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软件开发 » 华侨博物院的缘起,博物馆之友。

华侨博物院的缘起,博物馆之友。

南宫静远 2024-09-13 03:25:58 软件开发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博物馆 友情链接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2个问题博物馆 友情链接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华侨博物院的缘起

位于东直门内北小街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于2014年10月21日开放,为什么定在这一天,因为这是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日,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与他有着深厚的渊源。那是在1959年5月14日,陈嘉庚先生倡议并捐资的厦门华侨博物院建成开馆,这是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的缘起与开端。到了1960年7月15日,陈嘉庚先生又向中央建议在北京兴建一座华侨博物馆,并承诺自己负责建筑费用。周恩来总理对这一动议十分赞赏,答复陈嘉庚先生,待国家经济好转,由国家投资兴建。世事多变。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先生在京逝世,留下50万元人民币作为侨博兴建资金。此后国家进入多事之秋,此议便被搁置和拖延下来。改革开放后,经侨界多方努力,国字号侨博工程重上议事日程,却并未一路坦途,到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时,已是2005年7月,直到2011年奠基开建。

也许是北京的文化资源太过于丰富的原因吧,华侨历史博物馆的确是门可罗雀,养在深闺人不知。如今开放常设的华侨华人历史文化展,分为中国人移民海外历史、华侨华人海外生活篇和贡献篇、华侨华人与中国发展、中国侨务等四部分,展出文物千余件(套),图片千余张。展示中国海外移民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生活、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开拓、创业和所作贡献的历史,展示近代以来华侨华人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支持以及中国侨务机构的沿革发展。

华侨博物院的缘起,博物馆之友。 华侨博物院的缘起,博物馆之友。 软件开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走进侨博,仿佛走入一部波澜壮阔的移民史,走入中华民族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血泪史,走入海内外赤子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自强而奋斗的心灵史。那一件件看似普通的藏品,折射出不同时空背景下海外移民的酸甜苦辣,抒写着华侨华人与祖(籍)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慷慨悲壮。栩栩如生的场景复制,重现华侨华人在海外的生活。反映华侨在海外求生活的“三刀”(剪刀、菜刀、剃刀),就复制了裁缝、厨师、理发师的工作生活场景;侨社“三宝”——侨团、侨校、侨报侨刊的相关情况也被生动再现。

华侨博物院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博物馆,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493号西侧,建筑面积三千多平方米,截至2017年3月,有七千多件展品。该馆由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主持创办,并由侨胞和归侨捐款筹建,1956年动工,1959年5月正式开放。华侨博物院分为“华侨的产生和发展”、“解放前华侨的悲惨遭遇”、“华侨同侨居国人民的友谊”、“华侨对祖国的贡献”、“华侨社会的过去和现在”、“华侨政策的回顾”等六个部分。

华侨博物院的缘起,博物馆之友。 华侨博物院的缘起,博物馆之友。 软件开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华侨博物院在新建的牌楼式的大门上,镶嵌着廖承志先生题写的匾额。华侨博物院被英籍女作家韩素英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华侨历史博物馆"。该博物院是陈嘉庚先生带头捐款倡办的,1959年5月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截至2017年3月,展览面积2400平方米,展出各种资料、照片1200多件,珍贵文物2000多件,各种珍禽、走兽、水产标本1000多件。

北大赛克勒考古博物馆怎么预约

北大赛克勒考古博物馆不需要预约,免费开放,坐落在北京大学校内的鸣鹤园中,是中国高等院校中第一所考古专题博物馆。博物馆积极致力于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为学习中国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学生提供标本观摩和教学实习条件,积极协助中国考古学研究,展示中国考古学工作成果,宣传普及考古学知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开展文物、考古学和博物馆学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增进世界人民的相互理解和>交情/p>

到此,大家对博物馆 友情链接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博物馆 友情链接的2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