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伍雪梅 摄影发布
12月5日,四川宜宾市智能轨道快运系统(Autonomous rail Rapid Transit,以下简称“智轨”)运营线举行开通仪式。2017年6月2日,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研制的智能轨道快运系统产品在株洲首次亮相发布,智轨从试验示范线向商用运营线迈出的关键一步,标志着我国自主首创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制式——智轨,正式走出商业运营的第一步。
宜宾智轨站台

线路:路况多样 贯通全城
宜宾市智轨T1线全长17.7公里,其主线为成贵高铁宜宾西站至临港经开区智轨产业园站,长16.1公里;支线为长翠路至宜宾大学城,长1.6公里。全线共设车站17座,车辆段1座,跨线桥1座,道路381米,概算投资11.28亿元,其中智轨项目投资9.4亿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8亿元。

“该线路加强了城市组团间的联系,方便沿线市民出行,特别是对高铁宜宾西站客流形成了优良的集散效应”,四川川南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瑞英介绍,2018年10月,宜宾智轨T1线正式开工建设,2019年1月至3月,完成先开段建设和车辆的联调联试、空载试运行,并于6月10日对市民开放体验试乘,线路整体运行良好,原来拥堵的叙府路、长江北桥头等区域,比智轨开通前更为畅通,交通事故发生率大幅度下降。长江大桥高峰期每小时单向通行能力提高18%,每小时多通过450辆车,高峰期缩短40分钟至1个小时,桥面交通事故降低98%。目前,T1线先开段日均客流超过1万人次,接通成贵高铁宜宾西站正式运营后,预计日均客流将达2.5万人以上。
与株洲智轨A1试验示范线相比,除线路里程更长外,宜宾智轨T1线路况更加复杂。T1线全线涵盖直线道路、曲线道路、上下坡道、跨江桥梁以及城市主干线枢纽区域,横跨被誉为“长江第一桥”的宜宾长江大桥,途经叙府路与长江桥南交汇处,此段是宜宾最繁华的商业区,直通成贵高铁宜宾西站,实现与高铁无缝连接。T1线体现了智轨对于现有道路条件的适应性,以及在大江大河城市无需新建桥梁的优越性。
“驶向闹市区,进入车流、人流密集区域,是智轨进行商业运营的必经之路。”四川省中车铁投轨道公司董事长王毅表示,宜宾智轨T1线涵盖了几乎全部类型的城市道路,该运营线路的开通运行,将为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制式、全新系统解决方案和重要模式借鉴。
宜宾西站站台
模式:轨交系统 公共运营
作为新型城市轨道交通制式,智轨尚无商业运营先例,探索其商用模式成为推广这一“高科技”的关键环节。
“专门成立了四川川南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负责宜宾智轨T1线项目的投建营工作,目前正在制定智轨设计生产、工程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通过投建营模式输出,促进智轨产业发展。”宜宾市工业和军民融合局局长胡明镜介绍,川南轨道运营公司是四川省铁投集团、中铝国际、宜宾市城交投集团、宜宾市公交公司等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的合资公司,主要负责宜宾智轨T1线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
作为首条智轨运营线,宜宾智轨T1线全线规划配置21列智轨电车,18列运营,2列备用,1列检修,能保证每5-10分钟一班,后续将结合高铁时刻表,做相应优化,保障出站市民返程需求。中车株洲所为全套系统供应商(含车辆)和技术支持,四川省中车铁投轨道公司承接系统和车辆生产。
线路图
中车株洲所城发事业部总经理彭忠红介绍,因智轨属于首创产品,以站台建设标准为例,智轨站台设置基本与地铁一致,都是采用屏蔽门的方式,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确保安全。智轨驾驶员选拔更是严苛,首批宜宾智轨驾驶员,均具有A1驾驶证、3年公交驾驶经历,还有一个硬性条件就是未发生过交通事故,并且必须通过培训考取智轨驾驶资格后,才能上岗。
除此之外,智轨票务系统非常先进,支持所有支付方式,包括储值卡、单程卡、微信、支付宝、云闪付、NFC,开发了智轨通APP,可以扫二维码,进入站台候车区体验乘坐。“为了方便市民乘坐,宜宾智轨T1线正式商运后,还将开通人脸识别支付系统,乘客可以什么都不带,来人就可以进站乘车”张瑞英董事长表示。
通行时间
产业:智造驱动,百亿巨舰
“宜宾市正全力建设智轨线网系统,把宜宾打造成为全球首个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示范城市”,宜宾市相关领导表示。
为大力推广“宜宾造”智轨电车,宜宾市敢为人先,率先示范应用,全市规划了7条智能轨道快运线路约156公里,呈网状联通了整个宜宾市,东连南溪,西接柏溪,南通赵场,北至象鼻。达成贵高铁宜宾西站,通宜宾五粮液机场,贯南岸江北,穿“三江新区”,组织七县三区“两小时交通圈”。目前,除T1线外,T2、T4线项目前期工作正有序推进,预计2020年将新增完成38公里线路建设。
