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发布过爱好者DIY CPU设计,以及DIY GPU项目。然而,其中一些壮举消耗了相关人员多年的业余时间。而Majmudar一定是在度假,把他所有的剩余时间都花在了这个“速跑”项目上,才能“从零开始”,及快速的取得如此成就。
Majmudar的自述显示了他的决心和高效。他概述了在设计CPU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包括学习芯片架构和制造的基础知识,使用Verilog创建电路,以及通过开源EDA工具OpenLane进行芯片布局的设计和优化。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快速转化,显示出他在芯片设计领域的天赋和努力。

这位初出茅庐的芯片设计师自称是一家 web3 开发公司的创始工程师之一。对于一个硬件小白,短短两周就从硬件零基础设计出了CPU,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壮举!
Majmudar 接下来的工作是设计 GPU,然而,Majmudar也坦诚地表示,从头开始设计GPU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由于GPU架构数据的专有性和闭源性,他很难找到有用的在线学习资源。尽管如此,他依然对这项任务充满热情,并借助Anthropic的Claude Opus AI工具在GPU设计阶段取得了一些进展。
Majmudar的GPU设计在两周内就完成了大部分工作,但随后进展放缓,这可能会引发读者的担忧。然而,他乐观地预测,他的GPU设计将在不久的将来完成,并计划进行流片。尽管我们知道,向TinyTapeout等项目提交工作到实际生产运行之间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Majmudar的乐观态度和对项目的热情仍然让人期待他的下一次更新。

从我们之前发布过的很多类似DIY项目,基本都是国外工程师进行的。对于国内的一些评论,认为这样的DIY项目属于重复造车轮、不值得效仿。我们或许可以换一个角度看待。虽然从商业角度来看,重复造车轮确实没有太多价值,但这样的项目对于工程师个人来说,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它不仅能够提升工程师的技能水平,还能够推动技术创新和发展。因此,也希望我们国内工程师或者在校学生能够参与到这种“重复造车轮”的学习与实践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