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爱链网 » 笔记 App 用这一个就够了(笔记日历提醒事项这一)「笔记的app」

笔记 App 用这一个就够了(笔记日历提醒事项这一)「笔记的app」

admin 2024-07-23 17:02:58 爱链网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就在几天前,Agenda 发布了 6.0 版本,实现了在 Agenda 内给系统自带的提醒事项应用创建待办事项的功能。
结合之前的日历同步,Agenda 可以说完全对接了 Apple 原生的两大任务管理应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我认为 Agenda 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我们可以用 Agenda 来做什么

对于任务管理,我喜欢用 Things;对于笔记记录,我喜欢用 Bear。
但它们又都有各自的缺点:Things 的问题在于,它的任务描述过于简单,我想给任务添加多媒体文件,比如带图片、链接等,Things 就难以胜任;Bear 可以带图片,但它是笔记应用,没有时间流、没有提醒,不好管理。

笔记 App 用这一个就够了(笔记日历提醒事项这一) 笔记 App 用这一个就够了(笔记日历提醒事项这一) 爱链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Agenda 恰好是两者的结合。
它首先是笔记应用,我们可以在里面记录任何灵感,游记、日记、甚至是待办任务,它还支持 Markdown。
其次,它实现了原生日历和原生提醒事项的对接,因此,你又可以把它当作 GTD 来用。

这就是 Agenda。

笔记 App 用这一个就够了(笔记日历提醒事项这一) 笔记 App 用这一个就够了(笔记日历提醒事项这一) 爱链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GTD 式结构的笔记应用

Agenda 管理笔记的结构,完全是 GTD 式样的。
熟悉 Things 的人,上手 Agenda 完全无压力。

Agenda 以卡片列表式结构将笔记逐条显示在窗口右侧。
这些笔记以项目(Projects)分组,列示在窗口侧边栏的下方。
在项目的上方的「总览」(Overview)区域,Agenda 提取了带有时间的笔记,形成「行程中」(On the Agenda)和「今天」(Today)两个分组。

Agenda

对比 Agenda 和 Things 可以发现,它们的结构非常相似。
「行程中」列表就是 Things 里的「计划」,「今天」列表和 Things 里的「今天」对应。
Agenda 正是引入了这类 GTD 应用通用的组织结构,使得它看起来与 GTD 应用的界限似乎不存在。

左:Agenda,右:Things

在 Agenda 中,添加笔记的体验又和传统的笔记应用没有差别,并且支持富文本格式。
所有的笔记都以一张小卡片的形式显示,默认样式下笔记标题和正文都会显示在卡片中。
一旦笔记内容篇幅很长,整个卡片就会占据较大的显示区域,因此直觉上它的空间利用率不高。

但是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双击笔记区域顶部来把卡片「收起来」,只保留笔记标题。
当然这样它也更像 Things 了。

收起笔记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地方是,Agenda 对任务完成情况的区分有两类不同的标志。
每个卡片的标题左侧,都有一个圆点 icon,它指示当前任务是否在日程中(On the Agenda);圆点还会配有一个对勾,表示任务是否完成。
因此,Agenda 的每个任务会有四种状态。

毫无疑问,Agenda 的这两类标识,增加了任务管理的复杂度,除了是否完成之外,我们还得挨个指派任务是否在 On the Agenda 列表中显示。
默认设置下,新建的任务都会被分配在 On the Agenda 列表中。

笔记任务会有四种状态

对于如何用好 Agenda 的几种状态进行任务管理,推荐大家阅读《玩转 Agenda | 包办你的 work task》这篇文章,这里不在赘述。

链接日历事件与创建提醒事项

Agenda 的特色在于,它做到了与 Apple 日历应用的联动、和提醒事项的对接。
我是原生日历的重度用户,这个功能确实让我对 Agenda 好感倍增。

Agenda 可以把笔记链接到日历事件中去。
当我们选中一个笔记时,点击右上角的日历图标,Agneda 会调用日历页面,我们选中一个事件,就可以把它链接进笔记中来。
于是 Agneda 的这条笔记会获得一个时间元素。
日历事件也会得到一个 URL 链接,直接指向 Agenda 中的这个笔记。

把两个应用内的两个字页面对接起来,通过一个 URL 就能快速跳转,会给查看、编辑等操作带来极大的便捷。
在 Agenda 中,通过链接操作赋予笔记一个时间信息,会让日程安排更加轻松。

应用之间的相互联动,通常来说是系统层面在做的事情,比如 iOS 13 就 加强了日历和地图之间的联动。
Agenda 这样使用 URL 来曲线救国的方法,虽然操作上可能得多好几步,但实际效果值得认可。

和日历应用联动

Agenda 6 的一个核心功能是,我们可以在 Agenda 内直接为系统的提醒事项应用创建提醒事项了,而不需要离开 Agenda。
结合之前的创建日历事件功能,Agenda 已经完全对接了 Apple 两大原生任务管理应用。

在 iOS 版本的 Agenda 的日历侧边栏右上角,点击加号,就能创建日历事件或提醒事项。
在 macOS 上则是点击日历侧边栏的日期。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像日历事件,目前提醒事项并不能和 Agenda 的任务链接。
这也造成严格来说 Agneda 依然没有完全的提醒功能。
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未来 Agenda 把 URL 链接功能复制到提醒事项的可能。

创建提醒事项

至此,日历和提醒事项约等于集成在了 Agenda 中,Agenda 广受诟病的提醒功能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解决。
这也是我对 Agenda 的印象大为改观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我还看中 Agenda 的一点是,Mac 上的任务记录应用 Timing 可以抓取到 Agenda 的 Projects。
尽管不知道这是 Agenda 开放了权限还是 Timing 做了工作,总之工作和生活两个类型的任务管理可以被分开计时了。

小结

出于个人原因,我将在上海生活一段时间。
我计划好好发掘一下大上海,于是收藏了上海的 27 个建筑景观和 16 条步行街。
没想到 Agenda 成了非常衬手的游记工具。

富文本的笔记功能:在出游前,我会把景点的背景信息、游览须知、注意事项等查好写在 Agenda 的笔记里;游览之后,再把景点的照片、体验加上去。
与日历的联动:在日历中规划好行程后,把事件与 Agenda 的笔记链接,一天的行程井井有条。
时间信息可以双向同步,调整行程也省事省力。
创建提醒事项:遇到需要提前预约、提供证件的景点,利用 Agenda 把准备动作添加到提醒事项中去,可以确保游览的顺利进行。

Agenda 基本保持了两个月发一个大版本更新的节奏,这也表明目前应用功能还在不断地完善中。
在发行初期,Agenda 重点改善基础功能,比如保存常用的搜索结果、置顶笔记等。
到近期,Agenda 对接日历和提醒事项,开始为应用的核心功能添砖加瓦。

在 Agenda 社区 开发团队也列出了接下来的 开发计划,包括编辑器更新、集成通讯录、支持 Apple Pencil、甚至是开发 Web 和 Windows 版本等等,个人感觉未来 Agenda 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Agenda 采用的是免费+订阅的收费模式,包括 iCloud 同步在内的免费版本就已经足够大多数人使用了。
如果需要使用添加日历事件和提醒事项等高级功能,需要付费订阅解锁。

Agenda 的订阅模式与 Sketch 类似,在订阅之后的 12 个月内,任何已有功能和新增功能你都有终生使用的权限。
下次续订时,完全可以观望是否需要新功能再行动,非常人性化。

你可以在 App Store 下载 Agenda 的 iOS 版本,在 Mac App Store 和 Agenda 官网 下载 macOS 版本。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