裂、零霉变的竹板基材,带动江西资溪县当地900余户竹农,年均收入提升至7.5万元。
江苏科技大学“一江碧水伴笑颜”项目,十年深耕江豚保护研究,足迹覆盖江豚分布区内的5省16市、8个保护区,行程超10万公里,成功推动全国首部地方江豚保护法诞生;南京农业大学“渔杰冰清”项目,深耕长江特色鱼类繁养技术创新,以种质研发支撑“科学放流”和长江保护,助力解决长江“无鱼”之痛和近30万退捕渔民“失渔”困境。
开设本科创新创业类课程3600多门
取得以上成绩,背后是江苏多年来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持续探索,以及全省高校在着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上做出的共同努力。
聚焦体系构建,营造创新创业教育良好生态。近年来,江苏已累计实施省级以上“大创”项目8.42万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94万项,引导37.88万名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
聚焦平台建设,打牢创新创业教育坚实基础。在全国率先建成50个省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和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4个(居全国第一),为大学生提供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训练实践、指导服务、资源对接、成果转化、项目展示六位一体,校内外联动的省级平台支撑服务。
省教育厅统筹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品牌专业建设工程等专项,每年安排超过1000万元经费用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截至目前,全省本科高校建有校内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1500多个,与校外单位共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3600多个,用于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场地面积超130万平方米。
聚焦教学改革,突出创新创业实训能力培养。截至目前,全省高校开设本科创新创业类课程3600多门,选课人数超70万人,其中16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5门课程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江苏高校牵头编写创新创业教育类教材近280部,校内外使用人次超110万;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授课或指导的专兼职老师达12.3万人。
聚焦成果转化,推动学生项目成果孵化落地。“十四五”以来,江苏在校大学生注册创办企业累计约2810家,带动就业约2.6万人,其中2023年在校大学生注册创办企业近800家,注册资本累计达6.3亿元、融资总金额超过1.8亿元。
【激励政策】
鼓励将国赛省赛获奖情况纳入学校推免生遴选指标
今年省赛将于7月下旬在南京理工大学举办。本次大赛将加大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力度。今年省赛赞助方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为举办省赛提供200万元专项经费,并为获奖项目举办“互联网+”金融产品推介/宣传沙龙。
为激发广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江苏对在省赛、国赛中获奖的师生还有一系列的配套激励政策。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徐庆介绍,将国赛获奖情况纳入省属高校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鼓励高校对获奖学生进行奖励,鼓励具备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本科高校,将国赛省赛获奖情况纳入学校推免生遴选指标体系。
指导教师指导项目获省赛一等奖可以认定等同于省教学成果奖(实践教学)二等奖,获国赛金奖可以认定等同于省教学成果奖(实践教学)一等奖,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主要依据,允许支持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指导教师破格晋升高级职称。省赛一等奖项目相关教学研究可优先申报省级教学改革项目,不占用学校推荐名额。
现代快报/现代+ 李楠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