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资讯 » 华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华为流程成功公司亿元)「华为成功的秘诀有哪些」

华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华为流程成功公司亿元)「华为成功的秘诀有哪些」

admin 2024-07-24 03:42:05 技术资讯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任正非说:“改革就是把所有权力都放进流程里。
这个流程才有权力,公司最高领袖没有权力。
最高领袖只能做规则。
所以,改革的最后结果,我就成了傀儡。
比如我想在办公室喝一瓶可乐,却没人给我。
因为流程不允许。

成功,其实不过是按照流程办事。
任正非的这段讲话,含义太深刻了!
在这里,可能很少有人理解流程这两个字的含义。
但是,如果理解了,你就会明白任正非这句话的重大意义。

那么,什么是流程?华为又是如何拥有流程的呢?这一切,就要从华为刚刚发达的时候说起。

华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华为流程成功公司亿元) 华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华为流程成功公司亿元) 技术资讯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1987年,任正非刚开始创业,其实就是摆路边摊。
那时候没有城管,可以随便在路边摆摊。
不过,即使这样,路边摊的生意仍然非常困难。

在先后经营减肥药,火灾报警器等十几种产品都不理想之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任正非得知程控交换机非常好卖,于是,任正非开始从做程控交换机生意。
一部交换机就能挣五六万元,确实是非常好的生意。

华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华为流程成功公司亿元) 华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华为流程成功公司亿元) 技术资讯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但是,任正非的初始资金只有两万元,于是,缺乏周转资金成了大问题。
这时,通过人介绍,任正非认识了香港鸿年公司的老板梁琨吾。
而鸿年公司正是做交换机生意的。

鸿年公司授予的任正非一亿货物的代销权,相当于给任正非提供了一亿周转资金。
从而,解决了资金问题,任正非开始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年利润迅速超过一亿元。

随后,任正非发现程控交换机买来配件组装就可以,于是,任正非又开始了自己制造程控交换机,从而跨入了通信领域。

现在看起来,华为进入通信行业,和吉利李书福进入汽车行业非常相似。
在进入汽车行业时,李书福说:不就是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吗?

华为进入通信领域也是如此,也是从简单的组装开始的。
但是,在迅速挣到钱之后,是否能够快速升级,跟上公司的发展步伐至关重要。

1995年,随着C&C08万门局用数字交换机在技术上和市话市场上的重大突破,华为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这时,公司的组织、文化、管理如何建设,就成了大问题。

在任正非的主持下,华为制订了《华为公司基本法》,主要回答了三个问题:

一,华为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二,这些成功的因素,能不能保证华为继续成功。

三,华为要获得更大的成功需要什么?

也正是在制定公司基本法的过程之中,任正非发现了公司最大的不足。
他忽然发现了自己最大的不足。

1997年,华为已经拥有了5600名员工。
在业务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公司内外部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如何构建一个成熟稳定的管理体系,以保证公司稳定发展,成了华为的燃眉之急。

当年年底,任正非带领团队考察了四家世界级企业休斯、朗讯和惠普和Ibm。
其中,Ibm的故事深深震撼了任正非。

IBM创立于1911年,经历过好几次起起落落。
到上世纪70年代,IBM的服务器供不应求,IBM的工作人员也越来越傲慢。

到70年代末期,市场开始向Pc机转型,组织臃肿、官僚主义盛行的IBM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业绩逐年下滑。
到了1992年,业界普遍认为IBM快要破产了。

就在这时,一个神奇的人物出现了,他就是被称为“传奇Ceo”的郭士纳。
”在担任IBM的Ceo之前,郭士纳对IBM做了一次体检,他的结论是:IBM的管理层太官僚了,靠这些人是无法挽救IBM的。

郭士纳

于是,郭士纳向董事会提出条件:必须对IBM做大手术,换言之,必须大量裁员。
但是,这就需要大量补偿资金。
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董事会的答复是:你是IBM最后的希望。
大胆的干吧,如果你也不行,IBM的结果就是破产了。

于是,1993年4月3日,郭士纳正式上任IBM Ceo。
此后的五年里,IBM裁员15万人,付出成本80亿美元,管理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终于起死回生。

到1997年,IBM的年销售收入达750亿美元,股票市值也增长四倍,重新回到历史最高点。

同年,华为的年销售收入是41亿元。
任正非认为,当时的华为就和改革前的IBM类似,急需一套科学规范的现代管理模式。
所以,他决定向IBM拜师,请IBM传授这套管理模式。

谈判时,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周伟琨提出:根据IBM推算,70名顾问按级别分为三类,每小时费用为300美元、500美元和680美元。
为期五年,华为大约需要投入20亿人民币。

而当时,华为一年的全部利润都达不到20亿元。

任正非只是问了一句:“你们有信心把项目做好吗?”

周伟琨回答:“有。

于是,任正非一口答应了IBM的报价。

其实,IBM认为中国人喜欢拦腰砍价,所以报价有很大的水分,已经准备好了华为砍价。

在得知任正非没有还价的时候,“传奇Ceo”郭士纳沉默了。
很久之后,他只对秘书说了三个字:“好好教!

随后,任正非任命了以孙亚芳为总指挥,郭平任副组长的改革领导小组。
同时宣布由各部门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组成管理工程部,全力配合IBM顾问的各项工作。

五年之后,项目成功结束的时候,华为总共花费为40亿元。
结果是,这个项目,帮助华为跨入了世界一流企业的阵营。

IBM帮助华为建立的这套流程可以简单总结为“三图三表两书六设计”。

三图:

战略规划图,规划了未来5-10年的战略。

组织架构图,清晰的组织架构。

晋升通道图,每个员工都可以有好的发展。

三表:

工作分析表,为每个岗位划分职责,量化工作内容。

绩效考核表,保护优秀人才,淘汰混日子的。

晋升标准表,清晰的告诉员工努力的方向。

两书:

人才引进说明书:人才来华为有什么好处。

目标责任书: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薪酬六设计:

设计一、五级工资薪酬法

设计二、金银铜牌薪酬法

设计三、三级九岗薪酬法

设计四、超额利润激励法

设计五、在职分红激励法‬

设计六、股权期权激励法

简而言之,这是一套流程,只要安排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这个流程就可以自己运行。
作为公司的老板,你可以更改这套流程,否则的话,也必须按照流程办事。

华为这40亿元花的值不值,华为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结果已经说明了一切。
在IBM帮助华为设计这套流程之初,他们的计划是从华为开始,成功之后可以在中国推广,从而大发其财。

可惜,IBM算错了一件事:不是所有人都有任正非这样的胸怀。
为了企业的发展,愿意放弃手中权力的人,其实没有几个。

华为为什么如此成功?答案其实很简单:任正非愿意为了公司的发展而放弃手中的特权,按照流程办事,如此而已。

道理很简单,知道的人也很多。
但是,真正能做到放弃手中特权的人,又有几个呢?

特权太诱人了,除了任正非,没有几个人愿意放弃。
于是,华为就只有一个。

当然,除了华为,很多公司其实也很优秀。
但是,他们能达到华为这样的高度吗?能有华为这样的生命力吗?

或许,只能把最后的答案留给时间,让时间来证明一切吧!
#头条创作挑战赛#​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