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底,人工智能对话聊天机器人ChatGPT推出。短短几个月时间,ChatGPT在2023年1月份的月活跃用户数已达1亿,这使其成为史上用户数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
随后百度在2023年3月16日推出了类似的中国ChatGPT - 《文心一言》,不到一年的时间,文心一言推出了收费的会员版本。
来自文心一言

感觉国外的这些研发都是小儿科似的,你的产品一经推出,我立马短时间就能跟上,收费绝不落后。企业逐利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此急功近利,是不是太心急了?个人觉得短时间内百度把重心放在产品的提升和基础研发上比较好,之前网友试用文心一言闹出很多笑话已经给这个产品造成不少负面影响了。下面就是曾经网友发的案例:
文心一言生成的图片

文心一言生成的图片
我们来看下ChatGPT的研发历程:2015年,OpenAI成立,旨在通过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2017年,OpenAI推出了第一个版本的GPT模型,该模型是一个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具有生成文本的能力。2018年,OpenAI公布了GPT-2,具有高质量的自然语言生成能力,因为其能够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知识和语言规则。2019年,OpenAI宣布放弃GPT-2的完整版本,只发布了部分模型。同时,OpenAI发布了GPT-2的API,允许研究人员和企业使用该技术。2020年,OpenAI发布了GPT-3,这是当前最先进的自然语言生成模型。GPT-3具有1.75万亿个参数,使其能够生成高质量的自然语言文本,并且可以执行各种任务,如翻译、摘要、问答等等。2021年,OpenAI宣布将推出一个新的名称,名为"DALL-E",这是一种能够生成图像的人工智能技术。2022年11月30日 - OpenAI推出聊天机器人ChatGPT。它是建立在GPT-3.5和GPT-4大型语言模型之上的。2023年3月,OpenAI发布了其下一代大型语言模型GPT-4,该模型在许多专业测试中的表现超出了“人类水平”。
产品的研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真心的希望百度能在人工智能这个赛道上沉下心来,用心做好产品,毕竟现在的文心一言在很多方面还要追赶ChatGPT的。比如在算力,训练时间,算法复杂度,模型结构,应用场景,迁移能力等方面。科技企业需要有初心,过分的商业化,急功近利的收费有时不一定会促进自身的创新,用户多了。技术沉淀了,产品好了,自然而且利益也有了。
目前来说,技术创新,仍然是人工智能的主旋律。大模型推动技术效果不断提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成熟,大幅提升了AI的广泛性、通用性和实用性,已经渗入到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真心希望百度,阿里,腾讯及其他中国的科技企业能打败包括ChatGPT在内的一些国外先进科技,毕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