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随着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的高速推进,资金整合,项目数量庞大,农业农村部门的工作量成倍增加。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面对大量的建设任务和较为紧缺的人手,传统手工记账的管理方式暴露出效率不高,无法留痕的弊端,无法满足高效管理的工作需要。因此,项目建设缺乏有效监管,建设质量良莠不齐,项目责任不清。 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管存在如下痛点:
1.项目库不统一
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大多采用手工台账方式,高标准农田项目库不统一,形式多样,相关工程资料查阅不方便,无法形成统一的项目档案库,不能从宏观上更好的了解项目建设情况。

2.项目备案不及时
目前,高标准农田项目备案不及时,并且由于信息不对称,会有重复备案,备案信息不完整的现象。项目备案中也时常出现信息漏报、错报、误报等问题

3. 监管不及时
工程开工后,由于工程进度和质量无法及时同步到建设方,工程缺乏及时的监管和跟踪。建设方不能实时掌握工程进度。
4. 管理模式传统
高标准农田现在管理模式还是通过传统的施工、监理、审计、监管单位之间的人工沟通方式进行管理,在每个阶段花费的人力大,时间多,效率慢。
5.长效管护难度大
项目工程建设完成后,项目管护依靠管护单位单方面实施,缺乏对管护的监督, “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突出,很难形成长效的工程管护。
6.信息化水平低
目前的项目管理工作中大部分工作全靠手工记录纸质 ,文件经常出现丢失或者损坏,容易造成记录丢失。同时,信息化水平低导致项目进度、工程管理等工作无法留痕,责任追溯难度大。并且无法利用数据分析手段,对高标农田建设项目进行高效的总结,为后续的建设规划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高标农田建设工作亟需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来完善和提升项目整体管理水平
三.产品介绍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监管信息化系统(连系:一八八//5419//0685),本系统为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流程大数据管理,紧密围绕高标准农田项目管理要求,以信息化制度建设为手段,以智能化大数据监督为底座,着力形成项目规划、项目实施、建中监督、建后管护的全流程管理,打造项目全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
通过本系统可以掌握高标农田建设工程的全域分布,准确把握项目动态,改进农业行政管理和为农服务手段;通过对项目基础信息的集成、管理和挖掘利用,提出综合性分析和对策建议,提高相关部门在项目规划、资源配置、上下协调的能力和水平。为项目规划和行政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依据。
平台将移动办公与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相结合,采用GIS、物联网、数据挖掘等技术,实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全流程信息管理、“一张图”数据查看、省市县三级联动、综合分析、内外业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管系统。以新疆、山东、山西等省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政策和规范文件为框架,以市县两级监管单位为核心,整合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管护五主体,以项目档案、项目实施、项目招标、施工调度、工程验收、建后管护六大业务主线;以大数据、云计算、GIS地理信息、移动互联网为技术基础,实现高标农田项目全流程、动态化管理。
四.“一图一库一平台”1. “一图”系统通过GIS与三调数据,将全域高标准农田的建设项目图层叠加于一张图,形成直观清晰的可视化数据
(1)汇总一张图:
所有片区所有项目叠加展示实时查看项目分布,汇总项目数量,工程数量及进度。 针对项目年度,对年度内的片区工程数量有一个宏观的把控,同时可以扩展对应的资金投入以及工程信息量化例如桥梁个数、林网长度等等,实现全域范围内的高标准农田的有效把控
(2)监管一张图:
片区内项目实时查看,外业项目进度通过语音、图片的方式对项目进度进行查看。针对项目建设前期、建设中期、竣工时期实时现场情况的一个监管,通过点击具体的项目查看当前以及历史上报详情,根据日期更好的把控项目的工程进展
(3)人员一张图:
通过地图显示外业监管人员的分布、路径以及实时状态,针对所有项目建设参与人员监管的一个模块,包括人员上报信息的查看,人员现场视频通话以及历史查看,人员消息的实时下发。
(4)片区一张图
汇总展示可视化区域内所有的片区分布包括片区的面积以及片区的计划工程量
