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维保工作是消防主管部门为了保证社会上各个主要消防机构的消防安全而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而消防维保也是智慧消防其中一发力领域,目前,数字化的维保工作,已经可以针对人工管理阶段的维保管理盲区进行有效的改善,成功让企业单位掌握第三方维保机构的维保情况。
我们今天针对企业单位和维保企业两方面来阐述,使用数字化维保,会对其业务方面带来哪些改善。
消防法规定公司要找专业合法有资质的的消防维保单位进行维保。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根据《消防法》第三十四条、第四十条规定,消防产品质量认证、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监测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应当依法获得相应的资质、资格;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执业准则,接受委托提供消防技术服务,并对服务质量负责。专职消防队的建立,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报当地消防救援机构验收。 专职消防队的队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目前企业单位消防维保工作存在哪些业务难点?企业单位消防维保管理有以下痛点: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1、不能透明的将维保的真实信息反馈给相关负责人,容易造成判断失误
传统维保方式,人员进行纸质化维保,该过程无法有效监督和管理,容易产生人工风险,例如错记、漏记、恶意瞒报漏报等情况,安全风险较大。
2、无法有效监督维保人员工作
消防维保人员的工作过程严重依赖人的管理,缺乏信息化管理手段和监督,工作完成质量难以量化,合同履职情况不清。
3、人为过失带来消防隐患
消防设施的维保也需要一定的专业性,某些从业年限较短、资质不足的人员,很可能因为自身经验不足,造成错误判断,带来潜在的消防安全隐患。
4、企业管理难下手
很多企业负责人都说自己不懂消防维保,不掌握专业技术,消防维保过程只能让维保单位“牵着鼻子走”,每次的维保,基本处于底数不清、状态不明,这样的消防维保没意义,无法改变当前的企业消防现状。
维保企业的业务难点
1、信息不互通 沟通有困难
管理端、维保端和使用端三方不能共享同一个平台,导致信息不能得到及时的交流,维保效率低下,付出的成本达不到预期的效益,造成了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对维保行业的健康发展不利。
2、纸质化维保数据难管理 过程繁琐
企业每次的维保过程都要填写纸质化维保保单,业务体量增长后,维保数据的处理和统计上非常困难,数据难以翻阅和管理。
3、运营效率低下
如同期需要维保的单位或设施较多,其中难以定位故障的根源,纯人工维保效率低下,时间成本高。
数字化维保怎么实施?数字化维保是“人工+数字化”工作的又一模式,也就是让维保人员使用智慧消防维保系统进行维保的工作模式,可以实现数据的系统化、维保工作的流程化、人员管理的高效化、工作过程的透明化,具体如何实施?我们接下来详解:
维保过程4步走 维保数据全纪录
1、企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登录“消防安全自主管理系统”,找到“消防维保”模块,出示给维保人员“维保码”;
2、维保机构的维保人员用微信扫描二维码,进入维保系统;
3、维保人员按照系统要求,根据提示进入系统,填写维保项目;
4、维保完成,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人手机同步收到本次“消防维保报告”,对维保情况可进行详细查看,工作沟通更顺畅,保障专业人员对社会单位消防设施进行有效维保。
数字化消防维保有什么好处?一、对于维保公司
公司是否能长久可持续发展,一定要看企业自身的业务实力。业务实力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具备了强大的业务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通过数字化维保,能够显著提升自身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标准化程度,提升维保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让更多物业、业主认可公司的业务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公司形象及市场拓展率。
二、对于企业单位
不仅可以让企业实现自身消防安全管理,还可以对第三方机构的维保过程进行透明化监督。
维保情况“一码监管”,电子版维保报告即查查看,隐患部位全面掌握,整改更有效,全面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全程可溯源 数据协同好监管
使用数字化维保APP ,可实现维保人员实名认证、维保单现场录入、手机签字确认等功能,确保维保人员在维保过程的工作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数据可视 进度可观
改变传统维保方式,不再用线下纸质维保单,采用线上维保方式;业务相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报告中一目了然。
对于维保平台,可接入物联网设备,远程了解企业设备运行状况及近期风险预测。
维保管理更轻松
针对性提升,对维保时间和维保的人工成本进行了有效提升,让维保管理更轻松,从而打造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的维保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