2018年6月,宜宾市政府、中车株洲所、四川省铁路产业投资集团公司、五粮液集团公司、四川交职院、中车时代高新投公司等六方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在宜宾合作共建集核心技术研发、整车总装、零部件生产、运营维保、综合服务为一体的西部最大的智能轨道快运系统产业基地——四川省(宜宾)轨道交通产业基地。该项目占地1500亩、近期投资30亿元、远期投资100亿元。根据规划,项目将立足宜宾,覆盖全川,辐射西南,最终走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
2018年底,占地345亩的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基本结束。目前,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的总装车间、检测车间、联合仓库、办公楼、食堂等已全部建成投运,并已具备总装生产能力。根据生产能力建设进度安排,宜宾基地将于今年底形成完整式交付的生产能力。预计2019年轨道交通产业可实现产值10亿元,2020年累计实现产值50亿元,2021年累计实现产值100亿元,2025年累计实现产值300亿元。
“以智轨产业为龙头,以宜宾基地为载体,建立‘1+N’产业合作发展新机制,共同开拓川渝滇黔等西部地区的智轨车辆应用市场,以订单促生产、以订单提产能、以订单强技术,将把宜宾打造成为西部最大的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生产基地。”对于宜宾智轨产业的未来发展,宜宾市委市政府对该产业发展充满信心。
宜宾西站进站口
体验:快捷准时 安全舒适
开通仪式上,具有浓烈宜宾文化元素的“五粮液号”和“铁投号”两列智轨一出现,便吸引了无数目光。“五粮液号”采用橘红、浅黄两主色进行配色设计,“铁投号”以四川铁投集团SRIG LOGO中代表智慧与未来的蓝绿色为主色调进行流线型设计,与代表科技感的银灰色车身结合,彰显铁投集团全力争创“世界500强”的决心,也代表四川铁投集团与三江之城共奔腾。同时,当天运营的还有“竹海号”,以绿色外观为主,内饰随处可见竹元素。
“之所以这样命名和设计,主要考虑本地特色和企业特色,我们希望借助智轨这一‘明星’产品,把宜宾的特色文化和企业的特色文化进一步推广开来,以T1线项目成功示范运营,展示智轨作为城市中等运输能力系统的独特优势,形成运营品牌,从而“一炮而红”促进智轨产业发展,让智轨成为一种新的轨道交通制式,在国内外推广应用,造福五洲四海的朋友。”宜宾市相关领导说,未来宜宾智轨的造型设计,将更多的进行定制化,以满足不同城市需求。
五粮液号智轨
中车株洲所城发事业部副总经理张俊林向介绍,智轨电车车身跟地铁B型车一致,车宽2.64米,均由3节车厢编组而成三编组,车身长31.64米,未来还可以通过增加编组或通过无线重联等技术,使单列车载客能力在目前满员307人基础上,提升至500人以上。
“比较灵活,很平稳,噪音也小,之前看发布智轨,总感觉这么大个东西,肯定不是很灵活,很容易造成拥堵。”市民胡先生说,对于宜宾引进智轨,一开始自己持怀疑态度,经过体验后,发现智轨居然可以两头驾驶,而且进入弯道时,非常灵活,一点都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笨拙”,“智轨像地铁一样准点,我以后上班就方便多了”。从2019年3月29日至11月30日,共运行列车11883对,累计运行24.42万公里,计划执行率98.8%、正点率98.3%,最高限速50公里/小时,旅行速度25公里/小时,乘客体验130万余人次。
相比试验用智轨车辆,宜宾智轨车辆在续航、舒适性和适用性等方面有所提升:车辆设计布局更加合理;车辆轻量化程度提升,使用科技含量更高的新型材料,车体减重后车辆续航里程更长;内部空间布局方面,对座椅造型和扶手数量也进行了优化调整,更符合人性化设计。在智能驾驶方面,因车辆具备半自动化驾驶能力,司机只需进行辅助驾驶,车辆停靠站等可以依靠车辆自动循迹功能予以精准实现。
操控台
“高度智能化是智轨最大的优势之一,它智在轨道、智在安全、智在体验、智在运营、智在交管、智在维保”,四川省中车铁投轨道公司总经理周升表示,有别于其他城市公共交通产品,智轨还具有四大“新”特点,即立项审批门槛低、建设成本低、绿色环保等级高以及示范效应好,综合起来就是“六智四新”。
随着以地铁为代表的高投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日趋放缓,智轨这一兼顾运量和经济性的新型中运量轨道交通制式,将为城市交通出行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目前,除宜宾外,智轨在成都、西安、重庆等80余个国内外城市进行了项目跟进,持续推进的项目16个,其中海外项目1个,已开通项目3个。
“低成本、周期短、高智能的独特优势,有利于智轨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抢占市场先机。而随着宜宾智轨项目的推进示范,不仅将有效提升宜宾的城市形象和交通效率,也将为智轨产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中车株洲所总经理杨首一表示,期待智轨产业的发展,为宜宾产业升级提供新的助力,为解决城市交通难题,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智轨内部
【如果您有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