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软件开发 » 嗨翻天!嗨翻天!2024年中国龙狮公开赛(湖北黄石站)圆满收官(舞龙翻天公开赛年中运动)

嗨翻天!嗨翻天!2024年中国龙狮公开赛(湖北黄石站)圆满收官(舞龙翻天公开赛年中运动)

雨夜梧桐 2024-07-23 16:55:54 软件开发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经过两天的预赛、决赛,来自全国各地的30支队伍在黄石人民广场上演“龙狮争霸”。
龙腾狮跃的精彩与喜庆气氛吸引了上万市民驻足观赏拍照,给春节假期增添了祥和热闹的节日氛围。

呈现高水平龙狮竞技水平

比赛现场,各参赛队轮番登场。
舞龙自选套路比赛时,各队伍通过动态行进完成龙的“游”“翻”“滚”等节奏多变、复杂欢快的动作,场面壮观,既展现了神龙威武活泼的形态,又营造出喜庆吉祥的欢快氛围;南狮高桩自选套路比赛中,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一头头身姿矫健的醒狮昂首摆尾、欢腾跳跃,狮头、狮尾配合默契,在方寸之间闪转腾挪,把狮子的威武刚猛、憨态可掬等各种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嗨翻天!嗨翻天!2024年中国龙狮公开赛(湖北黄石站)圆满收官(舞龙翻天公开赛年中运动) 嗨翻天!嗨翻天!2024年中国龙狮公开赛(湖北黄石站)圆满收官(舞龙翻天公开赛年中运动) 软件开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决赛中,宁波市奉化区金溪布龙俱乐部舞龙队压轴出场,精彩的舞龙技艺和巧妙的艺术特效震惊四座,最终获得全场最高得分。
据介绍,在奉化,人们以见龙为乐,以舞龙为吉,奉化布龙就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代表性龙舞之一。
因此,“速度快、幅度大”也是奉化龙舞变化多端的主要特点。
负责龙头的队员黄一松告诉,“舞龙要舞好,龙头是关键。
龙头是整个舞龙运动的核心与精髓,所有的人都要跟着龙头跑,它又重,很是考验个人的身体素质能力。
因为一支龙头就有六斤多重,全场比赛下来必须要一名替补运动员来接续完成比赛。

获得比赛银奖之一的湖北大学龙狮团女子舞龙代表队是一支几乎是女生组成的队伍。
队员李伟超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她告诉,男性舞龙运动员在力度和体能上有优势,但是女性舞龙也有动作柔美和形态美感的表现力度。
“本来全队都是女生,但之前训练的时候一名队员受伤,才临时安排了一名男队员替补,能代表湖北省参加全国高规格的龙狮赛非常高兴,给我们提供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

嗨翻天!嗨翻天!2024年中国龙狮公开赛(湖北黄石站)圆满收官(舞龙翻天公开赛年中运动) 嗨翻天!嗨翻天!2024年中国龙狮公开赛(湖北黄石站)圆满收官(舞龙翻天公开赛年中运动) 软件开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湖北陈贵龙狮队是黄石本土的一支队伍,作为中国龙狮运动之乡,陈贵镇逢年过节都会自发组织青壮年,到邻近村庄表演舞龙舞狮。
自2000年陈贵镇龙狮队组建以来,以灵活多变、造型独特的表演风格,先后在10多项国内外重大赛事中摘金夺银,为省市争得了多项荣誉。
此次比赛分别担任狮头和狮背的运动员陈官文和郭优阳都是2004年出生的小伙子,两人刻苦训练了七八年的时间,彼此配合默契。
他们告诉:“桩阵中,最高有3米,最矮的也不能低于0.5米,桩面直径只有0.38米。
一个动作的小小停顿或者站位不佳都有可能导致失误掉落,我们都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继续努力才能站在台上,希望让更多人看到中国龙狮的魅力和精气神。

传承国粹发扬龙狮运动精神

龙狮运动,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文体活动,两千余年来,代代相传,鼎盛不衰。
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自强、忠义、崇礼”的龙狮精神赋予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内核气质,积淀了文化自信的丰厚底蕴。
在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舞龙舞狮被列入其中。

在现场看到,参赛的运动员大多都是年轻一代。

来自广西柳州市第二十五中学的舞龙队伍是年龄为13岁的初二学生。
对于这群第一次登上全国高规格赛事的孩子们来说,他们既紧张又兴奋。
担任第八节龙身的队员覃德敬是一名壮族学生,为了备战此次比赛,他和队友们利用课余时间积极训练,克服不少困难。
覃德敬说,作为年轻一代,肩负着守护、传承、践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通过龙狮运动身体力行地传承和发扬龙狮精神,非常有意义。

