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计划》提出四项具体行动目标,到2025年,南京“源生态”建设成效初现。一是开源项目成果丰硕。培育超过3个本土明星开源项目,引培超过30家开源商业化企业,打造20个以上开源应用示范标杆项目。二是生态体系持续优化。高水平创建1个开源产业联盟、3个以上活力开源社区。三是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搭建超过3个公共服务平台,编制并发布5个以上开源领域相关标准。四是影响力显著提升。高水平举办20个以上开源领域会展赛活动。
《行动计划》明确组织实施开源软件发展“五大工程”。
一是开源项目发展工程。培育优质开源项目。面向云原生、大数据、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区块链等重点领域,推动骨干软件企业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技术先进性和生态竞争优势的开源项目。

二是开源主体培育工程。支持开源商业化企业发展。制定开源软件产业链关键招商企业名单,深入实施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开源商业化企业并予以相应政策支持。扶持开源软件企业挂牌上市。加强产融对接,壮大开源投资规模。
三是开源应用牵引工程。加强开源软件推广应用。支持优秀开源软件产品同等条件下优先纳入《南京市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推荐目录》,建设南京市“源创优品库”,吸纳优质开源软件入库,支持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使用库内产品,推动开源软件在智慧政务、智能制造、智慧教育、科研攻关等场景的应用孵化,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型示范应用场景。打造开源应用示范标杆。支持企业聚焦南京市“2+6+6”创新型产业集群,组织实施开源产品应用推广项目,定期征集优秀案例,遴选一批可复制性强、经济及社会带动效益明显的开源应用示范标杆予以重点扶持。

四是开源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工程。推动开源组织建设。支持园区、行业、企业及相关机构建设园区特色、行业特色、项目特色开源社区。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欧拉生态创新中心、鸿蒙产业基地和鸿联联创中心,培育壮大开源操作系统生态。推动开源软件供应链重大基础设施、信创适配测试中心、开源代码托管平台建设。强化开源质量标准能力。鼓励企业、社会团体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加强开源技术及应用标准化建设。
五是开源文化推广工程。加强开源教育、文化普及。支持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发挥开源人才培养的示范带头作用,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开源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推进开源教育。鼓励相关单位围绕开源生态培育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端展会、论坛、大赛。
作者:王佳琪
编辑:高珊珊
监制:刘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