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督大案26名嫌疑人“一网打尽”
柴达木盆地东南端的都兰县,戈壁万里,天地苍茫。作为曾经的古丝绸之路南路重镇,这里曾是吐谷浑古国、吐蕃王朝的统辖地,县境内的热水乡血渭草场共有封土墓300余座,其中,热水“血渭一号”大墓结构独特,被民间称为“九层妖塔”,其封土堆高大雄伟,被誉为“东方金字塔”,因此也吸引了不法之徒的贪婪目光。
青海省公安厅刑警总队有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底,青海省文物管理局向公安机关提供了都兰县被盗掘出土的文物将被倒卖的线索。警方立即安排专人核查,确定线索真实可靠。2018年3月15日,青海省公安厅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公安部将此案列为挂牌督办案件,并于6月11日发布A级通缉令公开通缉第三批10名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员,其中包括该案中实施盗掘的犯罪嫌疑人王建韬、韩万里。

从2018年的3月到7月,涉及实施盗掘、幕后出资、联系销赃、倒卖文物等各个环节的26名犯罪嫌疑人被“一网打尽”,646件被盗文物也陆续被追回。经文物鉴定机构鉴定,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4组16件。
646件珍贵文物曾要价1.8亿元

镶嵌绿松石的金牌、雕刻精美花纹的马鞍金饰、造型别致的金瓶和玛瑙碗……一件件从盗墓分子手中追回。这批被盗文物共646件,是在交易发生前被警察追缴回来的。
都兰县公安局展示追缴回的文物(图源:央视网)
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公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当时他们(卖家)报价是1亿8000万元,后期在他们双方接触的过程中,双方约定看货前基本上敲定的价格是8000万元。”
2018年3月17日下午1点,警方的抓捕行动在都兰县正式开始,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同时,在西宁同步开展行动的抓捕小组也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
3月18日,盗墓团伙组织者之一孙某林也被抓获,随后青海警方在各地公安机关的协助下,将漏网的14名犯罪嫌疑人抓捕,其中包括两名公安部A级通缉人员韩万里、王建韬,最终“3·15”案犯罪嫌疑人26人全部被抓捕归案,追缴回了被盗掘的全部文物,其中包括很多造型精美的金银器皿、配饰、首饰,以及一些玛瑙容器等,经过警方最后清点这批被盗文物共646件。
被盗“血渭一号”墓曾被误传为“九层妖塔”
另据澎湃今年5月19日发布:曾被误传为“九层妖塔”原型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墓群血渭一号墓已于2021-2022年获重新清理,考古队也厘清了该墓的形制、营建。
(图源:微信公众号“考古与文物”)
该墓葬被评为202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依据墓室的棚木测年,确定墓葬的年代为744±35年,根据所出印章,结合相关文献,推断墓主为吐谷浑王莫贺吐浑可汗。
此前,备受网民关注的“九层妖塔”就是2018血渭一号墓吗?新华社当时从青海省文物局了解到,2018血渭一号墓并非“九层妖塔”原型墓葬。传说中的“九层妖塔”原型实为1982年发现并进行过考古发掘的都兰“热水一号大墓”,距离2018血渭一号墓400余米。热水联合考古队相关负责人表示,都兰“热水一号大墓”因其封土堆高大雄伟,被当地人称为“九层妖楼”,后经文学、影视作品传播,成为众人熟知的“九层妖塔”。
综合央视、新华社、澎湃、都兰县文体旅游广电局
来源: 夜航