同样有此感受的是深圳市佳达丰龙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代表队,他们获得了此次比赛南狮高桩自选套路的金奖。
今年9岁的郑家航在比赛中负责鼓乐之一,从小学一年级起他就开始学习龙狮项目。
别看年纪不大,郑佳航在比赛现场和队友们敲锣擂鼓,时缓时急、时轻时重、气势十足。
高桩上的醒狮和着锣鼓节奏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动作,惟妙惟肖。
该队教练员刘可颐告诉,在广东地区,醒狮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和欢迎。
“我们的团队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培养龙狮武术爱好者、后备人才、优秀班子。
希望通过坚持传统的醒狮舞法,把这项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给新一代年轻人。
”刘可颐表示。

赛场上,由上海市松江一中新疆部的学生组成的一支少数民族的松熠舞龙队格外引人注目。
12名队员平均年龄16岁,来自不同民族,有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
松熠舞龙队的领队蔡君杰介绍,2020年,学校为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教育融合特开设中华传统文化社团,松熠舞龙社团虽成立时间不长,但各届队员都传承了中国龙的精神,将民族融合之美展现在各项比赛的赛场,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播撒到赛场内外。
负责龙头位置的李·嘎日玛多尔吉是新疆蒙古族,第一次见到舞龙时,他觉得舞龙选手威风凛凛,于是爱上了这项运动。
为了锻炼手臂、腿部和核心力量,他每天回到宿舍第一件事就是进行体能训练。
“这次比赛规模大,听到观众的加油呐喊声非常开心,我会继续坚持龙狮这项体育运动,向更多的人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李·嘎日玛多尔吉说。

推动龙狮产业发展步伐

舞龙舞狮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集竞技、娱乐于一体,不仅历史悠久、群众喜爱,兼具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

近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的重视下,在中国龙狮运动协会的推动下,龙狮运动得到了长足发展。
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群众比赛项目竞赛规程总则》中,首次将舞龙运动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比赛当中,这为舞龙运动的发展创造了平台。
此外,作为中华传统体育运动类项目,舞龙舞狮也被正式纳入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

“这是湖北第一次承办中国龙狮公开赛,参赛队伍整体水平都不错,运动员们用精湛的技艺向现场观众展示了龙狮运动的文化魅力和奋发向上的体育精神。
”本次赛事裁判长黎念忠高度评价表示,赛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高舞龙舞狮竞技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黎念忠认为,目前舞龙舞狮在南北方都有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传承发展,希望可以通过文化的不断深挖,运动标准的不断完善,品牌赛事的持续打造,生产制造资源的持续集聚,带动民族传统运动项目产业化发展,体现发展质效。

注意到,此次参赛队伍中,广西凡设苑龙狮俱乐部是由一群非常热爱醒狮的少年组成,平均年龄20岁。
自2019年开始,队员们传承醒狮制作行业,专做比赛专用醒狮道具,远销世界各地,受到各界好评。
领队唐楚凡表示,因为喜欢这个项目,加上大家熟悉比赛道具,因此萌生了这个念头。
目前销路比较好,订单已经排到两三个月之后了,“在继承传统制作技艺的同时,我们会创新理念,融入一些时尚元素,也会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想通过大家的坚持和努力发展龙狮运动。

从喜庆欢乐的传统民俗活动,到备受欢迎的群众体育项目,再到规范专业的现代竞技比赛,龙狮运动在传承与创新中,成为承载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开展对外交流沟通的重要纽带。

据悉,此次比赛仅现场观赛的群众就达到上万人次,同时,通过黄石+APP、黄石日报视频号、“抖in黄石”、交通路步行街裸眼3D大屏等平台开启线上直播、专业解说,向群众网友展示了中国龙狮运动风采。
据不完全统计,全网在线观看直播超过200万人次,获得点赞留言无数。

作为赛事承办单位之一,黄石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孙小江表示,通过举办赛事,不仅能展示龙狮风采、加强沟通、传播友谊,也进一步对外展示了黄石龙狮文化,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还为黄石拓展“体育+旅游”新业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进一步助力黄石打造武汉都市圈生态文旅宜居城带来新的增长点。
( 刘佳 刘舒晨/文 李航 张成 鄢巍/摄 视频部/视频)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