2.“一库”根据业务需要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档案库,将项目基本信息,项目前期资料(包括立项资料、招投标资料)、项目设计图(SHP文件)等全部电子存档,形成对纸质档案资料的有效保护。作为日常业务管理的基础数据库,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入库管理、数据表结构设计、数据导入导出等功能。项目库建设支持手机APP实地录入数据和批量导入设计数据两种模式,以满足不同的监管模式需要。
3.“一平台”(1项目规划
录入项目相关的规划方案等信息和资料挂接,在地图中该类项目是规划编制状态,实现了规划上报、信息录入、规划图编辑入库、项目入库、申报书上传等)
(2)项目申报
主要用于项目申报,包括项目筛选、条件查询、实施方案上传、项目范围录入
(3)项目审批
项目评审、项目年度实施计划上传,项目流程审批,项目档案查看
(4)组织实施
在项目组织实施阶段进行相关的管理工作,包括项目法人单位、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合同管理、工程监理、资金和项目公示等信息录入、项目建设资质管理、项目调整和终止登记备案、项目调度管理、项目统计调查管理、进度监控管理等
五.平台功能平台整合建前辅助决策,项目资料存档; 建中进度跟踪,施工监管; 建后管护上报,管护巡检等全流程监管。对采集数据进行归档整理,实现任一地块的历史情况、权利人清晰可查。遵循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格式,无需重复逐一录入。
1. 上图入库通过“地图+图表”方式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展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关键指标,有利于全面、及时、真实、准确掌握区域内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信息、实施进展、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主要工程量等
叠加行政区划、土地利用现状、高标准农田、 通过“空间图形+电子表格”可视化展示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查看“一地一档”,实现地图定位、项目查询、统计分析、台账展示等功能。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图说数”“有据可查”,准确回答“钱投在哪?地建在哪?建了多少?”等问题,为项目考核提供了基础数据。
2.全过程监管
科学设计管理流程,提高数据聚合、处理、检索、汇总和统计能力,贯穿高标准农田建前、建中、建后阶段的全周期管理,具备建前辅助决策、建中实施管理、建后验收审计等功能。 包括:项目资料管理、项目档案管理、项目监理、项目验收、项目移交、通知公告。
3.项目档案管理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管理办法》,地方农业农村部门应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建立完整的项目档案,按照有关规定对项目档案进行收集、整理、组卷、存档。 平台具有完善的项目档案管理功能,通过平台主管电脑管理端将项目立项文件、设计资料、工程预算文件、规划设计批复文件、中标单位信息、项目验收、工程信息等资料导入,同时自动关联施工过程中的影像、审批、变更等资料,平台自动形成完整、完善的项目电子档案。 同时,平台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底图,实现基本农田保护图、历年项目区、工程布设图等专题图层多图合一,可全面、直观了解项目及工程分布情况,便于项目档案管理与后期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
4.项目施工管理平台根据施工方案设定验收程序,施工方通过平台手机端软件申请监理验收,未经验收或质量评定不合格的,不能进入下一个工种、下一道工序施工,促使施工方和监理严格按照验收程序执行;同时平台自动整合施工方及监理上传的施工过程水印照片、视频等影像资料。施工过程中的验收申请时间、申请材料、验收时间、验收通过材料、影像资料作为项目档案的组成部分,可通过平台随时查看、导出,实现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留证化、可溯源化管理。同时,所有拍照上传必须授权定位于项目现场,避免远程打卡的漏洞。
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监管信息化系统(连系:一八八//5419//0685)
五.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监管信息化系统 与农业农村部高标准农田监管平台的对比
2023年,国家为了保证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质量监管,农业农村部推出了高标准农田监管平台(简称 国家平台)。但,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各台与国家平台存在比较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