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范围管理的目的是,不仅要确保项目做且只做了所需的全部工作,也要确保项目不会去做不应该做的任何工作。管理项目范围,主要在于定义和控制哪些工作应该包含在项目内,哪些工作不应该包含在项目内。包含在项目内的工作,必须得按照时间和质量标准全部完成,而不包含在项目内的工作,即便做了客户会很开心,也绝对不能去做。做项目范围之外的工作,不仅是在浪费公司资源,还可能给公司埋下新的项目风险,导致发生一些本来完全不会出现的损失。
一个真实的案例,曾经某银行项目,项目经理为了讨好客户,未经公司许可,擅自做主增加了短信通知功能。这种做了本可以不做的事情的行为,就是项目范围蔓延。项目交付的时候,客户非常开心,还给他写了表扬信。但系统使用半年之后,在这家银行组织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过程中,这个短信通知功能出现了小概率问题,有几条短信通知未发送成功,且没有任何提示,给这家银行造成了一笔损失。这家银行就把这笔损失从这家公司的合同尾款中扣除了,并且发函件通知,要求这家公司立即安排维护人员到场修复短信通知功能的问题。那个时候,由于通信设备的性能受限,想做成发送和接收成功率都是100%的短信功能,还是要费点劲儿的。
这位“好心”的项目经理,自然也就受到了公司相应的处罚。这个血淋淋的教训,就是因为这个项目经理没做好项目范围管理工作,产生项目范围蔓延导致的。此类项目管理事故,不在少数,比比皆是。

项目范围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工具就是范围基准。范围基准是经过批准的范围说明书、WBS(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和相应的WBS词典。只有通过正式的变更控制程序才能进行变更,它被用作比较的基础。基准就像一把尺子,项目管理结果是否正确,就是拿这个尺子去衡量的。顾名思义,范围基准就是测量项目范围管理结果是否正确的尺子。
在一个项目正式启动之前,项目经理一定要先搞清楚一个问题:做完哪些工作,项目就算是完成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范围基准。在范围基准审批完成之前,最好不要去启动项目。道理很简单,项目需要完成哪些工作都没搞清楚,你怎么可能把项目做完呢?

那么到底如何能做好项目范围管理工作呢?你至少有规划范围管理、收集需求、定义范围、创建WBS、确认范围和控制范围等,六个项目管理过程方面的事情要琢磨。
好的,今天时间到了。欲知详情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声明:图片源于网络,如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