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层还可以继续细化:
对任务进行合理排序
如果一个施工项目可以分成若干个流水段,每个流水段都要经过相同的若干道工序,每道工序在各个流水段上的施工时间又不完全相同,如何选择合理的流水顺序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因为由施工工艺决定的工作顺序是不可改变的,但哪个流水段在前,哪个流水段在后的流水顺序却是可以改变的,不同的流水顺序总工期不同。我们可以找出总工期最短的最优流水次序。
推迟非关键工作的开始时间
工作A、B平行进行,假定B为非关键工作,完成B需8天,A为关键工作,完成A需20天。若规定工期为16天,为了加快关键工作A,把工期由20天缩短到16天,这时可以把工作B的人力转移部分到工作A,而工作B在工作A开始几天之后开始,这样工期就可以从原来的20天缩短到16天。

延长非关键工作的持续时
有时还可以采用延长非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而将其人力物力调到关键工作上去以便达到压缩关键工作持续时间,缩短工期的目的。
从计划外增加资源
因为项目进度计划的总工期是由关键线路的长度决定的。因此,要缩短计划工期,必须压缩关键线路,即选择关键线路上的某些有可能缩短施工时间的工序,通过增加资源投入等方法,来达到压缩工期的目的。

以上3、4、5三种方法,当关键线路压缩以后,原来的次关键线路可能成为新的关键线路,如果其长度仍超过规定工期,则还要对这条线路进行压缩,压缩这条线路上的工序施工时间,直到满足规定工期的要求为止。因此,在压缩工期时,应选择那些既是关键工作,又是组成次关键线路的工作来压缩,将会同时缩短关键线路和次关键线路,从而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另外,编制进度计划,采用专业的进度计划工具,比如斑马网络计划,任务逻辑关系一目了然,在工期优化过程中,通过软件对关键路径和工期、资源进行实时计算,最终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让计划更合理、更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