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D模式
-让生态价值空间“更”新-

(1)申报前期准备

• EOD模式项目包装和谋划
按照文件“确保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开发项目有效融合、收益反 哺、一体化实施”的要求,首先要提前包装和谋划项目内容。
科学确立环境治理内容。主要有:废弃矿山修复、河道水系流域 治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固废治理等。一般结 合当地的国土空间规划及环境规划。
合理谋划关联产业项目。需结合当地资源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 基础,还要实现和环境治理项目的融合发展。实践中比较常见的有生 态农业、旅游、康养、科创、清洁能源等。
•相关申报资料的准备
编制项目可研报告,一般将环境治理项目、关联产业项目分开编制。
编制EOD模式项目入库实施方案,需严格按照生态环境部文件 要求的内容编制。
•相关审批手续准备
确定实施主体,并履行相关授权手续。
完成项目备案申请及立项手续等。
(2)申报流程
实施主体将拟入库EOD模式项目实施方案及可研报告、立项手 续、承诺函等报至县级及以上生态环境部门,由其通过该系统线上申 报至省级生态环境部门。
省级生态环境部门经组织专家论证评估,并出具项目论证评估意 见后,由线上提交生态环境部。
生态环境部组织专家论证同意后准予进入“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 目储备库”。
(3)EOD模式项目入库后的实施流程
项目进入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后,即进入项目实施阶段, 围绕项目落地的主要工作有:
•确定项目实施模式,一般是釆用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在能够实现项目整体收益与成本平衡的基础上,编制项目的投 融资规划及资金平衡方案。
•编制项目落地实施方案,确定项目的投融资架构、交易结构、 收益来源、回报机制、与社会资本的合作边界、项目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社会资本采购等事项。
•对接国开行等金融机构确定项目贷款相关事项。
•对接社会资本,准备项目招标事宜等。
注:项目的投融资规划及资金平衡方案、项目落地实施方案等落 地实施工作也可与申报入库工作同步开展。
EOD模式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更新生态价值空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