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IP和会展项目的定义
会展IP:
会展IP指的是会展活动的名称、标识、主题等无形资产,它是一个会展活动的品牌、知识产权和核心价值的体现。会展IP可以视为一个活动的灵魂,是吸引参展商和观众的根本。一个成功的会展IP往往拥有独特的主题定位、明确的受众群体和持续的吸引力。

会展项目:
会展项目则是指具体实施的会展活动,它包含了会展IP的所有元素,同时附加了具体的届次、举办时间、地点等详细信息。会展项目是会展IP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空间的具体呈现,它具有明确的起止时间和操作细节。

举例说明:
以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为例,广交会是中国最大的贸易性展会,也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会展IP。自1957年创办以来,广交会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贸易的重要平台。作为一个会展IP,广交会拥有深厚的品牌积累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每一届广交会都是该IP在特定年份的具体实现,即会展项目。比如,“第126届广交会”就是指在2020年举办的那一届交易会。每一届广交会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包括不同的参展企业、产品类别和行业趋势等,这些都是会展项目的具体内容。
会展IP和会展项目的区别:
届次与年度:会展IP不包含届次信息,而会展项目则明确标注了届数和年度。例如,“广交会”是一个会展IP,而“2020年第126届广交会”则是一个具体的会展项目。具体性:会展IP更偏向于概念和品牌,而会展项目则涉及实际操作,包括策划、宣传、执行等具体环节。持续性:会展IP追求的是长期发展和品牌影响力,而会展项目则关注本届单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数据维度:会展IP下的参会者、展商和观众是历届的总和,而会展项目下的参会者、展商和观众是本届的总和,因此是两个不同的数据库。数据看板:在企业里面,主办方需要分别针对IP和项目开发数据看板,因此,会展IP的数据看板和会展项目的数据看板肯定不一样,请看下表:
对比维度
会展IP数据看板
会展项目数据看板
数据焦点
长期表现和累积效应,如历史总参会人数和累积展商数量。
单届会展的具体表现,如本届参会人数和展商名单。
时间跨度
较长,从首届活动开始至今的数据累积。
较短,通常为一年,针对即将举办或已结束的单届活动。
分析目的
品牌忠诚度、市场渗透率、长期发展趋势。
评估本届活动成功度、即时市场反馈和短期目标完成情况。
关键指标
累积参展面积、重复参展率、观众满意度、品牌认知度。
本届注册量、注册费收入、交易额、新参展商和观众比例、即时反馈、媒体曝光度。
决策支持
支持战略决策,如品牌定位和长期市场战略规划。
支持战术决策,如营销策略、现场管理和服务改进。
更新频率
相对较低,可能每年或几年更新一次。
需要更频繁的更新,以实时反映活动状态和进展。
用户群体
品牌所有者、长期战略规划者和高层管理者。
项目经理、营销团队和现场运营团队。
会展IP和会展项目的联系:
品牌与实施:会展项目是会展IP的具体实施和变现,每一次成功的会展项目都能增强会展IP的品牌价值。相互依存:没有会展IP作为基础,会展项目会缺乏核心吸引力;而会展IP也需要通过一个个成功的会展项目来实现其价值和影响力。共同发展:会展IP和会展项目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会展业的发展和创新。不是所有的项目都有IP,但所有的IP必须有项目,IP依靠项目变现。
ICCA数据库里面有多少个会议IP和多少个会议项目?
ICCA数据库中的记录究竟是会展IP还是会展项目?ICCA每年统计的全球2万个左右的会议,但是ICCA的会议数量肯定不止2万个。因为2万个会议其实是IP,它们按照一定的周期在世界各地轮流举办,ICCA叫做Edition(即届次)。换句话说,ICCA有1万多个协会社团,这些社团拥有2万多个会议IP。由于ICCA中的协会会议大多数是一年一届,也存在两年或三年一届的情况,那么ICCA所包含的会议项目的总数是数十万级别,可能是在20-50万个之间。
客户寻找商机,不仅需要寻找IP,更需要找这个IP下的当届的项目,因为经营活动的干系人都按照IP开展,项目负责人,客户,供应商,展商,场馆等等。
总结:
会展IP和会展项目是会展业中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会展IP作为品牌和核心价值的体现,是吸引参展商和观众的关键;而会展项目则是会展IP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具体实施,是品牌价值实现的载体。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于会展活动的策划、运营和品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