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黄姚古镇网页设计友情链接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3个问题黄姚古镇网页设计友情链接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黄姚古镇的>汗青/h2>
黄姚,古时随县居南越地。
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置苍梧郡,辖临贺、猛陵等县,黄姚地属临贺地。

南朝梁“普通”元年(520年),梁武帝萧衍析今昭平县地马江以上至平乐县南面置静州,辖梁寿、静慰二郡,并在二郡中设龙平、安乐、宁新、博劳、荡山五县,黄姚地属荡山县辖。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撤销静州,将安乐、博劳、宁新三县撤并人龙平县,荡山县部分归龙平县,部分归贺川县,黄姚地受龙平县辖。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静州,并将临贺、平乐等地设置昭州、贺州,黄姚地受昭州龙平县辖。
五代十国时期,虽经战乱,但州治如唐代制,黄姚地届龙平不变。宋仁宗时期平定依智高之乱后,静、昭、贺三州的社会趋于安定,宣和六年(1124年)将龙平县改名招平县,意谓招抚平定,后将“招”字改为具有光明、明亮之意的“昭”字,定名为昭平县,黄姚地属昭平县辖。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将昭平县划分为里管理,黄姚属宁化里辖。
清咸丰十年(1860年),地方多故,县办团务,将全县划为十区,以预、备、财、恒、足、关、防、乐、太、平十个字为区名,黄姚属“关”字区辖。
民国十五年(1926年),广西实行区乡保甲制度,全县分明源、黄姚、马江三大行政区和二十三个小乡镇,在黄姚区设立黄姚镇,届黄姚区辖。
解放后,1950年4月,昭平全境划分为一、二、三、四区,其余二十三个乡镇仍按解放前区划不变,黄姚镇属二区管辖。
1959年9月改称为黄姚人民公社。
1984年7月,将原黄姚公社拆为黄姚镇和巩桥乡。
2003年黄姚古镇景区正式成立。
2007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09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4A景区。
黄姚古镇的朋友圈说说
黄姚古镇,繁花似锦觅安宁,淡云流水度此生。
黄姚 ,自然景观有八大景二十四小景。保存有寺观庙祠20多座,亭台楼阁10多处,600多座岭南特色建筑。
古镇里古树参天、青溪环绕、石桥遍布、青砖黛瓦,它正是旅行爱好者心中的「远方」。
黄姚古镇导游词
黄姚是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镇,它发祥于宋朝年间,由于镇上以黄、姚两姓居多,故名“黄姚”。
和很多江南小镇一样,有小桥、流水、人家,有精雕细刻的檐梁壁画,有屋檐上诗文画壁的古宅民居。如果是夏天来这里,不妨去农趣园,是赏荷的好地方,园内还有复原的豆豉、豆腐、榨油古作坊。
黄姚古镇旅拍>所在/p>
1、带龙桥
黄姚15座古桥梁中最大的一座,也是古镇景致的地标。以青石板为材料,由两个桥拱组成,拱桥呈半月形横跨在新兴街东面的小珠江上。
带龙桥可不是个装饰品,除了供行人来往,桥面用腰形铁块连锁的石板还能在发洪水时作分洪之用,因此黄姚历经千年仍完好保存。
这里风景幽美,吸引了很多镜头和绘画的人,电影《面纱》就曾经在这里取景。要想拍到带龙桥的美丽景色,一定要清晨,水平如镜时,朝阳斜射在古桥上。
2、古镇石板街
石板街是黄姚古镇建筑的精华,特别是雨后的石板光滑油亮,很有韵味。
黄姚古镇 石板街目前有8条,分别为金德街、迎秀街、天然街、中兴街、安乐街、连理街、龙畔街、山磅街。
3、龙爪榕
龙爪榕因其气根形似龙爪而得名,从正门进入沿右岔路走去就能看到,已经有500多年树龄。黄姚著名的龙爪榕,是当年拍摄释小龙《夺宝奇兵》的外景地。
粗大有力的榕根,如一张张龙的爪,张牙舞爪的守在村口,仿佛在庇佑着它的子孙后代,让黄姚这个历经历史变迁却古迹完存的古镇再迎来繁荣。
习习微风吹过,能听到叶沙沙的响声,树上有几只麻雀忽而“朴”的一声音从一处枝丫飞到另一枝丫,人伫树下,沁凉沁凉的,微风拂过脸颊,嗅着淡淡的古树香味,躁动的心会渐而宁静!
4、石跳桥
石跳桥是黄姚古镇中最具特色的桥,由31个石头墩子排列而成,高石墩露出水面,矮的石墩埋在下面,起到支撑固定作用。31个石墩间距按人行走步伐排列,既方便人行,又不影响泄洪。
5、仙人古井
古井的泉水常年翻腾而涌,无论多旱多涝,始终保持不变。传说阴历七月初七上午在泉中取的水,能放置三年而不腐,人饮后百病不生。传说归传说,经过专家的测试,发现这井水中还真的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常饮即使不益寿也能健体。
在我们眼中,仙人古井最独特的倒是它的样子,它不是一个圆圆的泉眼,而是由几座方池相连。方池的功能性非常强,分为饮用池、洗菜池和洗衣池。从泉眼流出的水先供饮用,然后再依次进入洗菜池、洗衣池,最后汇入河中。
到此,大家对黄姚古镇网页设计友情链接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黄姚古镇网页设计友情链接的3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